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圣婷
(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廣東藥科大學 廣東 廣州 510006)
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特征論
謝圣婷
(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廣東藥科大學 廣東 廣州 510006)
秋瑾是一位近代革命活動家和女詩人,生活于近代文化轉型時期。她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詩詞, 經過一百多年歷史的沉淀,對秋瑾的研究言說,從當年的政治熱點演化為歷史、文化視點。在漫長的闡釋過程中, 文化中的秋瑾至今歷久彌新。我們如何關注歷史、譜寫文明,成為聚焦的問題。在當今文化視野下審視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其特征極為明顯。題材類型既豐富多樣又有所選擇,體裁形式新舊并舉且有所創(chuàng)造;“獨”“怨”“愁”“情”諸內容交集;纖弱悲嘆與慷慨激昂的風格共存,剛柔兼濟;等等。秋瑾的詩歌繼承了古代傳統,又吸收融入了近代新詩風,清麗中帶有蒼勁峭拔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從而使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全新的價值取向和獨創(chuàng)的表現特色開一代文壇之新風。
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特征;題材類型;體裁形式;風格;剛柔兼濟
秋瑾(1877—1907),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被譽為“在辛亥革命前夕為推翻清王朝封建統治第一個犧牲的杰出的女革命活動家”和女詩人。經過一百多年歷史的沉淀,對秋瑾的研究言說,從當年的政治熱點演化為歷史、文化視點。在漫長的闡釋過程中, 文化中的秋瑾至今歷久彌新。我們如何關注歷史、譜寫文明,成為聚焦的問題。本文試圖在當今文化視野下審視秋瑾的文學創(chuàng)作, 解讀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的特征。
一
題材類型既豐富多樣又有所選擇,體裁形式新舊并舉且有所創(chuàng)造, 是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特征。
社會、自然和人生的紛繁復雜,決定了秋瑾詩歌題材類型既豐富多樣又有所選擇。秋瑾短促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詩詞,卻因諸種因素使我們無法睹其全貌?,F存《秋瑾集》收有詩歌二百多首,另有集外佚詩約十五首。這些詩詞創(chuàng)作從題材上看,有寄柬、贈懷詩三十多首
,有風物詩近百首 ,有時事詩一百多首 ,在這諸類題材中,都獨具創(chuàng)意并能體現時代特色。第一類寄柬、贈懷詩可稱之為“柔情訴說類”。任何人都生活在社會關系之中,都要與周圍的人交往。一個人的言行、思想等都會在這類詩歌中體現出來。由于秋瑾的寄柬酬唱詩與贈別感懷詩體現的主題都以敘交游,述友誼,惜道別為主,同時也向友人傾訴自身的苦悶,所以將這些題材的詩歌放在一起。其特點是將個人情緒的起伏和波瀾與對友人、親人的深情都融入到愛國的情感之中,如詩云:“長亭話別太匆忙,衫影鞭絲映夕陽。百戰(zhàn)乾坤成感慨,十年脂粉劇蒼茫。樓頭煙雨新詩句,花月湖山舊酒場。楚尾吳頭渺何處,自攜書劍去扶桑?!庇秩纾骸芭R行贈我有新詩,更為君家進一辭。不唱陽關非忍者,實因無益漫含悲?!痹偃纭顿浢随侵ョ罚骸霸蛲{訪天涯,知己相逢樂自偕。不結死生盟總泛,和吹塤竾韻應佳。芝蘭氣味心心印,金石襟懷默默諧。文字之交管鮑誼,愿今相愛莫相乖?!鼻镨€經常勉勵她身邊的女友,要勇敢肩負起拯救祖國危亡的神圣職責:“英雄事業(yè)憑身造,天職寧容袖手觀?