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欣
【摘要】《簡愛》是19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自傳體小說。主人公簡愛的反抗性格、雙重性格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但就她與多災多難的命運抗衡后獲得了獨立人格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從雙性同體視角分析簡愛的獨立人格形成,進而啟發(fā)人們不斷自我完善、突破、進而建立完整的獨立人格,最終擁有開創(chuàng)理想人生的智慧及能力。
【關鍵詞】簡愛 雙性同體 獨立人格
一、雙性同體與獨立人格
所謂的獨立人格是指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及創(chuàng)造性。它要求人們既不依賴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也不依附任何現(xiàn)實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獨立判斷能力,在政治參與中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百度百科)由此可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小說以維多利亞初期的社會為背景,當時英國正處于倫理道德和社會等級森嚴的父權社會中,婦女沒有社會地位。而簡愛敢于反抗命運不公并勇于追求自我價值和靈魂伴侶的這些超越時代的個人行為都歸功于其獨立人格。
“雙性同體”,又譯“雌雄同體”(androgyny),這一思想最早由英國女權主義批評家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提出。她在《一間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中提出“在我們之中,每個人都有兩個力量支配一切,一個男性力量,一個女性力量,最正常、最適宜的情況就是兩個力量一起和諧地生活?!痹诤啇凵砩?,可以明顯看到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的有機結(jié)合,即她有男人般剛強的頭腦和女人般多愁善感的心。
縱觀簡愛一生際遇,從童年的孤苦與反抗,到教會教育后的遵守規(guī)則與奮發(fā)圖強,再到對真愛的大膽追求與婚姻中道德底線的堅守,以及落寞出逃的絕望與重生,最后回歸對愛的忠告與擔當。在這個平凡的女性身上,體現(xiàn)了雙性性格的激烈碰撞與完美結(jié)合,最后達到了獨立人格的至高境界。
二、雙性同體視角下獨立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
1.童年時期男性性格的喚醒——獨立人格的產(chǎn)生。童年陰影給幼小的簡愛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但這也迫使她在無意識間獨立人格的養(yǎng)成。一開始,簡愛也試圖融入蓋茨黑德府上的生活,但舅母的鄙夷與表兄妹的欺凌讓她早熟般認識到自己的相貌、個性、身份都格格不入。如果說她頑強反抗約翰的無理毆打是出于自我保護,那么當里德夫人在布羅赫斯特先生面前惡意斥責她說謊后,簡愛以成人般的言語對其進行了有力回擊。如:People think you are a good woman,but you are bad;hard-hearted. You are deceitful.(Charlotle Bronte,Jane Ey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37) 在這種反抗中,簡愛男性剛強的一面開始顯露。被迫所產(chǎn)生的獨立人格幫助她勇敢堅強面對不公的遭遇。
2.青少年時期雙性同體性格融合的萌芽——獨立人格的形成。如果說簡愛的幼年由于環(huán)境所迫而無意識形成了男性陽剛的反抗性格(但這種暴力的回擊方式并未使得她獲得真正快樂),那么筆者認為簡愛在羅沃德茨寄宿學??傮w而言是被馴化與自我修行的開始。這得益于兩個關鍵人物海倫和坦普爾小姐。海倫生性平和,不好與人爭斗,同時喜愛看書的她又深受教會文化影響。但這對于初嘗由反抗獲得自由的簡愛來說,是不可理解甚至憤然的,如When we are struck at without a reason,we should strike back again very hard (同上,P58)。但作為簡愛生命中第一個以平等身份相伴的摯友,海倫的平和與淡然觸動了她的靈魂;重獲自由的她開始思考,她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幸運的是之后遇到了典雅博學、平和冷靜的坦普爾小姐。她的言傳身教與悉心關懷下,簡愛學會了以平和心態(tài)努力奮斗。這里充分體現(xiàn)了男性拼搏果敢與女性柔順隱忍的雙性性格完美融合的開啟。這并非預示美好人生的開始,而是對于命運坎坷的簡愛來說,是其掌控生活力量的源泉。而這種力量需要歷經(jīng)生活重重考驗才得以增強,至此獨立人格基本建立完成。(這里需要指明的是,在當今社會中,雙性性格或中性性格普遍存在,這無疑是社會的進步,但是簡愛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仍處于等級森嚴、婦女尚未解放的父權社會,大部分女人比較傳統(tǒng)保守,因此,簡愛的雙性性格和諧相融后建立的獨立人格是超越時代。)
3.雙性性格在感情生活中的成熟——獨立人格的發(fā)展與完備。有人說,一個女人所有的經(jīng)歷和學識都體現(xiàn)在她對愛情和婚姻的抉擇與經(jīng)營。簡愛是西方文學史上第一個在愛情里主動表白的女性。那么我們看看她是如何排除萬難,聽從內(nèi)心,追求靈魂伴侶?首先比較下簡愛生命中出現(xiàn)過的兩個男人:羅切斯特紳士和約翰牧師。羅切斯特是一個外表陽剛傲慢、言語粗暴卻生性淳樸的中年已婚貴族;曾遭受命運的不公,也有過放蕩不羈的日子。而約翰是一個外表俊朗卻內(nèi)心冷漠,具備遠大抱負和堅韌品質(zhì)的有為青年。如果說羅切斯特是一個有閱歷的鉆石王老五,那么約翰就是青年才俊?;貧w到簡愛的那個時代,他們都不失為最好的婚姻選擇。但是簡愛的愛情觀是如何的呢?她的雙性性格成熟后建立的獨立人格是如何在她的情感生活中發(fā)揮作用?如何影響她的人生?
