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xué)》與人格修養(yǎng)

      2017-11-29 19:45:15歐陽禎人
      貴州文史叢刊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先秦儒家大學(xué)

      歐陽禎人

      摘 要:本文依托于上古時期的巫術(shù)文化,對《大學(xué)》的上古背景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在仔細辨識“德”、“學(xué)”等字義的前提下,從三大綱領(lǐng)、八大條目和義利之辨三個方面,依據(jù)“明明德”的天道啟示,詳細闡述了儒家經(jīng)典的人格修養(yǎng)“忠恕之道,一以貫之”的深刻內(nèi)容。從人之所以為人的敬畏之心、反省之心、創(chuàng)新之心等等各個方面講述了人格修養(yǎng)的途徑與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大學(xué)》 先秦儒家 天人之際 三大綱領(lǐng) 八大條目

      中圖分類號:B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7)04-12-27

      《大學(xué)》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必考書目。在古代,如果你想成為社會精英,成為一位真正的君子,從四五歲開始就必須閱讀這部經(jīng)典,而且滾瓜爛熟。不僅能背誦,而且還要能夠解釋、能夠講解。在中國的文化史、哲學(xué)史上,《大學(xué)》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jīng)典。為什么重要?南宋時期大思想家朱熹就說過,要讀《四書》,首先必須讀《大學(xué)》,因為《大學(xué)》給整個儒家思想框定了一個規(guī)模。讀了《大學(xué)》再讀《論語》,這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讀了《論語》再讀《孟子》,《孟子》是對《論語》的深度的闡釋和超越。其實我們都知道,沒有孔子就沒有孟子,但是從學(xué)術(shù)上講沒有孟子也沒有孔子。因為孟子太偉大了,他把孔子闡釋得淋漓盡致。比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等,一直到現(xiàn)在都是響徹云霄的口號,是貫穿整個中國歷史幾千年的偉大思想;之前三本都讀完了,然后再讀最高經(jīng)典《中庸》?!吨杏埂肥菑母鱾€方面來闡釋從個人的修養(yǎng)到國家的管理,是儒家哲學(xué)的極致。

      下面我主要談?wù)劇洞髮W(xué)》的“人格修養(yǎng)”。

      “人格”是我們每個人獨有的、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zhì),與后天的教育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夠代表人類靈魂本質(zhì),能夠代表人的個性特征,比如性格、氣質(zhì)、品德、品質(zhì)、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嚴、魅力等等,它對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亦即是我們常說的要在“天人之際”確立“靈魂歸宿”。

      人本來就是一個肉體,人本來活著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但是為什么要在“天人之際”確立呢?我們現(xiàn)在就慢慢走進經(jīng)典。

      《大學(xué)》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三大綱領(lǐng)、八大條目”,這是核心思想。所謂三大綱領(lǐng)就是:“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洞髮W(xué)》指的是“大人之學(xué)”,也就是說,你作為一個社會精英,要成為成功人士、要活得幸福、要有成就、要在蓋棺定論的最后時刻對得起你自己,就要去做一個“大人”。這個“大人”的意思就是,面對社會、面對列祖列宗、面對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走過的茫茫道路你該如何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人生?你的道路在哪里?原則在哪里?這就是“大學(xué)之道”。它有三條:“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一、大學(xué)中的“三大綱領(lǐng)”

      (一)在“明明德”

      第一個“明”是動詞,明確、掌握、理解的意思;第二個“明”是一個形容詞;“德”字,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道德的“德”。