廿紀風云爭競烈,喚回閨夢說平權?!薄翱椭泻涡业梅昃?互向窗前訴見聞。不櫛何愁關進士,清新尤勝鮑參軍。欲從大地拯危局,先向同胞說愛群。今日舞臺新世界,國民責任總相分?!毙旒膲m是秋瑾的好友,她雖然同情革命,并曾在秋瑾準備起義缺乏經費時,解囊相助,但是她沒有勇氣參加革命斗爭。秋瑾勸解道:“祖國淪亡已若斯,家庭苦戀太情癡。只愁轉眼瓜分慘,百首空成花蕊詞?!鼻镨魧W日本時曾經寫道:“日月無光天地昏,沉沉女界有誰援?釵環(huán)典質浮滄海,骨肉分離出玉門。放足湔除千載毒,熱心喚起百花魂??蓱z一幅鮫綃帕,半是血痕半淚痕!”柔情訴說與友朋深情、愛國情感像幾條交織在一起的線條貫穿其中。
第二類風物詩可稱之為“托物觸感類”。秋瑾的風物詩較多,幾乎每一首都暗含寓意,既說出了事物的特征,又道出深刻的道理。這類詩或寫景、或寫物,有以較為單純的景物與人的互動表現為其基本內容的,但大多數作品的目的卻并不在寫景寫物,而在于以此為由頭,引發(fā)詩人對人生和生命的真實感觸,或記敘人生經歷與人生思考,使得詩篇蓄含哲理,委婉托意。如在這一類作品中,詩人表現自己的感興,從側面托物言志:“一泓秋水凈纖毫,遠看不知光是刀?!榈冻銮侍鞛閾u,日月星辰芒驟韜。斫地一聲海水立,露風三寸陰風號。陸剸犀象水截蛟, 魍魎驚避魑魅逃?!㈧`渴欲飲戰(zhàn)血,也如塊磊需酒澆。紅毛紅毛爾休驕,爾器誠利吾寧拋。自強在人不在器,區(qū)區(qū)一刀焉足豪?”詩人寫刀,也是寫人,從對刀的贊美中,我們看到了作者竭忠報國的革命熱忱和大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又如《秋風曲》,作者描繪了一幅蕭瑟悲泣的秋天的圖景:“秋風起發(fā)百草黃,秋風之性勁且剛。能使群花皆縮首,助他秋菊傲秋霜。秋菊枝枝本黃種,重樓疊瓣風云涌。秋月如鏡照江明,一派清波敢搖動?……塞外秋高馬正肥,將軍速索黃金甲。披上金甲戰(zhàn)胡狗,胡騎百萬回頭走。將軍大笑呼漢兒,痛飲黃龍自由酒?!痹娭姓故玖恕巴达孅S龍自由酒” 的壯麗畫面,激動人心。
第三類時事詩可稱之為“現實審視類”。即以詩人所遭遇的現實社會生活為表現內容的詩作,這類詩歌的數量是最多的。其原因一如詩人自己所言:“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她的中后期詩作,大多表露了對民族命運所懷的憂患感和深沉的愛國心。如《如此江山》:“……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外侮侵凌,內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鼻镨吹杰浫醺瘮〉那逋醭鎸Φ蹏髁x的“豆剖瓜分”,束手無策,一退再退,其窘態(tài)實在可悲可嘆!又如《杞人憂》:“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zhàn)未休。漆室空懷憂國恨,難將巾幗易兜鍪?!睂ψ鎳\的關切,對國家危亡的憂恨,躍然紙上,此時她的“難將巾幗易兜鍪”的愛國心情,與她后期慷慨激昂的救國調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啊鎳由筋l入夢,中原名士孰揮戈?雄心壯志銷難盡,惹得旁人笑熱魔?!?其一) “……瓜分慘禍依眉睫,呼告徒勞費齒牙。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一腔熱血愁回首,腸斷難為五月花?!?其二)詩人激昂亢奮的歌聲中夾雜著悲切的情調。為了拯救中華民族的危亡,保衛(wèi)祖國領土不受侵犯,她不惜犧牲一切:“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詩人從日俄戰(zhàn)爭圖上看到國土被吞并,觸目驚心,悲憤異常,決心以生命保衛(wèi)祖國的神圣領土,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再如在《滿江紅》一詞里激昂慷慨地發(fā)問道:“骯臟塵寰,問幾個男兒英哲?算只有蛾眉隊里,時聞杰出。……家國恨,何時泄?勸吾儕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須思安種類,繁華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無為,宜改革。”秋瑾號召女性們要為追求自由而奮斗,發(fā)出了那個時代婦女解放的最強音。
