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澤彬
摘要:在當代視覺文化的沖擊下,兒童一步步由讀文向讀圖轉變,新的圖像文化逐步蔓延到兒童每天都接觸的教科書中,語文學科有著自身的藝術性和人文性,插圖也逐步占領了視覺文化的領地,插圖是語文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繁雜的種類和顯著的特征,對語文教學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本文著重介紹了語文教材中插圖的教育功能,了解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插圖;教育功能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幾乎都有一至兩個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能夠直觀的幫助小學生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也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但是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插圖的作用逐步被忽視,所以應該加大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功能研究,注重插圖的作用。
一、插圖的定義以及種類
1、插圖的定義。插圖的藝術作品在圖書的歷史上源遠流長,隨著人們不斷對插圖的認識,插圖的適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插圖是運用圖案來表現(xiàn)藝術形象的一種手段,插圖和課文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但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插圖可以使讀者對課文的閱讀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插圖的作用不斷被挖掘,插圖被當作加強教學的一種直觀性工具,插圖在教科書呈現(xiàn)不斷增加的趨勢。插圖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彌補文字表達功能的不足,這使得插圖成為了和文字相輔相成的一種重要信息源。
2、插圖的種類。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種類多種多樣,根據(jù)其教學功能可以將插圖分為識字解詞型、單幅學文型、多幅連貫型以及蘊含道理型。識字解詞型主要是指在小學生識字認詞階段,由于小學生的認識能力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文字中抽象的字形、字義以及字音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時候兒童就可以借助實物圖形來認字,圖畫具有直觀的特點,對于一些字詞的理解可以結合課本中的插圖來講解,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單幅學文型的插圖中,圖畫就直接將文章的主要意思表達出來,反映作者的寫作目的,在分析文章的時候借助插圖,可以增強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多幅連貫型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組和句子,此時就可以對照文章和插圖進行分析,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意思。而寓含道理型的插圖大多出自名家之手,結合課文內(nèi)容講解,可以直觀生動地對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進行教育。
二、插圖的教育功能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受心理和年齡特征的影響,都比較傾向于形象性的東西,特別是對畫面比較感興趣,在小學教材中最重要的設計就是插圖,趣味性的插圖可以吸引小學生的目光,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并且借助插圖的鮮明形象使學生深刻了解文字的內(nèi)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還要利用插圖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探究知識,調(diào)動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狐貍和烏鴉》這一課文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插圖,并提出問題,為什么烏鴉要叼著肉站在樹上?為什么不回到鳥窩里?狐貍站在樹下干什么呢?插圖與問題相結合就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整篇文章。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言語是人們?nèi)粘=涣鞯闹匾ぞ?,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是指在日常的口語交際情景中,能夠從容傾聽、應對和表達,體現(xiàn)與人交談的文明素養(yǎng),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握語言的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書面語言以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小學生對文字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語言能力學習的過程中,插圖是形象學習和復述最主要最直接的裁體,插圖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能力表達的生動材料。
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插圖中提供的具體情景,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真實情景,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看圖造句、看圖說話、看圖作文等,培養(yǎng)學生真實的語感,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比如在《司馬光》一文中的插圖,教師可以將畫分解成四個部分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讓學生分組口述不同畫面中的情景,然后引導學生將畫面口述的內(nèi)容組合起來,將事情的時間、地點、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連貫起來形成一個完整通順的話。
3、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過程是由具體形象的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小學生的思維有著很大的具體性,所以教師應該借助于插圖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環(huán)境。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插圖不僅將課本中的精彩片段還原出來,也包含著許多文字沒有的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進行拓展性思考,既鍛煉學生的理解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充分發(fā)揮了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最終也達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飛奪瀘定橋》一文中,根據(jù)畫面中紅軍沖過瀘定橋的場景,教師讓學生提出問題,并且進行分組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學生在帶著問題閱讀文章的時候,就會弄明白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也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這樣不僅使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鍛煉了他們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插圖教學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藝術教學形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不但要重視插圖教學,還要巧妙的發(fā)揮插圖獨特的作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認知、情感以及道德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學生加深學習的記憶。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提升語文的課堂教學,對于插圖的巨大教學功能,還有待教師更多地探索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