      右圖這個“德”在甲骨文里是沒有雙人旁的,但是在金文里面有。大家看甲骨文中的“悳”由四個部分構(gòu)成,其實跟我們現(xiàn)在寫出來的“德”字差不多,它由四個字構(gòu)成,上面是一個十字架,我們知道在基督世界、佛教世界、伊斯蘭世界里都有這樣的十字架,這個十字架在甲骨文里面是“與天通話”的意思,因為在中國先秦的古籍中,一切“德”,都與權(quán)力有關(guān)。而權(quán)力來自天,這是上古政治學(xué)的一個基本常識。十字架的下面是豎著的眼睛向天看,再下面一豎一折這叫豎折,這個字在甲骨文里面是“無所不見”的意思,我能夠看到一切。能夠看到一切,這本身是圣(聖)的境界。它反襯出上面的十字架與天的關(guān)系是比較神秘的。再下面是一個巨大的心。因此“德”字本來是由四個字構(gòu)成,意思是“用心的眼睛與天通話,無所不見也”。這是訓(xùn)詁學(xué)的定論。在金文以后,接著就是竹簡,在竹簡文獻加了一個雙人旁,雙人旁是現(xiàn)在行走的半邊路,就是說“你用心的眼睛與天通話,無所不見”,然后你落實在實際行動中,理論要聯(lián)系實際,而且是周行不殆。這個“周行不殆”的因素,也進一步表達了這個“德”與天的關(guān)系。這樣一來,關(guān)鍵問題是這個“天”,我們現(xiàn)在能夠感受到的“天”是天氣,比如我們貴州秋高氣爽、爽爽的貴陽。什么是“天”?“天”是春夏秋冬、“天”是陽光雨露、“天”是雨雪風霜、“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天”不斷周而復(fù)始運轉(zhuǎn),“天”非常的誠實,比如太陽說什么時候升起來就什么時候升起來,什么時候落山就什么時候落山。“天”整個周而復(fù)始給我們?nèi)说纳兄卮蟮膯⑹?,所以要“明明德”。但是,“明明德”涉及到其他的?jīng)典,比方說《中庸》,《中庸》里面一開始講“天命之謂性”,“性”指的是我們的天生資質(zhì)。古人認為生命是不可替代的,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眉毛、睫毛都是不可替代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性格、稟賦,這是在任何一個禽獸的身上是不可能的。鸚鵡學(xué)舌就那幾句話,猴子再聰明也不可能像我們語言表達如此豐富。正因為生命可貴,所以在面對生命從何而來這個問題的時候,古人有了神之崇拜,他們認為我們的“性”,我們的這種天生的稟賦直接來自于“天”,只有“天”這種“周流六虛”、不斷造化的精神,才有我們生命的誕生,父母只不過是溝通“天”與“人”的橋梁。綜上所述,“明明德”要結(jié)合到其他經(jīng)典才能夠理解它的意思。下面解釋“明”字。第一個“明”是動詞,明確的意思,第二個“明”是形容詞,日月之明,天空如果沒有日月的話是一團漆黑的。我們在竹簡文獻中看到的“明”字,從明從示,上明下示,下面“示”字底,是祭祀天地、祭祀列祖列宗的神案,是一個桌子。這個從明從示的“明”字是一個帶神性的字。根據(jù)我對甲骨文以及金文的研究,“明”字在金文里面22次見到,而且直接多次見到“明德”的連用。像我們這里的“明德廳”,“明德”就是溝通天人的話?!懊髅鞯隆笔鞘裁匆馑寄??是說我們每一個人要知道我們的來源在哪里?我們有圣潔的來源,是天的博厚、高明、悠久,因此人是有神性、有宗教性的。因此,我們來到世間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我們的性情世界、把我們精神世界、我們的靈魂置放在一個高尚、圣潔的地方,這是中國文化最精彩的地方。endprint

      前年,李克強總理專門拜見過一個大學(xué)者,廣東汕頭的饒宗頤1先生。這位老先生經(jīng)史子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全世界公認的了不起的國學(xué)大師。他過去在中國大陸是到處走動的,現(xiàn)在年紀大走動的少了。他說:無宗教之國家,即無精神文明。他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宗教性,就像一個嬰兒沒有襁褓一樣,會被活活的凍死。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宗教,就不可能創(chuàng)造偉大的文明。這話說得很嚇人,但這是事實。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信仰,一個人要有大本大原。我們中國古代是有天教的,像一個孩子摔倒在地上,媽媽把他抱起來?!疤彀?!你怎么摔成這個樣子”?!疤彀 ?,相當于基督世界里面的“my god”,這是對天的一種敬仰。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來,我們失去了傳統(tǒng)信仰,不相信宗教,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們有些學(xué)者都認為中國自古以來沒有宗教。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的文化是非常偉大的文化,我們的民族是非常偉大的民族,為什么?因為我們的“史”、“經(jīng)史子集”,我們的“四書”、“六經(jīng)”、“十三經(jīng)”這都叫經(jīng)典。還有像道家有《老子》《莊子》,墨家有《墨子》等等,不都是經(jīng)典嗎?我們的人文學(xué)科像天上的星空一樣浩瀚,無邊無際,無始無終。拿詩歌來講,我們的詩歌從《詩經(jīng)》《離騷》一直到“唐詩宋詞”,比意大利、法國、英國的詩歌要美妙得多。古代中國,我們幾乎只要是讀書人,人人寫詩。連妓女都寫詩,連劃船的艄公都寫詩。中國古代的人生活在詩意化的世界里面,這叫幸福,這叫美感。再說“史”,省有省志,府有府志,州有州志,縣有縣志,連鄉(xiāng)鎮(zhèn)都有自己的志,這叫“史”。我們有龐大的史學(xué)體系,有“二十四史”,并且以史為教,以史為鑒,展開一切現(xiàn)世的生活。這在全世界絕無僅有,這是事實。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巨大的事實,對不對?因此,我們這么偉大的民族,按照饒宗頤先生說法叫“無宗教之國家即無精神文明”。我們精神文明這么偉大,肯定是有宗教性的。小時候吃飯,我們坐的是八仙桌,如果爺爺奶奶、伯伯舅舅都在場的話,我們都是有各自位置的。王陽明說,我們整個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道場。我們每一個人的肉身就是一個修煉的道場,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修煉的道場,一草一木都是修煉的道場,一磚一瓦都是修行的道場。郁郁黃花、清清翠竹都是宗教,那是無處不在的。不是說一定要在山里有一個道場,有一個教堂那才是宗教,自己在家里的一舉一動都有“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边@不是宗教是什么?因此我認為,中國的宗教就在我們身邊,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一種修煉,是一種特殊的宗教。

