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振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隨著人們更加重視其學習的實效,研究性學習也越來越備受眾人的關注。所謂研究性學習指的是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優(yōu)化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研究性學習的誕生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更是如此。因此,本文主要是從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教師所發(fā)揮的作用、課堂內外的利用、課堂評價以及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闡述分析,旨在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成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問題;評價;指導
在高中階段,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對英語詞匯的學習以及語言文化背景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探究研究性學習應運而生。所謂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學習實驗教學為基礎,重視探究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在研究學習的基礎上,體會英語知識的淵源,深入獲取知識。在新課改的實行過程中,研究性學生很快得到了大多數地區(qū)的老師和學生的接受,但是還是存在一些無法執(zhí)行的地區(qū),另外,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 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及意義
“研究性學習”相對傳統的學習而言,更加注重學生的“想”與“做”,它要求學生積極參與進課程里來,借助有針對性的小組探討,以親身實踐去獲得知識的過程,并于這個過程里學習科學的探究性方法以及思路,繼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本質上看,研究性學習不是只限于理科的范圍,其適用所有的學科,特別是高中英語,這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必須的方式方法。具體表現在: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只是應對學生高考的需求,更是為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應用水平,特別是聽說以及情境交際的水平,此外還要致力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而研究性學習恰好適用如今的高中英語教學。
2 在繼承傳統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研究性學習
并非有了研究性學習,以往的學習方式就可被全部取代,它僅僅是一個對以往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是對其中所出現的缺陷的改進措施。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之中,有不少寶貴的經驗以及教學方法仍然非常適合如今的教學,例如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學而時習之”的主張,它強調教育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實際是對目前所倡導的小班化教學的一個呼應。此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等古代教育思想在當今的教學里也都是非常提倡的,故而,在對英語教學進行研究性學習模式推廣的同時,應把新舊方法予以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以往的英語教學方法目標是使學生學會盡量多的語法,而新課改背景中的英語教學更關注對學生邏輯水平的訓練。故而,將兩者予以融合便能實現“學而優(yōu)則用”的效果。將以往的模式與實驗性模式有機融合,即可實現更加的效益。
3 突出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老師作為一個領路人和導向人,以身作則,帶著學生探究的學習。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作為學習的向導,例如,可以在上課前,事先準備一些問題,提供學生來思考,然后再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點評,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點撥、引導的時間也非常重要,過早過晚都不好。因為,過早的話,學生沒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效果不好;而過晚的話,學生沒有獲得答案,容易喪失自信心,因此,教師要將點撥時間把握到位。
4 充分利用課堂及課外時間
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需要學習的內容不僅局限在教科書上面,更多的是要了解各個國家間文化的差異,學會如何理解和運用。所以,要結合課堂上以及課堂外時間有效的利用,課堂上,主要是針對英語單詞、語法等理論知識的學習;而課堂以外的時間,更是著重研究和探索,例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去了解西餐的一個禮儀知識,還有交際中的注意事項,在西餐廳的調研的過程中,還可以了解風土人情,從而促進英語知識的學習。
5 重視課堂評價
研究性的英語教學中,不僅僅在乎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學習的參與研究學習的過程,另外,對于學習能力來說,不僅僅是為了應試考試而學習,更重要的是實際的理解和運用。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要重視課堂的有效評價。有效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探究知識的主動性,例如:學生回答正確問題,教師可以就某個點來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自信十足,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的學習,更加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所以,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同樣重要。課堂評價作用尤為明顯。
6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至關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研究性的學習中,以往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大多是教師高高在上,而學生在另一個級別上,這樣就拉開了師生間的距離,無形中,讓學生對教師就有一種畏懼的感覺,不能盡情的表達想之所想。但是,在研究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彼此間是平等的,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和教師自由的溝通和交流,教學環(huán)境輕松愉快,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7 結語
因此,研究性學習對于高中英語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它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新課改的一個具體舉措。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教師從以往主導地位轉變?yōu)橹笇?、點撥的角色。從而增進了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學習氛圍良好,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地學習,改變應試教育的弊端即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現狀,發(fā)展成為能夠實際應用型的學習,成效顯著。
參考文獻
[1]郭俊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探討.[Z]學科網,2011(11):(26).
[2]劉曉原.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技術總結,2009(25):(13).
[3]華鶯.在《牛津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題研究性學習.[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0(07):(11).
[4]黃穎泉.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03).
[5]林慶北.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海外英語,2012(02).
[6]李翠娥.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當代教育論壇,2009(12).
作者單位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 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