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鵬
摘要:教學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關(guān)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成了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內(nèi)容。本文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為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促使語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閱讀教學;策略
前言
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工具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首要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會運用語言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在這當中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更是幫助學生打好基本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教學中,有效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持久、穩(wěn)固的學習經(jīng)驗,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F(xiàn)筆者就以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就此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良好的閱讀氛圍,對于提升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謎語,充滿挑戰(zhàn)的競技賽等方式創(chuàng)設活潑、有趣的教學場景,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教學《夏夜多美》時,為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彩斑斕的星空圖,呈現(xiàn)本課的生字和重點詞語。營造出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此基礎上通過摘星星的方式,讓學生在快樂有趣的情景中學習并鞏固了生字詞。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引導學生翻開書,自由地放聲地讀一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并且在學生自由放聲讀課文后,出示第一幅插圖,老師讓學生觀看這是什么?你覺得怎么樣?按一定的順序給大家說說你看到的美麗景色。通過看圖,感受夏夜的景色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為他們理解課文奠定情感基礎。通過這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從而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自然而然地發(fā)揮出來了,閱讀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二、重視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古語有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就是指書讀了上百遍后,其中的奧秘才會領(lǐng)悟。也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少年不讀書,老來空白首?!睆墓湃说挠^點來看,世間萬物,皆屬身外,惟有書能夠滲心入骨地擦拭人們蒙塵的心靈,讓人變得耳聰目明,心高志遠。任何時刻拾起書本,打開扉頁,都可以在夏曰里讀出雪意,于山間聞到泉鳴??梢哉f讀書人多的時代,是書籍繁榮的時代,亦是社會文明、人類進步的時代。讀書多的時期,則是生命充實豐盈的時期,是激情熾熱,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時期。所以說,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讀書百遍”,通過積極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思考能力,改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觀點,“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也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所以,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地讀,傳情的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樣還是在學習《夏夜多美》這一課中學習蜻蜓、螢火蟲來幫忙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設問:螞蟻要回家,睡蓮沒辦法送它,那后來這只可憐的小螞蟻最后回到了家沒有呢?又是在誰的幫助下回到家的呢?然后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的2-15自然段,圈出幫助小螞蟻回家的動物的名字,并把他們說的話用“——”畫出來。學生們便開始邊默讀課文,邊讀邊圈畫。最終得出蜻蜓和螢火蟲幫助小螞蟻回到了家的結(jié)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課文的2~14自然段讀讀,邊讀邊帶上表情,做做動作,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前后左右同學聽。這樣,通過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出小動物們說話的語氣,想象小動物們說話的神情,感悟睡蓮和小動物們各盡所能、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美。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再現(xiàn)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場面,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深化了夏夜美的主體,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達到了閱讀教學的目的。
三、引導自主合作,提高閱讀質(zhì)量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觀點,認為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從這一點出發(f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積極開展合作閱讀和自主閱讀,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卻發(fā)現(xiàn),有很多教師子啊開展閱讀教學時也很注重引導學生看書、讀書,并積極的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但是學生閱讀質(zhì)量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開展討論、交流,而且由于時間短,學生自主合作變得流于形式,從而起不到預想的效果。為此,為了有效的開展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即在開展合作閱讀時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從他們的認知結(jié)構(gòu)、心里傾向、個體化特征、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不同層次進行重新組合,讓每一個小組中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學習過程中即有利于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后進生的“達標”學習,從而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教師要注意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在自己所在的小組里都要擔任一個具體的角色,從而使每個成員都能在合作閱讀中得到鍛煉。其次,要注意分工合理、內(nèi)容恰當。由于開展自主閱讀與合作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去,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所以,閱讀內(nèi)容的選取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及一定的深度和可評估性,這樣才會具有合作的價值??傊?,為提升閱讀質(zhì)量,我們在開展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時,要實事求是,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不能急功近利,流于形式,只有這樣,閱讀教學才是有效果的教學、有意義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單小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徑及啟示[J].赤子(上中旬),2016(22)
[2]任懷玲.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好家長,2015(43)
[3]李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05)
[4]曹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切入點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5]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