      再回到“明明德”?!懊鞯隆眮碜蕴欤菍ι淖鹬亍N覀儾荒軌騼H僅把自己當作一堆肉,人活著要有精神境界,要有倫理底線、道德底線、審美底線。通過對自己一舉手一投足的修煉,在心靈深處與天的“明德”對話,通過對經(jīng)典的學(xué)習(xí),體認天道。這就是一種與基督宗教非常不同的“內(nèi)在超越”。這是我們中國與西方宗教非常不一樣的超越形式。在《大學(xué)》的“八大條目”里也涉及到了同樣的問題。八大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在中國古代的學(xué)術(shù)里面就叫“內(nèi)圣外王”。所謂“內(nèi)圣”就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通過自己的心性修煉,忠恕之道一以貫之,把自己的這種政治人生理想投入到社會當中去。這就是內(nèi)圣外王?!皟?nèi)圣外王”本來是莊子在他的《天下篇》首先說出來的。但是莊子在我們學(xué)術(shù)界相傳是顏淵一派的學(xué)者,他是孔子的學(xué)生的學(xué)生的學(xué)生,所以在莊子的文本里,他雖然對很多人嘻笑怒罵,但是對孔子從來都是尊重的,莊子從來沒有在他的書里面蔑視過孔子。在《莊子·天下篇》提出“內(nèi)圣外王”后,此后的學(xué)術(shù)界一直用“內(nèi)圣外王”來形容儒家的學(xué)問。《大學(xué)》的“八大條目”就是“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

      自古以來,關(guān)于八大條目“格物、致知”的理解從來就不一樣。朱熹把“格物”的“格”按照鄭玄的說法,理解為“來”,“物”是萬事萬物。“致知”就是窮得萬事萬物的理。因此朱熹認為《大學(xué)》是知識論、認識論的過程。王陽明把“格物”的“格”理解為“正”,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格”這個萬事萬物之理,形成他的“致良知”之學(xué)。但是我認為他們兩個人都搞錯了,這個錯不在于他們自己的錯,而屬于時代的產(chǎn)物。我認為,這個“格物”的“格”應(yīng)該通“挌”,是一個手的動作;而“物”是“雜色牛也”,是指一種“算籌”,上古時期的人算命時候用的。過去牛是神圣的存在,古代要殺牛是屬于犯法的事情,所以用牛骨頭做這個東西很神圣。而且這個牛的算籌比竹子做的、木棍做的存放時間要長得多。上古時期的這種算籌,后來形成了體系。那就是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易》,但是這套卦爻體系,在夏朝叫《連山》,在商朝叫《歸藏》,在周朝就叫《周易》。這套卦爻體系可能比漢字的年代都要長遠得多。也就是說,在中國,卦爻體系至少早在夏朝以前就已經(jīng)形成。我們現(xiàn)在看到《周易》的實物,最早是商朝的《歸藏》,在湖北省地底下已經(jīng)挖出來了,現(xiàn)在學(xué)者正在研究。我們學(xué)習(xí)的最古老的字“爻”和“學(xué)”是相通的。大家看這個字的圖片:

      “學(xué)”是從對“爻”擺弄開始的。“學(xué)”字就從這個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來。原來這個“學(xué)”是老師在上面,左邊一只手右邊一只手正在玩這個卦爻體系,學(xué)生在下面看老師玩,這就是“學(xué)”。學(xué)的是什么?學(xué)的是天人之學(xué)。卦爻體系本來就是專門溝通天人的特殊工具。這種特殊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就是:

      “覺”是什么?是看見什么??匆娢易约毫?,看見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誰。這就叫做“覺”。就是覺悟、覺醒。

      最后這個字讀hóng,是學(xué)校的宿舍、學(xué)校的教室,上面同樣是左邊一只手右邊一只手大家一起玩卦爻體系。學(xué)校就是用卦爻體系推測過去未來、尋找人生意義的場所。endprint