透過這幾類題材的詩歌創(chuàng)作,我們可以看到,秋瑾真切地表達出自身對現實政治的認識和對知音的渴求,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對故鄉(xiāng),對家國,尤其是對親人的殷殷之情;且有部分詩歌中還流露出對人世間趨炎附勢的鄙視和對人情冷暖的嘲諷。秋瑾最喜歡歌詠梅蘭菊與秋刀劍。在她生活的早期,作品多是借物抒情, 音流弦外,都是圍繞著有特征的事物來引伸發(fā)揮, 使詩人的思想感情潛行于聲情并茂的形象之中。在詩人生活歷程的后期, 感情直白的抒懷詠志, 直接宣傳反帝愛國, 成為她創(chuàng)作中的主流,反映了比較寬廣的生活面。從秋瑾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來看,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和婦女解放的激憤呼聲。當然,她少女時代的稚嫩之作,不無清麗、柔美的夢幻色彩。但一接觸社會實際后,很快就被慷慨任俠之陽剛浩氣所沖激,為愛國主義的呼號和婦女解放的吶喊所代替。
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選擇也影響著詩人對詩歌體式的運用。從體裁上看,秋瑾的詩歌新舊共處,有所創(chuàng)造。秋瑾的詩中有古體詩、近體詩、歌體詩、組詩諸體裁形式,新舊并舉且尋求變革。她的歌體詩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雖然,秋瑾大部分作品都是舊體詩,但都是“舊瓶裝新酒”,在舊的形式中注入了新的內容。秋瑾的詩作早期多用律絕,后期多為歌行,往往不拘一格。在語言運用上,秋瑾的詩詞較淺白,通俗易懂,自然流暢,有些甚至近似白話,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起到很好的宣傳鼓動作用。
秋瑾的詩詞創(chuàng)作在詩歌體式上的實踐,無疑是對當時形式主義、擬古主義詩風的有力打擊,在她的舊體詩詞中已孕育了“五四”新詩的萌芽,預示著新時代的必然降臨。難能可貴的是,早在“五四”運動二十年前,秋瑾就自覺地利用白話形式進行革命宣傳鼓動工作和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無疑是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造,實為我國近代文化戰(zhàn)線的先聲。從表現形式來看,秋瑾革新舊文體,并有所創(chuàng)造,尤其是“歌體詩”,這一體式由變通的歌行和新創(chuàng)的歌詞構成兩翼,共同代表著她從語言、韻律、節(jié)奏、句式、章法等基點出發(fā),打破舊詩形式,獲得詩體解放的可貴努力和可喜成績。秋瑾的“歌體詩”創(chuàng)作以《寶刀歌》《寶劍歌》最有代表性,較之傳統歌行體,無論體式、格調、韻律,抑或語言、句法、節(jié)奏,都更加自由解放,通俗平易,詩中的句子,頗有民間說唱的韻味?!秾毜陡琛芬辉娭械摹白鎳薄爸魅恕薄捌綑唷薄皬姍唷钡日Z匯,已近口語化、白話化,極富時代氣息。凡此種種,構成了秋瑾詩歌創(chuàng)作最富建設性的部分。作為“歌體詩”的重要代表作家, 她的創(chuàng)作實踐, 引領著近代詩歌體式變革的進程。
二
“獨”“怨”“愁”“情”諸內容交集,是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的又一個特征。
