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
湄洲女服飾文化的內(nèi)涵與傳承
劉 洋1,2
(1. 閩江學院 服裝與藝術(shù)工程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1;2. 福建省服裝行業(yè)技術(shù)開發(fā)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1)
湄洲女服飾獨特,承載著悠久的媽祖文化,對其服飾研究有利于服飾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有利于媽祖文化的推廣,有利于推動閩臺文化交流。通過實地調(diào)研闡述了湄洲女服飾的基本形制,論述了湄洲女服飾實用功能、自然環(huán)境、崇拜信仰的文化內(nèi)涵,闡述了傳承與發(fā)展湄洲女服飾文化的措施。
湄洲女;大海裳;紅黑褲子;帆船頭;文化內(nèi)涵
湄洲島是福建省莆田市的第二大島,位處全國四大國際中轉(zhuǎn)港之一的湄洲灣港的北部,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里,距大陸約3公里,人口4萬,全島南北狹長形如娥眉,故稱“湄洲”。湄洲島是媽祖的誕生地,媽祖祖廟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每年媽祖誕辰日(農(nóng)歷三月廿三)和媽祖升天日(農(nóng)歷九月初九)朝圣盛況空前,所以也被譽為東方麥加。湄洲女服飾是島上獨特的風景線,大海裳,紅黑褲子、帆船頭蘊含濃厚的文化內(nèi)涵,傳承和宣揚媽祖文化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湄洲女淳樸、勤勞、忠貞、勇敢的優(yōu)良品質(zhì)。本文對湄洲女服飾形制、文化內(nèi)涵進行研究,即能保護湄洲女服飾文化的傳承,又能弘揚媽祖文化。
大海裳是湄洲女各個年齡段四季都可穿用的上衣(見圖1)。面料選材多用棉布和麻布,棉布用作秋冬服裝制作,保暖舒服,麻布用來制作春夏服裝,透氣涼爽;顏色選用藍色,代表大海,寓意出海平安;款式采用平面裁剪,衣長達到臀部,無省道與分割線,立領,右衽大襟,一片袖,袖口較大,門襟、底擺、袖口有鑲邊設計,門襟用盤扣固定,左側(cè)衣襟下擺出有弧形拼接(見圖2)。
圖1 湄洲女服飾
圖2 大海裳款式圖
湄洲女紅黑褲子款式簡單(見圖3),無正反之分,腰頭寬度8至10厘米,防止腰帶系上之后滑落,用較粗糙面料制成,由于腰頭不外露,采用較便宜粗糙面料制成也能起到節(jié)約;褲子臀部放松量較大,在立襠深下方進行分割設計,上部紅色,下部黑色;褲筒為直筒型,較寬松。制作褲裝的布料春夏選用透氣性好的,秋冬選擇保暖性好的。傳說媽祖生前衣服喜歡選紅色,湄洲女視其神圣而效仿,為了與神圣有區(qū)別之分只能取一段紅色,借此祈求平安。[1]
湄洲女發(fā)式是最為獨特,稱為船帆頭,也稱媽祖頭。用紅色頭繩將頭頂上的頭發(fā)纏繞成辮子,在頭頂盤成發(fā)髻,用銀釵固定,兩側(cè)的頭發(fā)梳向腦后,梳成10多厘米高的扁平形狀,并用多根黑色發(fā)夾固定,類似船帆。頭頂?shù)陌l(fā)鬃代表桅桿,銀釵代表船栓,寓意出海能夠一帆風順。該發(fā)髻為已婚婦女的發(fā)式,也是身份轉(zhuǎn)變的標志(見圖4)。
圖3 紅黑褲子款式圖
圖4 湄洲女發(fā)式
湄洲女勤勞簡樸,服裝色彩單一,服裝款式簡單,首飾也保留著樸實簡潔的風格,常見的首飾有簪、長命鎖(項鏈)。簪是一種束發(fā)的簡單工具,常用金、銀、玉等制成,湄洲女的簪是銀制品。長命鎖是湄洲女項鏈的一種,其造型各異,種類繁多,主要起到辟邪驅(qū)魔,保佑平安的作用,裝飾意義處在次要地位,是陪嫁吉祥物,寄予了家人的思念與祈福。
涼帽是湄洲女佩戴的最實用帽飾,起到遮陽擋雨的作用。涼帽造型類似古代斗笠,呈圓盤形狀,直徑50cm,子邊緣根據(jù)各自需要可以設計一圈藍色或者黑色的簾布,長度與眼部相齊,既能遮擋陽光,又能保護隱私。涼帽材料選用韌性較強的薄竹篾或粽棕葉編織而成。用竹片或者細竹篾條編織成帽胎。
湄洲女的鞋子是手工制作的“千層底”布鞋,鞋面用外黑內(nèi)白的雙層棉布縫制,鞋底是將多層碎布用漿糊粘合曬干后,用線納縫而成;在鞋面和鞋底上用刺繡彩色植物紋樣,制作工藝精湛。
湄洲女服飾款式簡單,用色單一,布料質(zhì)樸,一年四季服飾形制沒有變化。服飾以適應生活和生產(chǎn)為前提,主要強調(diào)實用功能。湄洲女服飾比較寬松的剪裁,袖口、褲口設計的較寬松,作為常服時穿著舒適,勞作時又便于挽起,服用功能廣泛,既適合生活中穿用,又適合出海勞作;用料選用適合棉布或者麻布,適合環(huán)境氣候。
湄洲女生活在四周環(huán)海的環(huán)境,大海裳的色彩選用了大海的常見藍色,象征著海洋,與自然環(huán)境搭配和諧。湄洲女以打漁為生,海上作業(yè)變化莫測,服飾設計中加入了紅色,大海裳中的紅色緣邊、紅黑拼接的褲子除了代表吉祥,還能在海上勞作時成為醒目的標志;帆船頭的造型設計,象征著航行順利,出海平安歸來。
