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
加官進爵是很多人的夢想,為這個還衍生出“馬上封侯”之類的很多口彩。不過我看這封侯真不是什么靠譜的事,本指望一勞永逸地解決子孫萬代的致富問題,但看看歷史,最起碼漢代的歷史,這封侯就沒過幾代的,多的三四代,少的第二代就被找理由拿下了。從千奇百怪的理由來看,明擺著,這便宜就不打算讓你占到底。
漢朝封侯的人很多,一把手用這種方法獎勵那些于國家有貢獻的人,這貢獻,大到平定天下,小到不怕死地沖鋒陷陣扮勇猛,反正皇上歡喜誰,就給誰個侯當當。侯是什么?是一種位高權重責任輕的位置,什么正事也不用干,什么責任也不用擔,千秋萬代地享受封邑里勞動人民的供奉,是純粹的不勞而獲階級,無數(shù)人夢想的發(fā)財之道。那么這么多侯會不會太浪費社會資源?那肯定的,所以就要定期想辦法清除掉一些,尤其是,當皇上的歡喜盡了的時候。
撤除封侯總要有理由,不能無緣無故地剝奪人家的權利。不過只要領導瞄上你了,總有辦法給你量身定做一個的。
漢武帝在位時,先后任命過幾任丞相,他們分別是韋丞相、魏丞相、邴丞相。這幾位丞相位高權重,整天治理國家,勞苦功高,皇上就都封了侯。但顯然這幾個丞相都不那么得皇上歡喜,因為他們一死,侯爵很快就給撤銷了,兒孫輩基本沒享受到蔭庇。
這幾家是怎么被撤銷爵位的呢?列舉起來,可就太搞笑了。
韋丞相靠著會讀書寫字,從小吏做起,逐步混到丞相高位,屬于無根無基,純粹靠個人奮斗的典型。他當了丞相,有了爵位,去世后次子韋玄成世襲。后來他“騎著馬直闖宗廟,犯了不敬之罪,被皇上下詔除爵”。
魏丞相以文官升任丞相,和韋丞相類似,也是奮斗上來的。他在丞相任上去世,爵位由兒子繼承,后來這個兒子也“騎著馬直闖宗廟,犯了不敬之罪,被皇上下詔除爵”。
邴丞相靠著勤勉讀書,喜好法令,升為御史大夫,漢宣帝時因為與皇上有故交得以封侯并升任丞相。他也在丞相任內病死,兒子邴顯乘襲爵位,后來依然“騎著馬直闖宗廟,犯了不敬之罪,被皇上下詔除爵”。
這就讓人想不明白了,怎么這些丞相的兒子都喜歡“騎著馬直闖宗廟”呢?還前赴后繼,眼看著已經(jīng)有人因為這個原因被定罪,還要以身試法?實在很難相信他們全都如此愚蠢。想來想去,也只有用“為達到削除爵位目的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來解釋了。
可見無論是官是爵,都不靠譜,在榮華富貴都靠領導說了算的環(huán)境里,還是得想方設法保住領導的長久寵愛,才是王道啊。
(摘自《歷史何其相似》金城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