言“獨”在秋瑾詩詞中是一個重要內容。秋瑾在其詩詞中有十多首用到“獨”字,“獨”影射出詩人的苦悶。秋瑾生活在一個社會急遽變動,中華民族災難空前深重的時代,她所接觸到的人和事,使她對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十分痛恨,她憂國憂民、重俠尚義,但這種情懷與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極不相稱,這是造成她苦悶的原因之一?;橐錾系牟蝗缫庠黾恿饲镨獌刃牡钠鄾?、悲苦,這使她的詩詞流露出感傷色彩。“容易東籬菊綻黃,卻叫風雨誤重陽。無端身世茫茫感,獨上高樓一舉觴?!痹娙酥仃柟?jié)獨自登高飲酒,“獨”與前面的“風雨誤”形成一種內在的因果聯系,給人一種美好事物被摧殘而產生的郁抑感和孤獨感。在這兩者之間,詩人還發(fā)出“無端身世茫茫感”的感嘆,這就使得詩人心中的苦悶躍于紙上?!蔼殹币啾憩F出詩人“知音難覓”與“孤芳自賞”似的孤獨。秋瑾一生致力于民族解放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但在當時卻不為大多數人理解。徐自華在《鑒湖女俠秋君墓表》中寫到:“瑾生不逢時,性難諧俗,身為傲骨,而苦之媚容,于時勢而行古道,處冷地而舉熱腸,必知音之難覓,更同調而無人?!闭驗槿绱?,秋瑾在其詩中發(fā)出孤獨的感慨。如她在詩詞中寫道: “錦鱗杳杳雁沉沉,無限愁懷獨擁衾。…… 輸與花枝稱姊妹,不堪遙聽暮江砧?!薄澳c斷雨聲秋,煙波湘水流,悶無言獨上妝樓。憶到今宵人已去,誰伴我?數更籌。”這反映了秋瑾對知音難覓的一種苦悶和孤獨之感。“獨”也表現了詩人的自立與高潔。如秋瑾詩中云:“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詩思一帆??臻煟瑝艋耆龒u月玲瓏。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里度春風?”表現了義無反顧的報國雄心。又如:“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瓊臺傍古岑。標格原因獨立好,肯教富貴負初心?”“洛妃玉骨風前影,倩女冰姿月下痕,獨立自憐標格異,肯因容易便承恩?”秋瑾詠花,卻表現了“獨立”精神與內在的高潔。雖說苦悶、孤獨,源于自立、孤傲的行為精神與時代的不相稱,但詩人卻在抒寫苦悶、孤獨中表達出一種追求自立的樂觀進取精神。
抒“怨”也是秋瑾詩詞中一個內容。秋瑾的“怨”主要是“閨怨”。不過,秋瑾詩詞中為數不多的的“閨怨”并不是傳統女性詩詞中的悲悲戚戚或纏纏綿綿,她詩中的閨秀之氣完全是表面之物,深層的依然是她不變的報國情懷。如《梧葉》詩中充滿了哀怨:“梧葉宵來拂畫欄,西風已覺夾衣單。十分惆悵燈無語,一味相思夢亦嘆。白雁聲中秋思滿,黃花籬畔暮愁寬。卻憐鏡里容顏減,尚為吟詩坐漏殘?!痹娙说摹叭蓊仠p”和“坐漏殘”都只為了自己心中放不下的理想與追求;而《秋日獨坐》寫道“小坐臨窗把卷哦,湘簾不卷靜垂波。室因地僻知音少,人到無聊感慨多。半壁綠苔恐語響,一庭黃葉雨聲和。劇憐北地秋風早,已覺涼侵翠袖羅?!边@里所表達的情懷與《梧葉》是一致的,皆為秋瑾的“閨怨”之作,是她身處理想低谷時的感慨與哀嘆!《詠燕》寫的是婚姻生活讓秋瑾失望與低落,但是堅守信念的她并沒有被不幸打垮:“飛向花間兩翅翔,燕兒何用苦奔忙? 謝王不是無茅屋,偏處盧家玳瑁梁!”表面看來是詠燕,實際上是諷刺那些趨炎附勢茍且偷生的某一類人?!稘M江紅·小住京華》中云:“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如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這首詞寫詩人不為世人所理解,知音難尋之“怨”。秋瑾的“閨怨”寄托于她廣闊的胸襟和遠大的理想,更是促使她此后邁向探求真理的革命征程。這些“閨怨”之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佳構 。
