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慧
【摘要】實施階梯水價對緩解日益嚴峻的缺水狀況,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運用水費支出能力分析法分析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用戶的水價承受能力及福利影響,分析表明上海市目前實施的三階梯式遞增階梯水價,不僅保障了低收入群體基本用水權(quán)益,還促進了節(jié)約用水。
【關(guān)鍵詞】居民生活水價;承受能力;福利影響
上海市位于長江三角洲沖擊平原,北枕長江,西臨太湖,是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興的城市。而上海市屬于水質(zhì)型缺水城市,本地水資源不足,且時間分配不均,過境水量豐富,但由于上海地處長江口和太湖流域的下游位置,水質(zhì)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游來水水質(zhì)的影響。雖然水資源匱乏,但上海市2013年8月之前一直實行單一制水價,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明顯低于供水成本,造成供水企業(yè)成本回收困難。水價難以反映市場供求以及上海市水資源的稀缺程度,而且水價偏低導致水資源浪費以及污染嚴重,在水價難以彌補企業(yè)成本的同時,更何以談其對損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修復效益。為實現(xiàn)節(jié)水和彌補供水企業(yè)成本的目的,階梯水價的實施是必然趨勢。
1.水價承受能力分析方法
階梯式水價把居民生活用水分為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兩部分,對居民基本水資源需求量的水價繼續(xù)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基本水資源需求覆蓋上海市區(qū)域內(nèi)85%居民家庭用戶,使得這部分居民繼續(xù)執(zhí)行普惠制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水價承受能力分析方法一般有水費支出能力分析法、支付意愿調(diào)查法、水價提價趨勢類推分析法。本文主要運用水費支出能力分析法分析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的水價承受能力。水費支出分析法是利用水費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來分析居民對生活用水的水價承受能力。
2.單一制水價對不同收入組居民影響分析
根據(jù)2008-2013年上海統(tǒng)計年鑒,計算出從2008年到2013年居民水資源費用支出在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額,低收入戶為0.62%-0.72%;中等偏下戶為0.46%-0.54%;中等收入戶為0.40%-0.44%;中等偏上戶為0.31%-0.37%;高收入戶為0.22%-0.23%
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不同收入群體的水費支出在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有的比重。根據(jù)世界銀行及相關(guān)調(diào)查研究表明,一般來說,在特大城市里,居民可承受的水資源費用支出在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所占份額可以達到3%,而且如果居民水資源費用支出在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所占份額不到2%時,居民的節(jié)水意識淡??;當這一份額達到2.5%時,居民會對水資源使用量有一定程度的關(guān)心;占有份額達到5%時,水資源費用支出會對居民生活產(chǎn)生較大影響,居民會考慮節(jié)水。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居民生活中水費支出所占有的份額與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成反比,即收入越低的用戶其水費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有的份額越高,在上海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城市,水價不但沒有發(fā)揮其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還造成了一種社會的不公平,即“富人搭窮人便車”的現(xiàn)象。
3.階梯式累進水價對居民影響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2008-2013年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家庭平均每戶每年的水資源使用量逐年上升,每戶年用水量的平均上升幅度約為5.24%,按照這一比率估算,2014年平均每戶的年均水資源使用量會達到291.1立方米,分別按上海市所實行的單一制計量模式和階梯式計量模式下的水資源價格可以計算得出2014年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家庭的水資源消費總支出,根據(jù)此可以對階梯式水價給居民消費支出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
