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 要] 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學校的教學培養(yǎng)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高職院校相對于普通本科學校而言更傾向于職業(yè)。主要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入手,全方位探討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并且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進而促進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持續(xù)發(fā)展。
[關 鍵 詞] 教育改革;高職院校;體育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3-0091-01
一、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在體育課程中仍然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以學生的身體素質、身心發(fā)展作為前提構建教學體系,還有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沒有從高職院校的辦校特點出發(fā),尚未明確指導思想,一味地參照普通本科學校進行教學,完全忽視了根據(jù)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特色進行教學,導致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嚴重缺乏特色與新意,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定位問題
近年來,高職院校對校園進行了擴建,因此在招生方面也在大幅度擴招,這就使高職院院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擴建擴招中,完全忽視了教學體系的構建。并且在辦學過程中,學校沒有根據(jù)自身的特色展開教學,盲目模仿普通本科學校的體育教學,導致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沒有切合自身特色。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太過陳舊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形式與中職學校普遍一樣,都是主要以田徑、排球、足球、籃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或者健美操等作為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沒有以體育課程的針對性和長遠性為目的。
(三)當前的體育課程成績評價已不再受用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對學生成績的評價依然采用過去的教學評價方式,主要測驗體能是否達標,還有結合學生的課堂出勤率而進行綜合評價。這樣的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也沒有適時地采用更新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磨滅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習慣、情感。
二、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對策
(一)明確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堅持《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所提出的“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而使學生無論是身體、心理,或是社會適應能力都能得到有利發(fā)展,并且能夠使之成為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和發(fā)展的最終目標。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得到了確定了目標,也就掌握了起點,明確了方向,并且對體育課程的構建有了針對性的作用,從而能夠明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開發(fā)的重點以及教學發(fā)展的正確方向,全面、充分地構建與普通本科學校有一定差異的體育課程體系,在一定基礎上提升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水平。
(二)改善體育課程的內容
通常而言,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體系主要是以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培養(yǎng)體育的習慣與興趣為目的。高職院??梢栽谶@個基礎上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yè),全面將體育教學與所學專業(yè)進行融合。當前,體育課程已不再是一門公共必修課這么簡單了,需要全方位與學校進行結合,構建一個合理的教學體系,并且著重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針對性與長遠性,從而積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內容要以社會環(huán)境的需要為基礎,構建與社會發(fā)展接軌的體系,使該體系能夠成為學生在學習成長中的有效動力,從而使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不管在內容、形式上都能夠在極大的空間中形成自己獨立體系的一面。
(三)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
通常而言,評價學生體育課程的成績主要以學生的期末成績以及在平時課堂中的積極性與效率性等因素進行評定的。所以,高職院校在確立體育教學評價的體系時,應當全面考慮上述因素,從而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可行的評價標準。學生的體質、技能、能力、知識的狀態(tài)通常是以體育課程評價指標進行評價時而反映出來的,并且充分與職業(yè)教育的特點進行有效融合,以便促進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課程評價時要以過程性、總結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成績、技能的全方位考核。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正確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有效解決的方法。因此,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明確教學方向、教學目標,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yè)特色,全面構建有效的體系。在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以教學內容選擇的多樣性為起點,選取對學生進入社會有幫助的教學內容,并且選取有針對性的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特點,從而能夠達到育體、育人、育心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目標,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環(huán)境,達到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謝媛媛.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理論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2014(6).
[2]高勇軍.基于職業(yè)體能需求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5(34):96-97.
[3]張靜.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