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
摘 要 新課改對信息技術課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因為需要借助計算機上課而與眾不同,深受學生喜愛。針對在課堂教學中資料收集、評價、學期總體反饋等方面存在的諸多不足,在多個網(wǎng)絡教學平臺應用實踐中選定魔燈平臺,在建立課程骨架、構建評價體系等方面,闡述魔燈平臺對豐實整個信息技術課堂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魔燈平臺;信息技術;網(wǎng)絡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17-0038-03
1 前言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基于電腦和網(wǎng)絡的信息技術學習活動精彩紛呈,深受學生喜愛。但縱觀現(xiàn)實教學,發(fā)現(xiàn)還存在不能充分利用電腦和網(wǎng)絡等諸多問題,例如:對于資料的收集有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一般課后就難以繼續(xù)尋找;對于評價,手段單一,能用的就是作品展示、點評,無法滿足新課改要求;課堂完成的作品難以匯總、提交、批改和反饋;等等。對于這些問題,信息技術界的先驅們想出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這一對策,筆者在實踐了多個網(wǎng)絡教學平臺后,選定了魔燈平臺。魔燈平臺是一個用來建設基于Internet的課程和網(wǎng)站的軟件包[1],對于建立課程骨架,構建評價體系,豐實整個信息技術課堂,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2 魔燈平臺:對于素材收集的支撐作用
信息社會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信息技術課堂則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場所。信息素養(yǎng)中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很多課都需要學生收集大量資料才能完成練習。比如浙江攝影出版社版四年級上教材第15課“寶島美景帶回家”,需要學生在第14課收集寶島資料的基礎上制作一個電子小報。在未使用魔燈平臺以前,筆者對于收集這類素材感覺非常頭痛,一是難收集,二是難保存。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真的能收集完所有制作小報所需的材料嗎?筆者通過多次的上課實踐,認為很難。其一,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不能完成資料收集,都是在制作小報時臨時再去下載的;其二,找到的資料難以保存。機房為公用電腦,硬盤皆設還原卡,所以保存資料的途徑就只有傳給教師和上傳到FTP等。但使用過的教師都知道,極域電子教室上傳資料的功能很難實現(xiàn)點對點服務,如果想將前面某個學生收集上交的資料發(fā)給他,需要一對一服務才行,無法實現(xiàn)批量操作,一節(jié)課一共才40分鐘,這一個過程會耗去大量時間;而FTP等工具由于各類限制、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不足等問題,無法流暢實現(xiàn)上傳下載??芍@兩者都存在缺陷,難以滿足課堂實時需求。
而魔燈平臺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首先,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單獨的賬號和密碼,學生進入魔燈平臺后,有自己獨享的個人空間,可以保存資料、參與討論、參加測試等,各類功能齊全。就對于素材收集這一功能的支持而言,以第15課為例,筆者在設計時采用綜合法,將第14課和第15課合成一個大課,設計為寶島臺灣網(wǎng)絡一周游,意即學生可以在回家后再次網(wǎng)絡游寶島,然后將找到的資料保存在小憩站保管處。同時,筆者在這里設置一個討論區(qū)——“寶島臺灣網(wǎng)絡游小憩站休息吧”,學生可以在這里討論,如果遇到下載上的問題可以在此提出,由高手進行解答。這里的資料保存采用的是高級文件上傳,可以對上傳的資料進行修改,第15課進行制作時直接在此處下載即可(圖1)。
筆者通過實踐發(fā)覺這種模式效果很好,易于上傳,同時每個學生只看到自己賬號上傳的資料,易于下載。另外一個支撐作用體現(xiàn)在作品的收集上,只需一個簡單的“上傳單個文件”,即可完成作業(yè)上傳。如果作品需要兩節(jié)課完成,可設為“高級文件上傳”,這個功能可以對已上傳的文件進行編輯修改,第二節(jié)課學生下載下來繼續(xù)做,非常簡潔方便。
3 魔燈平臺:對于評價的促進作用
新課程十分重視評價,評價對于促進學生成長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評價一直是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軟肋,無論是過程性評價還是總結性評價,都存在嚴重缺陷。筆者通常所見評價,一種是演示作品,學生評價,最后教師總評;一種是設計一張評價表,然后根據(jù)評價表統(tǒng)計學生的完成情況。過程性評價通常就是教師的幾句口頭評價來簡單評估學生的操作過程,甚少見到很有特點、針對性強的過程性評價手段??偟膩碚f,目前的信息技術課堂評價手段很單一,不能有力地支撐課程和體現(xiàn)教學目標。魔燈平臺提供了完整的評價系統(tǒng),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作業(yè)評價,可以制定評價量規(guī)或等級[2] 作業(yè)的提交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重頭戲,但是面臨一個難堪的現(xiàn)狀:難收、難批、難反饋。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一般擔任12個班級以上的課,利用極域電子教室或者FTP提交作業(yè)效率都很低,而魔燈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里可以分兩類作業(yè)情況來說明。
第一類為文檔類作品。如五年級上冊第6課“精彩照片剪輯”,筆者設計作業(yè):制作護照,制作軟件為Word。學生完成后提交Word文件,這里使用“上傳單個文件”,只需單擊選擇文件上交即可。
第二類為文本圖片類作品。如六年級上冊第7課“網(wǎng)上圖書館”,需要學生去網(wǎng)上找一則感興趣的新聞內容,然后提交。這里使用“在線文本”,學生直接將找到的新聞編輯上傳即可,方便快捷。
提交完成后的批改也很方便。如上述兩種提交,教師可以直接進行批量批改,不僅省時省力,而且不會出錯。批改完的成績會反饋到學生的成績單里,學生可以通過魔燈的成績單進行總結、反思。