在單一制計量水價模式下,上海市實行的是2.93元/立方米的水價,由此可以計算得出水資源消費總支出=291.1*2.93=852.9元;而在階梯式計量水價模式下,根據(jù)上海市2013年8月份推行的階梯式水價制度,年均水資源使用量沒有超過220立方米的,按3.45元計算;之后實行等額累加制度,沒有到達300立方米的,按4.83元/立方米計算,超過300立方米的,按5.83元/立方米計算,由此可以計算得出水資源消費總支出=3.45*220+(291.1-220)*4.83=1102.4元,上海市實施階梯式水價結(jié)構(gòu)后,城鎮(zhèn)居民家庭的水資源消費總支出增加了249.5元,上漲幅度為29.25%。而根據(jù)2014年上海水資源公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上海居民生活用水量為12.75億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7%。由此分析得出,在水資源價格上漲時,消費者隨之對它的消費量也會有所降低。因此階梯式水價的實施雖然會給居民的消費支出帶來一定的影響,它有助于遏制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對水資源的過度需求,提升節(jié)約利用以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
水資源雖然具有一般商品的屬性,但是其定價的原則卻與一般商品的定價原則有所不同。因為水資源作為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必須要滿足城鎮(zhèn)居民對水資源的基本需求量,以保證居民的基本日常生活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把由水資源價格改革而給居民家庭帶來的社會福利損失降到最小,同時還要考慮到水資源嚴重短缺的這一嚴峻形勢,抑制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水資源的超額和奢侈型需求,增強居民節(jié)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從而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在對居民用水實施單一的低水價時,只能滿足水資源是生活必需品這一個目標,而這會導致居民生活中水資源的浪費嚴重。如果對居民用水實施單一的高水價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對水資源的超額需求,但同時會導致大多數(shù)居民家庭的社會福利損失慘重。因此,對于居民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對水資源的定價應使用階梯式定價模式,因為它在居民的基本用水量范圍內(nèi),巧妙地避開了供水企業(yè)高昂的邊際成本的影響,對居民家庭實施較低價格以保障其水資源需求,而對居民家庭的超額用水需求則采用高價懲罰措施,遏制居民對水資源的浪費,增強居民節(jié)約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水資源的意識。
4.結(jié)論
現(xiàn)階段我國居民收入差異較大,聯(lián)合國有關(guān)組織規(guī)定把基尼系數(shù)等于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這條警戒線時,貧富兩極的分化會出現(xiàn)較嚴重的情況;我國的基尼系數(shù)在0.47左右,超出了警戒線水平。在實際生活中,對于水資源這類生活必需品的定價必須考慮到低收入人群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支付能力。水資源定價在體現(xiàn)其公益性的同時,它也具有商品屬性,在一定范圍內(nèi),水資源的需求收入彈性大于零,居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對于那些收入較高的群體,他們因為生活中會使用一些耗水較高的設備,因此在實施階梯式水價之后,其水資源使用量會上升到更高的分段,該群體由此支付的費用也相應會較高。
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低收入群體是按照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進行劃分的。對于占比20%的最低收入群體,他們在面對物價上漲,尤其是當水資源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升高時,該群體家庭生活受到影響的程度要遠高于其他收入群體。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一般情況下水資源價格上漲會增加他們的生活負擔,而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水資源價格上漲不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因此上海市的階梯水價的制定方式是等額法,即按基本水價累進加價一個固定金額。既減輕了低收入群體的負擔,同時通過超額提價方法增加高收入群體的支出這種交叉補貼方式來體現(xiàn)社會公正性。上海市目前實施的三階梯式遞增階梯水價,不僅保證了公平性原則,還提升了城鎮(zhèn)居民水資源消費的效率性。在第一階梯水價充分照顧收入較低居民的實際情況,在第二階梯水價則充分突出水資源實用性的特點,準確匹配其相應價值,從而彌補水資源使用的機會成本,最后的第三階梯水價則突出水資源稀缺性的特點,進行較高定價,遏制水資源的過度浪費。
參考文獻:
[1]上海市統(tǒng)計局,國家統(tǒng)計局上海調(diào)查總隊.2008-2013年上海統(tǒng)計年鑒[M].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8-2013
[2]杜勇,申碧峰,孫靜等.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價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J].水利經(jīng)濟,2016,34(4):39-46
[3]楊明云,周明等.鄂北地區(qū)水資源配置工程水價承受能力分析[J].水利水電技術(shù),2016,7(47):53-56
[4]毛洪霞.聊城城區(qū)推行階梯水價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水文水資源,2016,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