首先,簡愛那動人心弦的表白表明,愛情本不該涉及外貌、年齡、出身、財產(chǎn)等外在因素,而是心心相惜的兩個人的彼此懂得和疼愛。對真愛的追求,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同樣,簡愛在窮途末路下對恩人約翰求婚的拒絕,也是有非凡魄力,因為她深知約翰并不愛他。我再次強調(diào)下,現(xiàn)代社會青年男女在追尋愛情中總是提及靈魂伴侶,但是很難真正實現(xiàn),對于簡愛那個時代,她有這樣的意識并且排除萬難堅守自己的信念,都可以看出她有一個強大的信仰,有著完整獨立的價值體系,有著比較成熟的獨立人格來幫助她做好決定。筆者認為羅切斯特先生是簡愛的所選的另一半,某種意義上也是成年后簡愛的另一面鏡子。那么羅切斯特先生的陽剛甚至粗獷的男性性格,在兩人感情交往中,潛移默化地也轉(zhuǎn)移到了簡愛身上,加強了簡愛本身的雄性特征,當然這是種相互作用。在于羅切斯特相處的過程中,簡愛的獨立人格是雙性筒體作用下慢慢顯現(xiàn)到最后升級的。endprint
其次,令我為之震撼的是簡愛的雄辯口才和繪畫才華。簡愛的雄辯口才體現(xiàn)了她的智慧,并不疾不徐地有理有據(jù)地維護自己權利。這是一種和平卻有力的捍衛(wèi)。如當羅切斯特以自己的閱歷自居來給些人生忠告時,簡愛卻說“先生我并不認為你有權利支使我,僅僅因為你年紀比我大,或者比我閱歷豐富——你所說的優(yōu)越感取決于你對時間和經(jīng)歷的利用”。而簡愛的繪畫多源于抽象創(chuàng)作,這里充分體現(xiàn)了獨立人格中的創(chuàng)造性特征。
簡愛的獨立人格得以升級的關鍵時期,就是當她得知羅切斯特先生已婚后,果斷放棄真愛,因為她的價值觀里是有一種道德堅守的強烈信仰,如 I will hold to the principles received by me when I was sane, and not mad—as I am now. Laws and principles are not for the times when there is not temptation;they are for such moments as this. (同上,P321) 這對于一路坎坷的女子而言,一個貌似灰姑娘嫁豪門的弱女子而言,是非常難得邁出的一步。但她的獨立意識不允許自己成為男人的附屬品。雖然簡愛放棄了愛情,但是她重塑了一個心安理得的自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具有獨立自主意識的自由人。
最后,簡愛的獨立人格的至高境界,就是當她得知羅切斯特恢復單身后,回到了他的身邊。這時羅切斯特和簡愛的身份、地位、財產(chǎn)戲劇化地發(fā)生了互換,但這都沒有影響兩人的感情。簡愛依然堅守了最初的真愛,這份擔當是男性剛強和女性善良的再次完美融合。雙性同體的理想狀態(tài)就是一個人可以有效結(jié)合雙性性格,女性也可以積極主動,勇敢擔當,從而形成完整的獨立人格。
三、結(jié)語
簡愛雙性性格的完美結(jié)合,直至獨立人格的完全獲得和不斷完善,向人們展示出了女性最美好的狀態(tài):擁有獨立完整的精神世界,具備淵博的知識,謀求生存能力,并不貪婪于身份、名利,尋求真愛和靈魂伴侶,實現(xiàn)人生價值,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筆者探究簡愛人物性格的意義在于鼓勵當代青年朋友,認識到雙性人格的魅力并不斷自我修行達到雙性性格的完美結(jié)合,同時,自覺地培養(yǎng)獨立意識,并不斷自我完善、突破、進而建立完整的獨立人格,最終擁有開創(chuàng)理想人生的智慧及能力。
參考文獻:
[1]弗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屋子[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2.
[2]郭笑梅.雙性同體的新女性[J].四川外國語學報,2001.
[3]高曉紅.剖析簡愛的心理成長[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
[4]李紅萍.論簡愛獨立人格形象的塑造[J].泉州師專學報,1998.
[5]李全福.論《簡愛》反抗性格的塑造[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 1994.
[6]薛軼.簡愛人格之美的雙性氣質(zhì)視角分析[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