說“愁”亦是秋瑾詩詞中的一個內容。在秋瑾詩中,“愁”字的使用頻率不低。然而,雖同為說“愁”,但因作者當時所處的背景、景況、心境不同,也就賦予了“愁”字不同的含義。其一是思家之“愁”?!捌磪s疏慵愁里度,那禁消瘦鏡中看!”詩寫于秋瑾婚后不久。詩句的“愁”字,形象的概括了秋瑾婚后的生活狀態(tài)——她希望常常見到自己的親人,但相隔太遠,愿望難以達成,只有在無邊無際的“愁”里疏懶度日。不幸婚姻衍生的“愁”,唯有通過思念親人,向親人傾訴得到些許緩解,但同時,對親人的思念,又使她多了一層“思家之愁”。其二是憂國憂民之“愁”。少女時代的秋瑾,往往會把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寄寓于“愁”,而這種“愁”中,卻孕育著愛國主義思想?!耙粸沉魉疅o情甚,不送愁情送落紅。”春愁難遣的情懷中,亦隱含著詩人因深居閨閣,有抱負難展之“愁”?!安豢暗峭n茫里,一度憑欄一度愁”,是詩人在中日戰(zhàn)爭時,為國事、為祖國前途擔憂之“愁”。又如:《懺愁》,抒發(fā)了一種不為世人所理解之“愁”與自憐自惜的不平之情。但是從秋瑾表面的愁緒苦悶中,隱約可見其不甘以弱者自居的俠氣。祖國災難的深重,使秋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愁”思中。秋瑾為尋求救國的道路,毅然離開家庭。“已拼此身填恨海,愁城何日破重圍?”“愁城”多么形象反映出秋瑾憂國憂民的程度之深!她為祖國的現狀、未來而“愁”,這種“愁”,已將她重重包圍,難以突破?!吧n生紛痛哭,吾道例窮愁。”句里的“愁”字,深刻體現了對革命事業(yè)的憂慮,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的痛心和同情,詩人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溢于言表?!叭贪压怅幐妒挪?,這般身世奈愁何? ”“一腔熱血愁回首,腸斷難為五月花?!眱墒自娭械摹俺睢?,除了為祖國被瓜分的現狀而愁外,也為中國人的沉睡不醒而愁,更是包括了秋瑾漂泊異國,對自己身世的無限感慨。詩的基調雖然凄切,但字里行間仍洋溢著一種不甘蕭瑟沉寂之氣。從整體來看,秋瑾的“愁”,不只是為個人而“愁”,更多的是為國為民而“愁”。這種“愁”,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
述“情”又是秋瑾詩詞中的一個突出內容。秋瑾的情往往都被人們詮釋為僅是愛國激情、民族之情,其實鄉(xiāng)情、親情、友情,也是其感情生活的一部分。秋瑾是多情的。述脈脈的鄉(xiāng)情與親情,此其一。秋瑾的許多登臨、贈別、感懷等詩詞中,常常流露出自己纏綿的苦悶和對親人的懷念,表達了她的柔情。如在《秋日感別二章》中寫到:“昨宵猶是在親前,今日相思隔楚天。獨上曝衣樓上望,一回屈指一潸然?!薄耙咽乔飦頍o限愁,那禁秋思送離舟?欲將滿眼汪洋淚,并入湘江一處流?!边@兩首詩都抒發(fā)了詩人離別親人后的感傷。詩人上樓遠眺家鄉(xiāng),潸然淚下。又如:《望鄉(xiāng)》一詩中抒發(fā)了作者登高遠望而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白云斜掛蔚藍天,獨自登臨一悵然。欲望家鄉(xiāng)何處似?亂峰深里翠如煙?!痹娙艘虿坏没剜l(xiāng)與親人團聚,引起心中感傷。秋瑾婚后就時常想念家中父母兄妹,表現出脈脈的思親之情。還有《寄珵妹》:“年年常是感離居,兩地相思托鯉魚。今日新愁因共曉,昔時舊恙近何如? 小窗蛩語傷時暮,別院雞聲破夢初。惆悵寸懷言不盡,幾回涕淚濕衣裾! ”這首詩是敘她在秋天里思念妹妹的心情。向家人傾訴自己的愁苦,后兩句恰是這種心情的體現?!都墨灻谩肥窃V苦衷,而《寄家書》則是秋瑾感情細膩的體現。“發(fā)容應是舊,眠食近何如”,只是一個女兒對母親的親切慰問;“秋來宜善保,珍攝晚涼初”,是對母親的叮囑。這些詩中抒發(fā)了真摯、深沉的懷母之情。秋瑾這類思家的詩詞并不少,她通過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或回憶當年的快樂生活,或描寫情景,或托物主情等手法,抒發(fā)自己愁悶和想念家人的心情。似水柔情,拳拳之心,秋瑾展示了她那細膩感情的一面。述真摯感人的友情,此其二。秋瑾對朋友、同志以誠相對待,真摯感人。她和義結金蘭的吳芝瑛,還有徐自華、徐蘊華姐妹之間的情誼,足可成為一段佳話。秋瑾有《季芝姊以詩相慰次韻答之》二章、《寄季芝》三章、《贈盟姊吳芝瑛》等詩,表現出她們之間的深情厚誼。而對徐家姐妹的情誼,就不僅停留在姐妹之情,還有同志之誼。在《答寄塵和見贈原韻》二章中,秋瑾寫道:“英雄事業(yè)憑身造,天職寧容袖手觀?”