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義平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軟實力對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為了滿足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我國教育從本質上做出了變化,由單一重視理論知識教學轉向了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是促進小學生提高思想素質和滿足現代教育需求的一門課程,但由于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在理解社會學科、生活學科上可能會出現偏差,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逼真的情境體驗,加深小學生的理解。文章主要對情境創(chuàng)設應用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小學品德;社會課堂;教學分析
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是受到我國教育專家和教師認可的一種方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通過調查發(fā)現,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將單調、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的場景,讓小學生在逼真的情境中進行體驗,從而實現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F代教育已將德育教育放在了首位,品德與社會課時在最初階段培養(yǎng)需而生品德素質的陣地,應加強落實教學內容。因此,文章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應用,探究了具體的應用策略。
一、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隨著現代化技術成果的普及,多媒體教學設備已廣泛的應用到了我國教育領域中,多媒體教學設備是集文字、聲音、圖像等內容于一體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產品,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能夠為小學生呈現更多立體的社會現實情境,使學生被聲情并茂、色彩豐富的畫面吸引。因此,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參與課堂的欲望,也能加深小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品德與社會課中大多內容都是現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有很多內容是小學生了解的,有很多內容也不是小學階段學生應該了解的,所以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將社會生活的真實景象呈現給小學生,而且教師也能夠選擇適合培養(yǎng)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了解社會現實的內容,真正的將生活和學習有效的結合起來。例如,在教學關于熱愛祖國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我國地圖,讓學生了解我國有哪些地區(qū),再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區(qū)域劃分,并為學生制作我國地圖的拼圖,讓學生快速的掌握各省份的地理位置,也可以通過紀錄片的播放,讓小學生了解到我國的壯闊和繁榮。此外,還可以向學生展示風土人情,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的人文特點,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1]。
二、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從實質上來講,角色扮演是指一種游戲活動,但卻非常契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而且能夠滿足小學生的表現欲,所以對小學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將這種方法應用到品德與社會課堂中,由于這門課程中會涉及到對社會現象的講解和實際生活的分析,教師讓小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親自體驗,能夠加深小學生對品德知識的認知。但在組織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活動內容是否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教師也必須保障每個小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不能出現一部分同學參與活動,另一部分同學無所事事的狀況,這樣不僅無法實現教學效果,還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例如,在教學關于國家恥辱這種具有歷史性質的課程內容時,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自行調查歷史,然后以小組的形式編寫情景劇,再在小組內進行角色分配,將情景劇呈現在課堂上。因此,在活動中可以看到,有的學生扮演的是壓迫我國人民的反派角色,有的學生表演的是被壓迫者,有的學生扮演的是統(tǒng)治者,通過一幕幕侵略的場景,加深了學生對我國艱苦奮斗、奮力抗爭歲月的認知,并從感官和情感上調動了學生對侵略者的痛恨,和繁榮祖國、為祖國做貢獻的決心[2]。
三、通過實踐活動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所有的理論知識都需要通過實踐進行驗證,而且小學生活潑好動,相比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喜歡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和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實踐中接受知識的洗禮,自覺的樹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并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例如,在教學尊老愛幼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個自我調查,讓家長幫助學生完整一個自我綜合評價表,其內容是關于尊敬長輩或愛護幼小的,教師結合家長對孩子的評價以及家長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再讓學生通過網絡調查或實際觀察,了解尊老愛幼的行為,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列舉,并讓學生分析不尊老愛幼的后果,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尊老愛幼的內涵,并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在生活中做一件你認為是尊老愛幼的事,寫一篇短小的演講稿,在課上與其他學生共同分享[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總結生活哲學和展現社會現實的科目,要想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而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情境中展示將學生的情感和感官代入到課程內容情境中,提高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從而在寓教于樂過程中實現了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洪德.淺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16,27(48):123.
[2]周曉明.淺談情境創(chuàng)設應用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31(5):109.
[3]王傳宏.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23(3):3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