媽祖信仰具有濃厚的地域性色彩,這種文化從形成到傳播,將媽祖尊為航海保護神。湄洲媽祖廟是祖廟,影響力最大,大大提升媽祖的精神魅力,湄洲女服飾起源于對媽祖的信仰,經(jīng)過多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信仰?!胺^、大海衫,紅黑褲子保平安”這是湄洲女服飾的典型寓意,媽祖在海上引導遇險船只駛?cè)氚踩母蹫?,受到湄洲人的感激和敬仰,該服飾成為媽祖文化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反映出湄洲女對保佑出海平安的媽祖的崇拜,湄洲女服飾呈現(xiàn)出的簡約、高貴,與媽祖文化相吻合。[2]
從商周時期開始,中國古代傳統(tǒng)漢族服飾裁剪方法均以平面為主,上裝無省道與分割線設計,袖子較寬松,右衽,下裝腰頭較寬,臀圍、褲筒寬松。到了清代時期,旗袍的立領和開衩元素對漢服的影響,漢族服飾中有了該元素的應用,湄洲女服飾是漢族民間服飾,其服飾形制與中國傳統(tǒng)服飾形制相同,此形制一直延續(xù)至今。
福建的湄洲女、蟳埔女、惠安女通稱為三大漁女,其服飾淵源較深。上衣相同點:三種服裝款式均為衣長較短,底擺圓擺,連袖子、立領、右衽、盤口、袖口鑲邊。上衣不同點:第一門襟鑲邊設計,湄洲女領部鑲邊一周并延至門襟處,蟳埔女領部和門襟不鑲邊,惠安女門襟鑲邊;第二袖口鑲邊設計,湄洲女、蟳埔女鑲邊單根,惠安女鑲邊多根;第三門襟分割設計,湄洲女底擺出弧線分割,蟳埔女前中心與左側(cè)胸圍線處分割,惠安女前中心處分割。下裝相同點:三種服裝款式均為寬松闊腿褲,腰頭較短,門襟無開口。下裝不同點:第一腰頭設計,湄洲女和惠安女腰頭無裝飾,用腰帶束緊腰部,蟳埔女腰頭用盤口裝飾,并起到束緊腰部作用;第二立襠設計,湄洲女立襠深處進行水平分割,蟳埔女褲裝為增加活動量立襠處前后中心處縫合三角形布料;第三腳口設計,湄洲女腳口較蟳埔女、惠安女?。ㄒ妶D5)。
湄洲女蟳埔女惠安女 上衣大海裳斜襟大裾衫連袖節(jié)約衫 下裝紅黑褲子闊腳褲大折褲
表5 福建三大漁女服飾款式比較
在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和宣傳中地域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素材。湄洲島是國家級旅游勝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同等重要,湄洲在開發(fā)旅游資源時可以加大湄洲女服飾文化形象為依托的宣傳。湄洲女服飾文化、民俗風格的引入可以增加旅游產(chǎn)業(yè)收入,傳播湄洲民俗風情,同時也帶動了其他相關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增加當?shù)鼐用竦木蜆I(yè)機會。[3]
媽祖文化資源的開發(fā)有很大的社會意義,媽祖信眾比較廣泛,傳播媽祖文化不僅傳承民俗文化,還可以感動教化民眾,增加社會的和諧。臺灣是媽祖信徒較多,同樣的信仰、同樣的生活習俗,在這樣的背景下媽祖文化的開發(fā)能夠促進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拉近地域之間的親緣關系,尤其增進閩臺之間的文化交流有深刻的意義。[4]
憑借現(xiàn)代媒介方式,如網(wǎng)絡、電臺、電視臺、報紙、移動電視、微信等多種傳媒資源,對湄洲女服飾文化廣為宣傳,采用舞蹈、戲劇、電影等形式引導人們的關注,達到導航輿論,樹立良好的湄洲女服飾文化形象,為湄洲島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動了湄洲島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5]
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也稱創(chuàng)意經(jīng)濟、創(chuàng)新經(jīng)濟、創(chuàng)意工業(yè)、創(chuàng)造性產(chǎn)業(yè)等。指運用創(chuàng)造力或者技能獲取發(fā)展的動力,開創(chuàng)潛在的財富,包括廣告、建筑、典籍、繪畫、藝術(shù)、手工藝品等。湄洲女服飾文化資源的開發(fā),使傳統(tǒng)創(chuàng)新中增加文化內(nèi)涵,可以使得服飾的形制、配件得以延續(xù)傳承。
隨著人們對服裝的個性化、時尚化需求的增加,現(xiàn)代服裝設計融入民族服飾元素是發(fā)展的大趨勢,湄洲女服飾的款式、色彩、裝飾技法等元素可以直接或者再創(chuàng)造運用到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既能使湄洲女服飾元素的得以延續(xù),又能創(chuàng)作出個性化的服裝,服裝設計師對湄洲女服飾元素的改良和優(yōu)化,可以傳承和發(fā)揚民族服飾的精髓。[6]
