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清
摘 要:傳統(tǒng)的單一評價模式不能夠給予不同層次學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表揚,減少了學生心理上成功和自信的體驗。而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有利于提供給學生全方位的立體評價,從小學生的心理入手,深入觀察他們的做事動機,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再利用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與激勵?;诖耍哔t小學設計出“七星少年”的評價體系并收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多元評價;城郊小學;七星少年
當前,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優(yōu)劣的單一評價體系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所說,我們通過測驗或是考試對學生進行了分類并貼上標簽,判斷的是學生的弱項和短處,而非學生的強項和長處。我們不應關注一個人在教育起點有多么聰明,而應重在怎樣使他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變得聰明。也是基于此,提出了多元化的學生評價體系。與只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知識掌握情況的傳統(tǒng)評價相比,多元化評價體系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綜合評價的多元系統(tǒng)。
一、實施多元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心理建設的形成期和人格的養(yǎng)成期,應當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采取純粹的絕對評價標準和相對評價標準,過分強調評價的選拔功能,對學生主體地位缺乏重視,由此帶來了許多弊端,比如缺乏形成性評價,而采取以考代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進而將每個學生視為優(yōu)秀、良好或是達標、不達標,不僅給學生、家長和老師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也讓基礎階段的教育產生“為了評價而教育,不是為了教育而評價”的亂象。
實施多元的評價體系,有利于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的過去和現(xiàn)在形成比較,將自身的發(fā)展狀況作為評價的標準,從而將“育人”的理念更好地落實。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容易使學校的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流于形式,而多元的評價體系才能導向全面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小學是基礎教育的起步階段,小學生應該是活潑的、快樂的,不應接受過多殘酷的競爭和淘汰,保有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更為重要。
二、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以濟南市七賢小學為例
學生是存在著差異的個體,基于人的教育就應該正視客觀差異。每個學生就像挖不完的礦藏,但各不相同,有的是鐵礦,有的是金礦,有的是石油礦,不能用同一種方法去開采所有的礦。用開采金礦的方法去開采鐵礦,鐵礦就被糟蹋了,用開采鐵礦的方法去開采石油礦,必將一無所獲。通過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去考查學生,肯定學生發(fā)展良好的方面,促進學生之間的正常競爭,最終才能使每個學生在群體中以自己的特長嶄露頭角?;诖?,七賢小學在“踐行成功教育、奠基未來人生”的辦學理念引領下,根據學校的樂雅課程體系,確定了七星少年的評比標準:
1.學習之星:學科學習成績優(yōu)秀(體育成績達到良好),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學習性活動,表現(xiàn)突出。
2.藝術之星:涉及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此處以美術細則為例。(1)對書法、繪畫、攝影等具有濃厚興趣,并具備扎實的基本功。(2)每學期作業(yè)60%以上優(yōu)秀,能創(chuàng)作一幅精品作品,能動手制作一件作品。(3)參加各級各類的書畫攝影比賽中獲得獎勵的。備注:音樂、美術、體育、科技四項有兩項達標或優(yōu)秀才能獲得藝術之星。
3.寫字之星:從寫字姿勢、執(zhí)筆方法、正確、端正、筆順、間架結構、運筆、寫字工具、日常作業(yè)評價等方面綜合考查。
4.口算之星:每學期期中、期末評選兩次,內容是本學期學習的口算內容,全對為優(yōu)秀,兩次優(yōu)秀的期末被評為口算之星。
5.誦讀之星:設置高中低年級一學期的課外閱讀量,低年級不少于1萬字,中年級不少于10萬字,高年級不少于25萬字。在古詩文誦讀達到優(yōu)秀的基礎上,整本書閱讀的測試達到90分以上為優(yōu)秀,被推薦為誦讀之星。
6.文明禮儀之星:嚴格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在儀容儀表、言語、舉止、行為中,對老師主動進行問好,要起到表率的引領作用。
7.勞動之星:熱愛勞動,生活自理。比如書包、抽屜、房間等整理有序,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主動參與班級勞動,認真做好值日衛(wèi)生,認真打掃教室和衛(wèi)生區(qū);主動為集體服務,如擦黑板、小維修、給花澆水、排桌凳等;自己親自動手制作一件綜合實踐作品。
三、實施多元評價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多元評價體系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了主動發(fā)展的空間,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發(fā)揮特長。然而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一是不要走形式主義,讓多元化評價能夠在校園切實落地生根;二是不要走入神化多元評價的誤區(qū),并不是在評價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問題,都可以用多元化評價體系來解決,包括應試教育的問題。評價應當與校園生活密切結合,與日常教學緊密融合,循序漸進,才能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喬淑霞.淺談發(fā)展性學生評價[J].教育探索,2010(12):35-36.
[2]肖文瀚.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個體內差異評價缺失的反思與審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