張海燕
【摘要】一直以來,關于初中生英語讀寫能力的探討不絕于耳,但真正即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讀寫能力,又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方法乏善可陳。本文結(jié)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及初中學生實際英語水平,闡述了幾點關于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建議,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關鍵詞】閱讀體驗 閱讀文本 讀寫結(jié)合
一、背景和意義
一直以來,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是我國基礎英語教育領域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的主要手段和途徑。然而,針對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來說,讀和寫的能力又尤其重要,特別是以考試成績?yōu)榻K極目標的前提下,學生的讀寫能力直接關系到成績的高低。因此,這兩項能力也受到學生和老師的格外重視。
就目前的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來講,基本上會突出表現(xiàn)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內(nèi)容上,言之無物,不知所云,毫無謀篇布局的概念和能力;二是結(jié)構(gòu)上,邏輯混亂、語焉不詳,上下文銜接漏洞百出;三是語言上,陳詞濫調(diào)、表達生硬,全無感情真摯,自然流露的寫作狀態(tài)。雖然一些能力稍強的學生,能夠?qū)卧~、語法完整的拼湊在一起,但并沒有達到寫作是為了抒發(fā)情感,講述故事的真正目的。
那么如何達到真正寫作的有感而發(fā),而不是生搬硬套呢?首先我們要考慮的是學生到底在寫作之前有多少積累,也就是有多大的閱讀量。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沒有充足的閱讀量的前提下,我們的學生是不可能會有好的寫作水平和寫作體驗。
因此,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達到提高初中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并在充分考慮到學生英語水平的情況下,本文著重闡述幾點關于讀寫能力提高的建議。
二、方法和措施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適合的閱讀文本。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首先是從文學作品入手,沒有好的閱讀習慣,是不可能掌握好寫作技巧的。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呢?這里作者將重點放在閱讀興趣的提高上。什么是閱讀興趣?就是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良好的閱讀體驗,能夠跟寫作者產(chǎn)生交流和共鳴,能夠?qū)⒆陨淼慕?jīng)驗帶入到作品當中,感受到作品帶給讀者的愉悅。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提高學生閱讀的成就感和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
國外有很多分級閱讀的方法,比如,以分值來評判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年級來區(qū)分學生的閱讀水平等。國內(nèi)可以使用年級分層閱讀,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選取難度層次不一的閱讀材料,保證學生有較強的閱讀信心。
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升降級的閱讀方式。例如:初三的學生在沒有達到足夠的閱讀水平之前,讓其降一至兩個等級,去讀初一學生的讀本;有較強閱讀能力的初三學生,可以推薦其讀高一或高二的讀本,當然,可以給予相應的方法指導。這樣,即能保證學生的閱讀量,又能兼顧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達到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另外,學生的閱讀材料應具有相當?shù)膹V泛程度。根據(jù)學生的性格、愛好和興趣,推薦不同類別的閱讀文本。例如文學、歷史、科普乃至于科幻等,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quán)。老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思考。
2.搭建溝通的橋梁——無障礙閱讀。所謂無障礙閱讀,指的是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教師不輕易將文本肢解,不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考慮所謂作者的語法、修辭習慣,華麗辭藻的使用等情況。讓學生單純的體驗閱讀的快感。并將閱讀材料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講解。講解應該僅限于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作者思想的探究。換句話說,也就是在學生閱讀材料前,不給學生預設任何前提,不限制學生對作品的任何可能的思考。
當然,無障礙閱讀并不意味著,在學生閱讀時教師不提供任何指導。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提一些不影響學生閱讀體驗的問題,比如: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stroy?或者how did you feel in this stroy?以類似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閱讀文本所要帶給讀者的感受與啟迪,畢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因此,讓學生搭建起與作者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感悟閱讀材料所要抒發(fā)的情感與表達的意義,才是閱讀真正能帶給學生的體驗。
3.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建立在閱讀體驗上的寫作。在學生完成材料閱讀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材料,提供相應的參考資料以及鏈接文本,讓學生閱讀之余,完成相應的任務。比如:讓學生將喜歡的語句進行摘抄;或者,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材料,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總結(jié)、概括文本大意;或者將材料通過寫作的方式介紹給其他同學閱讀;亦或,召開閱讀分享會,讓學生講述自己閱讀的過程以及閱讀的感受。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故事較強的文本,讓學生編寫劇本,進行表演。當然,對于初中學生來講,能夠圍繞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元素,進行簡單情景表演,已是不易之事。如果學生能力較強,還可以讓其改寫、續(xù)寫或創(chuàng)寫基于原始文本的新故事、新內(nèi)容。
另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材料之后,對材料進行評價。通過簡短的語句,評述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的可信性、真實性以及可讀性。并對自己觀點進行簡單的闡述。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以及通過點評材料展現(xiàn)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點評的評價,還可以達到育人育心、育心養(yǎng)德的目的,并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于露.國內(nèi)外童書出版分級閱讀比較研究[J].出版發(fā)行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