湄洲女勤勞、聰慧,服飾色彩協(xié)調(diào),文化底蘊深厚,建立湄洲女文化館,可以展示湄洲女服飾形制的演變過程,從款式、面料、色彩、裝飾技法等多方面宣傳湄洲女服飾文化,弘揚繼承民俗風格,使湄洲女服飾能夠成為藝術(shù)界借鑒的藝術(shù)瑰寶,人文精髓展示給社會。
湄洲女服飾是一種漢族的民間服飾,呈現(xiàn)出簡潔的款式、質(zhì)樸的面料、單一的色彩,其文化內(nèi)涵超凡,地域特色鮮明,體現(xiàn)人與自然相融合,人與社會文化相和諧的關系??钍狡矫婕舨?,活動量較大,適合各種場合穿用,舒適度較高;面料選用棉、麻等天然纖維,麻的吸濕、通透性與棉的柔軟、保暖性很好,制作出的服飾舒適程度較好;黑、藍是服飾的主色調(diào), 顯得莊嚴樸實, 在黑色、藍色基礎上,融入鮮艷的紅色,起到了律動的感覺,使人具有更新穎的視覺效果。簡單樸素的服飾搭配獨特的發(fā)型,顯得俏麗高雅。湄洲女服飾文化內(nèi)涵應該得到傳承和發(fā)揚,使其獨特魅力得以被世人熟知,有助于服飾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有助于媽祖文化的推廣,有助于閩臺文化的交流。
[1] 翁衛(wèi)平.臺灣媽祖信仰的民俗發(fā)展及其功能[J].莆田學院學報,2003,(3):74-77.
[2] 林新媚.媽祖文化的社會功能及現(xiàn)代化意義[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07,(3):84-87.
[3] 林慶昌.媽祖真跡--兼注釋古籍勅封天后志[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100-105.
[4] 余榮敏.女權(quán)視角下的媽祖形象解讀[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4):34-37.
[5] 黃秀琳.媽祖文化在福建旅游業(yè)中的價值[J].莆田學院學報,2005,(4):87-90.
[6] 徐強.臺灣阿里山鄒族服飾藝術(shù)特征研究[J].絲綢.2016,(12):54-58.
Meizhou Female Costume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Inheritance
LIU Yang1,2
(1. Faculty of Clothing and Design,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21, China;2. Fujian Provincial Clothing Creative Design Center,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21,China)
Meizhou unique female clothing has carried the long culture of Mazu, this paper focused its research on the clothing and aimed to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also advantageous to the Mazu culture promotion, 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Through field research on the basic shape of Meizhou female clot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izhou female costume and its practical functions,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ult of the faith culture connotation, expound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izhou measures of female costume culture.
Meizhou female; sea type; red and black trousers; boat head; cultural connotation
J506
A
2095-414X(2017)05-0048-04
劉洋(1986-),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服裝設計與服飾文化、染織藝術(shù)與現(xiàn)代裝飾.
閩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MJU2015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