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喜
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廣大教師關注并追求的教育教學目標。結合我?;瘜W學科組進行的《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可行性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工作和實施過程,我想從深入解讀教材、優(yōu)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對構建高效課堂提出以下幾點思考:解讀教材是基礎,要注重化學課堂的課前規(guī)劃,要帶著目的意識研究教材,注意吃透新課程理念,領會教材意圖,要懂得換位思考讀懂學生;優(yōu)化教學過程是關鍵,包括優(yōu)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手段、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場所是課堂。任何時候,課堂教學都是教師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高效課堂就是師生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教學任務,即投入的時間、精力與“產出”的關系。它是衡量課堂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著學生基本化學知識的學習、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增加上課時間、大搞題海戰(zhàn)術確實對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有一定的作用,但結果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會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在無形中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使教師和學生都感到身心疲憊。用盡量少的時間與精力,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學習效益的課堂教學,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根本所在。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長期關注并執(zhí)著追求的目標,就此,我想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深入解讀教材是基礎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是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深入地解讀教材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吃透“課標”和“新課程的理念”
《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guī)律,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化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理念倡導“以生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化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不同的人在化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要做到這這些,一定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方式。
(二)領會教材意圖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xiàn)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chuàng)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yǎng)態(tài)度、能力和價值觀的過程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實際去“生成”教材,以便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二、構建高效課堂 優(yōu)化教學過程是關鍵
優(yōu)化教學過程,首先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任何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都不是一張白紙。根據(jù)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賦予的意義每個人的領會是不同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中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教案預設時,教師要懂得換位思考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一想,計劃安排是否脫離學生實際,內容選擇是否超出學生的基礎,方法選擇是否迎合學生的口味等。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huán)節(jié)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xiàn)的,這種出現(xiàn)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tǒng)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作為一個化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p>
三、構建高效課堂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xiàn)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系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痘瘜W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不僅要考慮化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化學的認知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應用化學原理理論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化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就不會超出范圍;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較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于化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么、說什么、探索到什么、體驗到什么等都是課堂評價的重點。老師留給學生廣闊的活動空間,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其次,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教學評價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fā)展。有效的評價既能指明優(yōu)缺點,又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力量。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時發(fā)現(xiàn)并做出不斷的調整。
高效課堂是深入解讀教材、優(yōu)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一線的化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yè)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積極主動進行教學研究,推進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優(yōu)質高效完成教學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