表達了對朋友革命的勸說與鼓動,在《病起謝徐寄塵小淑姊妹》中,深情款款地寫了“朋友天涯勝兄弟,多君姊妹更深情”,表達了對友人情真意切的感謝。此外,《重過女伴芷香居 時芷香已作古人矣》、《舊游重過不勝今昔之感口號》、《挽故人陳闋生女士》等,亦無不表現出她的真情實意。述強烈真摯的愛國激情,此其三。秋瑾對祖國有著強烈和真摯的愛,這充分地表現在她的詩詞里。如《題芝龕記》這首詩,深情地贊嘆了秦良玉、沈云英和花木蘭三位女子 “曾有威名震九州”、在戰(zhàn)場上精忠報國的壯舉。秋瑾的多首吊古詠懷的詩,像《吊屈原》、《赤壁懷古》等,通過緬懷古時愛國英雄人物,抒發(fā)了她的感慨,融入了她濃濃的愛國之情及赤誠的報國之心。同時她那“綠蛾蹙損因家國”、“漆室空懷憂國恨,難將巾幗易兜鍪”等詩句,無不表現了她對國情的關注與憂慮。昂揚的戰(zhàn)斗精神,為國不惜犧牲的熱忱表露無遺,一個為國仗劍而起,愿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女英雄的形象躍然于紙上。
作為一位革命家與詩人,秋瑾詩詞中的“獨”“怨”“愁”“情”交織在一起,是滿腔烈火,熾熱赤誠。她通曉大義,喜怒哀樂都融合在她那顆愛國之心中。俠膽柔情,這才是生活中真實的秋瑾。
三
纖弱悲嘆與慷慨激昂的風格共存,剛柔兼濟,是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的再一個特征。
在纖弱悲嘆的婉柔中氤氳著“慷慨激昂”之氣韻,是其表現之一。貫穿于秋瑾詩詞創(chuàng)作的,其實就是時代風格——“慷慨”的風格。秋瑾前期的作品,從憂國憂民和感嘆身世出發(fā),在風格情調上雖都有“纖弱悲嘆”的色彩,但大多氤氳著“慷慨激昂”之氣。在她早期詩作中常常借詠花草蟲鳥來言志。她詠菊,卻借之以寄托“不逢彭澤志徒雄”的痛苦;她寫梅,卻借梅“洛妃玉骨”“倩女冰姿”以反映詩人與世俗不相容的思想感情。她寫閨怨,但她的幽怨與哀愁,是吸到了一點“文明”之空氣的詩人面對“骯臟塵寰”必然發(fā)出的心聲,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婦女要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走向社會的某些面影。她的后期創(chuàng)作,更是流宕著濃烈的“慷慨”之氣,表達了革命志士不屈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戰(zhàn)斗豪情以及誓欲扭轉乾坤的偉大氣魄。詩詞中的慷慨之氣和愛國之情交融一體,顯示了愛國者要以一腔熱血、一身俠骨酬祖國的精神境界?!翱犊睍r代風格的形成原因,正如劉勰所說的“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所謂“風衰”,指的是隨著封建正常秩序的被破壞,統治階級在思想文化上統制力的衰退;所謂“俗怨”,指的就是廣大人民對現實苦難的強烈怨憤情緒。秋瑾在“風衰”的環(huán)境中,感染著“俗怨”氣氛,加上她作為革命志士,就使她的創(chuàng)作具有了悲懷任氣的特色。更主要的是為了適應新的社會審美要求,為傳達亢奮的時代狂熱,辛亥革命時期的進步文學建立了新的審美規(guī)范。以成就最高的詩歌創(chuàng)作來說,便以那時代特有的力度和亮色為時代的風格增添了新的姿態(tài)。辛亥革命時期的進步詩人,他們追求噌吰鏜鞳、激烈鏗鏘、蒼涼慷慨的詩風,這是時代的姿態(tài),這是時代的氣勢。庚子事變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正在高漲,革命呼聲時時刺激著詩人發(fā)為“慷慨”之音,可以這樣說“慷慨”風格,是時代現實給予秋瑾在內的辛亥革命時期進步詩人們內心深處打上的烙印。
