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頭
一位姑娘在網(wǎng)上問我:“菜頭叔,一個30多歲的女生,在二線城市生活,長相一般,工作一般,家境一般,應該怎么樣去面對以后可能迎來的獨居生活?”
我想,大家作為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一般人,對一般人究竟是什么意義應該都心知肚明。一般來說,喜歡用各種“一般”形容自己的人,根本不是謙虛,也不是自卑,而是龜毛(臺灣方言,指糾結(jié)一些常人不太在意的事情或細節(jié))到了極點的那一種。就像是點菜時喜歡說“隨便”的那一種人,簡直沒有辦法伺候。你真隨便點了,立即翻臉不高興。
所謂“長相一般,工作一般,家境一般”,其含義我們都知道并不是真的說自己一般,而是說:老子就這樣了,老天你看著辦吧!而所有這些“一般”所期待的東西,可從來都不是真的一般。不僅不一般,而且要剛剛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這樣說起來,“一般人”在感情上的需求其實挺傲慢、苛刻的。做這樣的暴君容易,但是能找到伺候妥帖的臣子卻很困難。在經(jīng)過了這些年之后,我不再認為世界上有所謂“一般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無論是優(yōu)點還是毛病,很難真的把任何一個人歸結(jié)到“一般人”的范疇里去。這三個字聽起來謙虛,感覺像是抹平了自己的優(yōu)點,但在另外一方面,它更是在回避自己“龜毛”這個最大的問題。仿佛自己在別人眼里真的是個一般人似的,仿佛別人真的看不出自己非常龜毛,難以打交道似的。
我覺得回避了這一點,無論說多少“一般”,對事實也不會有多大改變。奇妙的是,文辭本身有一種魔力,當你反復使用“一般”來形容自己的時候,你遲早會相信它在字面上的含義。就像是餐桌上說出“隨便”兩個字的人,絲毫不會意識到聽見這兩個字的點菜人已經(jīng)手心發(fā)癢,如果這頓飯吃完能保證大家都會失憶的話,早已經(jīng)跳起來暴打一頓了。
當一個人不愿意面對自己,面對自己其實很龜毛這個事實,而是相信了自己的確是一個“一般人”的時候,難免會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怨憤之情,覺得被遺忘冷落,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但只要隨便問一下都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般人”總是處在經(jīng)典的“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的狀態(tài)里。如果是個商家的話,他會意識到這是定價過高造成的問題,但是對于個人而言,卻會認為是世道不公,老天無眼,不會覺得自己那些“一般”其實一點都不一般。
(摘自“槽邊往事”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