專題討論,可以制定討論評價量規(guī)、并實現(xiàn)打分 如五年級上冊第2課“網(wǎng)上談旅游”,需要學生上網(wǎng)搜索一張曾經(jīng)旅游過的地方的風景照(圖片要稍大一些),然后簡單地用一句話介紹。這里使用“討論區(qū)”里的“單個簡單話題”,學生直接回復教師的帖子即可。而根據(jù)進度,第3課“讀書論壇”則使用“討論區(qū)”里的“一般用途的標準討論區(qū)”,每個學生可以發(fā)表一個關于讀書的話題,然后可以瀏覽其他人的帖子并進行回帖。當然還可以根據(jù)需要設置“每個人發(fā)表一個話題”或者“問題及解答討論區(qū)”。endprint
對于這些論壇類作業(yè),批改也十分方便,教師可以回復帖、刪除帖、編輯貼,同時可以設置每帖分數(shù),給予積極發(fā)言的學生以適當獎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線測驗,并全程追蹤記錄 如果是完全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教學,則可以利用魔燈平臺的測驗系統(tǒng)實現(xiàn)全面、實時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教學六年級上冊第4課“安全小博士”,筆者在魔燈上設計一次小測驗,將該課涉及的知識點設計成單選題、填空題的形式,在講授完關于計算機病毒的相關知識后,讓學生做這樣的一次小測驗來檢驗自己掌握了多少。因為直接提交就能得到分數(shù)和答案,學生能夠及時得到反饋,并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效果很好。
活動報表,助力學期匯總 魔燈平臺評價功能的強大并不局限于單一主題的評價,在學期結束時還可以通過活動報表,非常快捷地獲得某個學生一學期的總體學習情況。如圖2所示,可以獲悉該學生在每個主題的表現(xiàn),獲得了多少分,以及教師當時的評價;根據(jù)這些情況匯總出該生的出勤率、完成質量以及學期總分,然后總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幫助學生在下學期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改進不足。同時,這個活動報表并不局限于只有教師才能看到,學生同樣有這個報表,可以根據(jù)報表查看自己已獲得的評價,方便查漏補缺。活動報表,對于階段性評價和學期總結性評價都有很大的幫助。
4 魔燈平臺:對于情感教育的提升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歷來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重點。在技能教育占據(jù)課堂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下,情感教育尤顯重要,尤其是某些技能運用課。舉個簡單例子,學會Word操作技能并不意味著就學會了制作小報,所以不應該把小學信息技術課變成單純的技能培訓課,而是要適時適當穿插情感教育,使之成為有血有肉的完整的課堂。魔燈平臺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情感教育的提升有哪些作用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講。
做好課文本身所包含的情感教育 如四年級上第15課“寶島美景帶回家”,教參明確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因此,筆者在魔燈里加入百科名片——“臺灣”,詳細介紹臺灣情況,讓學生明確臺灣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時加入近期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記錄,讓學生明白大陸和臺灣是血肉相連的。利用魔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能力差異導致的時間差異,使能力強、完成快的學生有事可做,這樣分層思想得以落實,學生能力有彈性地提高。
開展技能情感教育 很多教師喜歡直接將知識告訴學生,而不說清楚為什么要學這些知識。好的做法是告訴學生學這些知識的前因后果,必要時強調知識版權的重要性。尤其針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很多知識并非一開始就存在,而是前人通過探索、改進逐漸遷移過來的。對這樣的過程應簡單介紹,讓學生理解前人探索的艱辛,知道今天直接學習先進知識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3]。如四年級上學習的Word軟件,筆者將Word的發(fā)展史和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小故事放在魔燈平臺上,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Word的由來,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還有哪些發(fā)展趨勢,在閱讀的過程中知道前人開發(fā)的不易,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機會,并立志創(chuàng)新,更上一層樓。
5 結語
雖然上文介紹了很多魔燈平臺的優(yōu)點,但筆者認為,魔燈平臺不能成為課堂的主體,要將它設定為一個輔助手段,使用它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不影響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魔燈平臺可以從素材收集、課堂評價、情感教育等多方面豐實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魔燈平臺實現(xiàn)了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互動式教學,使教學從教師講授為主轉變?yōu)閷W生探究為主,變單向傳授為多向交流。平臺的積分制度和評價制度可以更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平等發(fā)展的機會。雖然魔燈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筆者相信通過更多教師的使用,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魔燈必定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琴.點亮“魔燈”,優(yōu)化課堂教學[DB/OL].http://www.
hssl.pudong-edu.sh.cn/bencandy.php?fid-30-id-612-page-1.htm.
[2]福山信息組.網(wǎng)絡教學平臺:魔燈[DB/OL].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it/show.aspx?id=944&cid=23.
[3]吳飛.表格數(shù)據(jù)處理的故事教學法探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10):3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