在吟詠風物中顯現出遒健剛烈之氣勢,是其表現之二。秋瑾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意蘊,而且在藝術上也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她的詩文辭雄麗,音調高亢,意境開闊, 縱橫古今中外,上下幾千年,感情充沛,氣勢磅礴,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與雄壯的語言融為一體,形成了剛健道勁、雄渾奔放的藝術風格。南社詩人徐小淑曾有詩云:“隱娘俠氣原仙客,良玉英風豈女兒?!边@兩句詩不僅道出了秋瑾平生的儀采,而且也可以說明其詩的風格。眾所周知,秋瑾這位窈窕淑女不愛紅裝愛武裝,最喜作“寶刀詩”,至今存有《寶刀歌》《寶劍歌》《劍歌》《寶劍詩》《紅毛刀歌》等多首。是因為“寶刀之歌壯肝膽,死國靈魂喚起多”,“莫嫌尺鐵非英物,救國奇功賴爾收”,目的是“鑄造出千柄萬柄寶刀兮,澄清神州。……一洗數千余年國史之奇羞”,表達“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豪邁氣慨,“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保國家”的忠肝義膽,“投鞭滄海橫流斷”的豪壯氣魄,“痛飲黃龍自由酒”的豪情壯志。秋瑾的詩不僅具有撼人心魄的戰(zhàn)斗力,而且也給人一種雄豪健勇的美感,恍如天馬行空,不受羈勒。如她的《泛東海歌》“登天騎白龍,走山跨猛虎。叱咤風云生,精神四飛舞。大人處世當與神物游,顧彼豚犬諸兒安足伍。不見項羽酣呼鉅鹿戰(zhàn),劉秀雷震昆陽鼓。年約二十余,而能興漢楚;殺人莫敢當,萬世欽英武。……”全詩直抒胸臆,不加雕琢,卻以豐富的想象,飽滿的熱情,使情境相生,構成了強烈的抒情氣氛,以夸張的筆調,頌揚了叱咤風云的項羽和威震昆陽的劉秀,并且突出了他們年輕有為的氣魄和創(chuàng)業(yè)興邦的壯志。很顯然,詩人在這些歷史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也有以項羽、劉秀自詡的意思。詩人所抒之志,噴薄而出。其壯懷所思,感人之深;其俠骨雄風,迥異于傳統詞風而具獨特風骨。又如在一首題為《秋風曲》的七古中,作者在描繪蕭瑟悲泣的秋天圖景中,展示了動人心魄的殺敵報國的人物浮雕:革命將士雄姿英發(fā),將軍怒氣沖沖,胡奴百萬丟盔棄甲等生動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咄咄逼人的氣勢和雄渾激壯的風格充溢字里行間。在詩人的筆下,自然風物也蔚為壯觀。在《輪船記事》一詩中,詩人以飛鳥喻行舟,以毒龍比遠山孤巒,山水同色,銀濤壁立,構成了一幅雄偉的自然圖景,顯示詩人想象的才能。秋瑾為我國古典詩歌的藝術寶庫又增添了新的內容。
在積極浪漫主義手法運用中高揚英雄氣概,是其表現之三。在表現方法上,秋瑾大量運用積極浪漫主義的手法。秋瑾詩詞中運用浪漫主義手法表現出來的情感是“奇驚雄健”、豪邁爽朗,充滿豪俠之氣和激情的。所以,柳亞子說:“秋瑾的詩,完全得力于才氣和情感?!x起來,還是虎虎有生氣的?!边@一評論是極為精當的。她的詩詞想象豐富,縱橫馳騁,如《寶刀歌》《紅毛刀歌》《秋風曲》等。她的有些浪漫主義詩篇,驚心動魄,洶涌澎湃,簡直很難令人想象到是出于舊時代女子的手筆。如她的《對酒》:“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贝笥袑飘敻琛蝿ζ鹞璧挠⑿蹥飧?,具有宏大、高遠的氣魄:千金買刀, 仗以報國, 獻身革命, 以鮮血和生命喚起同胞, 短短四句將革命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推向了極致。詩中那種獻身祖國的愛國激情和她對革命理想的熱烈追求與向往,正是秋瑾作品中浪漫主義的靈魂,而詩中磅礴的氣勢,高昂悲壯的調子,又是這種風格的藝術體現。在秋瑾詩詞中, 為了抒發(fā)抱負和高張英雄主義的理想, 常常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形式和夸張的表現手法。當她表現自己以“匡濟艱危”為己任的英雄氣概時, 就說“萬里乘風去復來, 只身東海挾春雷”;在表現人具有非凡的演說才能時, 就說“誨人思涌粲花舌, 化作錢塘十丈濤”;在表現奮力救國視死如歸時, 就說“好將十萬頭顱血,一洗腥膻祖國塵”;在表現自己有驚天動地、扭轉乾坤的革命氣魄時, 就說“登天騎白龍, 走山跨猛虎。叱咤風云生, 精神四飛舞”。