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宗
摘 要:小學是學生人生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學作為啟蒙教育,對塑造學生性格、觀念、理想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小學生言行舉止的表現(xiàn)都取決于直接影響他的教師,教師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應該是方方面面的。如何全面進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使小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是主要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行為習慣;道德培養(yǎng);小學生
一、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人成長的過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還未成熟,學習能力也不強,他們所有的認知行為都依賴于老師和家長的直接影響,所以在這個時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古時候人們常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兒童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牢固,很難改變。所以行為習慣的好壞會影響人的一生,而且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應當全面把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落到實處。積極地將良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學生,使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伴隨學生的一生,這是家長必須要和老師配合起來一起做的。
二、小學生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的關系
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缺一不可。在進行教育的時候,作為老師和家長不能只顧一方而忽略一方。良好的行為習慣基于道德品質的良好發(fā)展,只有在正確道德品質的指引下才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過馬路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一種基本的素質,如果孩子從小能有這樣的意識,那他慢慢就會養(yǎng)成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把這種能力潛移默化地用到其他的事情上,那么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
1.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道德品質
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師的個人魅力感染學生,德育即通過陶冶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開展教育。老師的形象氣質和精神面貌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直接而深遠的。老師的示范作用及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影響,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老師的言行舉止、教學風格對學生的感染和影響非常深遠。尤其是在一年級這樣一個特殊的年級段,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入校園,對所處的環(huán)境既陌生又新鮮,所以他們會非常依賴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乃至今后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老師在上課時,衣著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guī)范。板書設計、語言表達、教師的儀表可以無形中給學生帶來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感受到美的教育。在教學中需要對“問題生”具有良好耐心,使學生在教師良好態(tài)度感染下,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遇到問題時需要靠耐心解決。若教師在教學中總是繃著一張嚴肅的面孔,整體教學氣氛死氣沉沉,整個教學環(huán)境必然緊張、嚴肅,這樣學生容易產生一種壓抑感,他們學習的潛能就很難激發(fā)出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造設計良好融洽的學習氛圍,將學生與教師的情感良好地融于受教活動中,使學生在一個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
2.課外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
課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參加公益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從根本上說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體現(xiàn)。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超越傳統(tǒng)思想的五倫思想,可以讓同學們自己深刻感受到自我價值,幫助有需要的人群,增加他們快樂和幸福的同時也會讓社會更和諧。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去清潔保護公園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在清潔公園衛(wèi)生的過程中,意識到公園環(huán)保工作的不容易,從而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生活中處處需要大家和諧構建,只要人人都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社會將會充滿愛。
3.“鼓勵式”教育法
所謂鼓勵式教育法也被叫做“賞識教育”,是通過營造一種寬松、和諧、愉快的氛圍,讓孩子在自信、自強、進取的態(tài)度之下去完成學習以及教學任務的教育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勵孩子去實際行動?!痹谌粘I詈蛯W習中,每當孩子們做完一件事,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總會迫切地想讓父母來看看自己的成果,希望得到父母的贊賞。如果父母在此時沒有注意到這些孩子的需要,忽視了對孩子精神的鼓勵,孩子就會覺得很失落。在經歷了多次的失落以后,孩子慢慢就會覺得自己不被父母在乎,得不到父母的愛,之后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比較消極。因此,給予孩子鼓勵而非批評在整個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在現(xiàn)實的教育中,大多數(shù)家長都會選擇批評而忽略鼓勵,批評的時間久了,它們的內心就會慢慢產生敵對情緒,不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長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很多的行為習慣都是在小時候養(yǎng)成的,在小學素質教育期間要重視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小學作為啟蒙教育來講,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完整的人格是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綜合體。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葛婷婷.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產生原因及矯正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9).
[2]高雙.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劉雄.淺談小學一年級學生學校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下旬),2014(4).
[4]楊正柱.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