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祎 張秋平
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漱口在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真菌感染預防中的臨床價值
李 祎 張秋平
目的探討白血病化療患者應用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漱口預防口腔真菌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科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給予口泰含漱液漱口。觀察組應用制霉菌素液與碳酸氫鈉液交替漱口。觀察兩組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情況、口腔PH值變化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兩組化療后3d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化療后7、10d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化療后3d口腔PH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化療后7、10d PH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漱口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白血病化療患者應用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漱口,可顯著改善口腔環(huán)境,預防口腔真菌感染,且安全性高。
碳酸氫鈉;制霉菌素;白血?。豢谇徽婢腥?/p>
sodium bicarbonate;nystatin;leukemia;oral fungal infection
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患者死亡率高,化療是白血病主要治療手段,對緩解患者病情,延長患者存活時間有積極意義。有研究指出[1],化療藥物毒性作用較強,可對正常臟器、組織造成損害,加之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減退,在治療過程中易出現(xiàn)口腔真菌感染??谇徽婢腥静粌H影響治療效果,且降低患者生存質量,如何有效預防該并發(fā)癥發(fā)生,是臨床研究熱點。本研究為進一步探尋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真菌感染預防方法,對52例患者應用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漱口,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科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符合白血病診斷標準[2];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預計存活時間≥10d。排除標準:無法耐受化療者;化療前存在口腔真菌感染者;合并其他口腔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齡18~67歲,平均(48.32±4.14)歲。疾病類型:髓細胞白血病16例,淋巴細胞白血病24例,混合細胞白血病12例。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齡20~69歲,平均(48.40±4.18)歲。疾病類型:髓細胞白血病17例,淋巴細胞白血病22例,混合細胞白血病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化療第1d開始給予口泰含漱液,10~15ml/次,采用鼓腮振動方法漱口,晨起、睡前及3餐后30min各1次。觀察組應用制霉菌素液與碳酸氫鈉液交替漱口。制霉菌素液采用制霉菌素片5片,溶于100ml生理鹽水中。碳酸氫鈉液采用碳酸氫鈉片5片,溶于100ml生理鹽水中。先以制霉菌素液漱口后再應用碳酸氫鈉液漱口,具體方法同對照組。
記錄化療后3、7、10d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患者口腔黏膜出現(xiàn)白色點狀物或斑塊,且經(jīng)咽拭子真菌培養(yǎng),顯微鏡下觀察真菌孢子,若為陽性,提示口腔真菌感染。將精密PH試紙貼于患者舌面正中,待紙片濕透后觀察試紙顏色,判定PH值,分別于晨起漱口前、漱口后2h測定一次,取平均值。記錄兩組患者漱口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兩組化療后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化療后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的比較 n(%)
2.2兩組口腔PH值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口腔PH值的比較
2.3兩組漱口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表3
表3 兩組漱口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n(%)
注:χ2=0.78,P>0.05
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惡化及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白血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已成為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3]。白血病可引發(fā)出血、貧血、感染及淋巴結、脾、肝腫大等癥狀,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白血病治療方法包括肝細胞抑制、放射療法、免疫療法及化學療法等?;熢谂R床中較為常用,可有效緩解癥狀,控制病情發(fā)展,但化療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較高。研究指出[4],正常口腔黏膜能對病原微生物進行抵御,預防口腔疾病發(fā)生,而化療藥物毒副作用較大,可減少中性粒細胞,破壞口腔黏膜屏障,使口腔生態(tài)平衡無法保持。另一方面,白血病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對病原微生物抵抗力減弱,感染發(fā)生風險增加。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漱口液漱口預防口腔真菌感染,但傳統(tǒng)漱口液如口泰等效果一般[5]。
有學者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應用制霉菌素液、碳酸氫鈉液漱口,能顯著減少白血病化療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6]。碳酸氫鈉液屬堿性溶液,能夠對口腔酸堿性進行調節(jié),使患者口腔環(huán)境保持弱堿性狀態(tài),從而破壞真菌增殖生長條件,減少真菌數(shù)量。制霉菌素屬于四烯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通過與真菌細胞膜上甾醇結合,使細胞膜通透性改變,造成細胞內容物漏失,從而發(fā)揮抗真菌作用,制霉菌素具有廣譜抗真菌效果,對念珠菌屬的抗菌活性較高。有學者指出,以碳酸氫鈉及制霉菌素配制的溶液漱口,可產(chǎn)生良好協(xié)同效應,提高口腔真菌感染預防效果[7]。本研究觀察組實施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交替漱口,結果顯示其化療后7d、10d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同上述報道相符。
有報道證實[8],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同口腔內PH值有密切相關性,正常情況下,口腔PH值維持在6.6~7.1,而較多致病真菌在PH值為5.5的偏酸性環(huán)境下適合生存。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化療后3d口腔PH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化療7、10d后PH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交替漱口,能保持口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改善口腔PH值。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漱口后僅出現(xiàn)1例惡心、1例干嘔及2例口干,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交替漱口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氫鈉液交替漱口,能有效降低白血病化療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發(fā)生率,改善患者口腔狀況,且安全性高,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1 丁存善,王荃,趙晨星,等.制霉菌素聯(lián)合碳酸氫鈉預防腫瘤放療患者口腔感染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4):5708~5709.
2 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血液科醫(yī)師分會.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2014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4,35(5):475~477.
3 曾曉燕,周維,張波.碳酸氫鈉液含漱預防放療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7):4025~4027.
4 胡仙華.癌癥放化療患者口腔黏膜炎的護理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8):558~559.
5 趙寧,李偉,董新新.制霉菌素聯(lián)合碳酸氫鈉預防腫瘤放療患者口腔感染效果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3):3211~3213.
6 安娜,王效影,王驥.不同漱口液預防激素治療SLE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觀察[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26(5):544~546.
7 殷春梅,鄧瑛瑛,王曉艷,等.制霉菌素聯(lián)合碳酸氫鈉在NICU重癥病人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26):3271~3272.
8 紀曉霞,韓正貴,李華,等.制霉菌素與氟康唑治療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5):1061~1063.
R733.7;R978.5;R781.54
2017-04-14)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5.028
518035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液科 深圳 李祎,女,中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