這些雄奇瑰麗的想象, 豪情縱橫的詩句, 為秋瑾的詩詞增添了奪目的光輝??鋸埵址ㄓ玫米疃嗟? 是她的幾首寫寶刀、寶劍的詩, 其中尤以《紅毛刀歌》最為突出:“一泓秋水凈纖毫, 遠看不知光是刀。直駭玉龍蟠匣內, 待乘雷雨騰云霄。傳聞利器來紅毛, 大食日本羞同曹。濡血便令骨節(jié)解, 斷頭不俟鋒刃交。抽刀出鞘天為搖, 日月星辰芒驟韜。斫地一聲海水立, 露鋒三寸陰風號。陸剸犀象水截蛟, 魍魎驚避魑魅逃。遭斯刃者凡幾輩? 髑髏成臺血涌濤。刀頭百萬冤魂泣, 腕底乾坤殺劫操?!币幌盗锌鋸埖拿鑼? 把紅毛刀的外形、光澤以及驚人的鋒利和威力, 形象生動、富有魅力地描繪出來, 讀后令人驚心動魄。詩中運用眾多有神奇色彩的詞匯, 如雷雨、云霄、天地、日月星辰、海水、陰風、玉龍、犀象、蛟龍等, 把寶刀寫得出神入化、神奇非凡。正所謂“器大者聲必宏, 志高者意必遠”。又如她的詞作《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卑烟N藏胸中的豪氣一吐而出, 如飛流直下, 沖開了閘門, 一瀉千里, 使我們看到了一位女志士為尋求救國道路而只身萬里、東渡扶桑的英雄氣概。表現了一代女杰甘為祖國捐軀的豪邁胸襟。
秋瑾詩詞以熾烈深摯的強烈愛國主義激情撼人心魄,風格鏗鏘雄健。詩人博采眾家之長,用自己獨創(chuàng)性的話語將心頭復雜的感情,寫得高亢而深沉,既展現出詩人性格中豪放、沉郁的一面,又表現了感情細膩的柔情似水的一面。這兩方面在她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和諧結合,形成了剛柔兼濟的藝術風格。
綜上所述,秋瑾詩詞的題材類型、內容意蘊、體裁形式、藝術風格等諸方面所表現的特征,昭示著近代傳統詩詞格局歷史性的新變。秋瑾生活于近代文化轉型時期,政治的變遷導致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文人思想和生活也受到深刻影響,由此文風也極易發(fā)生變化。秋瑾詩歌既繼承了古代傳統,又吸納了近代新詩風,清麗中帶有蒼勁峭拔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從而使秋瑾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全新的價值取向和獨創(chuàng)的表現特色開文壇之一代新風。
[1] 吳小如.秋瑾烈士生年考 [N ]. 上海:文匯報,1961-10-24.
[2] 秋瑾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劉玉來.秋瑾詩詞注釋 [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4] 陳象恭.秋瑾年譜及傳記資料 [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 郭延禮.秋瑾文學論稿 [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6] 郭延禮.秋瑾研究資料 [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7] 郭長海,郭君兮.秋瑾全集箋注 [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8] 郭延禮.近代文學名家文選刊·秋瑾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9] 郭蓁.秋瑾詩詞注評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責任編輯 雷 磊
2016-09-25
謝圣婷(1984— ),女,廣東廣州人,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廣東藥科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
I207.2
A
1006-2491(2017)02-0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