      “明明德”與“格物致知”,是《大學(xué)》的文眼。這些年來,我從事簡帛學(xué)研究,竹簡文獻的成熟過程告訴我們,中國的經(jīng)典從來不是一個人一時一地所做,它沒有固定作者。或者說它有一大串作者,它的學(xué)問是師生口耳相傳,逐步形成的。傳統(tǒng)的書寫方式是用竹簡逐步疊加上去的。今天一支簡,明天再加一支簡,一支簡、一支簡加下去。中國的歷史非常漫長。過去我們誤以為中國的甲骨文是3900年歷史,但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臺灣有一個非常了不得的大人物叫董作賓1,號稱“甲骨四堂”之一。他研究的結(jié)論是,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里面雖然有一種文字變化,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而是寫在甲骨上,為了甲骨文整體結(jié)構(gòu)的一種平衡之美,而且,他說那是用毛筆寫下來的美麗的文字。因此我們的文字歷史到底有多長?現(xiàn)在還是一個謎。最原始的漢字,我們現(xiàn)在還根本沒有找到。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中國的西部是高原,中間是黃土高原、內(nèi)蒙高原、蒙古高原、云貴高原,下面是平原,經(jīng)過水的不斷沖擊,黃河和長江不斷在改道,我們應(yīng)該有大量的文物都淹在地底下,比如湖北省荊州市是明朝時候建的,東漢時期關(guān)羽當市長的那個荊州市,是在這個荊州市下面的下面的下面,長江已經(jīng)把它淹得不知道哪兒去了。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文獻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像《大學(xué)》這樣的文本,現(xiàn)在我們文獻上都說,曾子是《大學(xué)》的作者,但事實上不可能,它應(yīng)該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一個雛形,然后經(jīng)過不斷豐富,最后在曾子那里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規(guī)模?!吨杏埂芬彩沁@樣,一代一代師生口耳相傳,最后形成了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

      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真正正宗“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都應(yīng)該是在孔子之前就有了的,孔子只是一個文化的傳人,他不可能有那么聰明,一個人寫那么多書。我們說他是圣人,是因為他“溫故而知新”、“述而不作”,傳承了中華文明?!白鳌本褪莿?chuàng)新。就是說,他把中國上古時期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系列的整理。就八大條目的理解來講,朱熹、王陽明、鄭玄這些人,不是說他們當時對八條目的理解有誤,而是他們沒有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生活在一個現(xiàn)代化的時代。從19世紀以來,我們學(xué)術(shù)界對人類學(xué)、民族學(xué)、民俗學(xué)、原始文化以及相關(guān)的各種研究過程和成果,是古人無法了解的。比如摩爾根2的《古代社會》、泰勒3的《原始文化》、弗雷澤4的《金枝》、布留爾5的《原始思維》,以及中國武漢中南民族大學(xué)岑家梧6先生的《史前史概論》《圖騰藝術(shù)史》《史前藝術(shù)史》,以及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朱狄7的《原始文化研究》等等,類似的書可以說是車載斗量。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們研究先秦時期的經(jīng)典,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恩格斯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說:“摩爾根的偉大功績,就在于他在主要特點上發(fā)現(xiàn)和恢復(fù)了我們成文歷史的這種史前的基礎(chǔ),并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族團體中找到了一把解開古代希臘、羅馬和德意志歷史上那些極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決的啞謎的鑰匙。”這句話當然可以用于我們自己經(jīng)典的研究。我多年來都在探討這個問題。在2015年第一期《中國文化研究》雜志上,我發(fā)表了題為《論<大學(xué)>與<中庸>的天人關(guān)系》的文章,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

      我們閱讀了泰勒和弗雷澤等專家的大作后,就會體會到,如果不看到先秦儒家經(jīng)典與上古社會歷史和思想發(fā)展的關(guān)系,就不可能看到先秦儒家經(jīng)典中非常深刻而宏大的宗教背景,就不可能把《大學(xué)》的“明明德”、“格物致知”、“天命之謂性”等命題概念結(jié)合起來,就不可能對整個先秦儒家經(jīng)典有真正的理解。

      因此,我們應(yīng)該穿越了整個由朱熹、王陽明給我們設(shè)定的理論框架與視域,去了解先秦儒家哲學(xué)原汁原味的思想。這就是我們當今應(yīng)該做出的突破。每一個時代就應(yīng)該有每一個時代的學(xué)問,只要我們真誠地探索,就會發(fā)現(xiàn)人類真正的需求。我們現(xiàn)在探討的,正是我們中國人內(nèi)心的神性、宗教性所亟須解決的問題。這件事情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各大思想體系當中都有這個宗教性的背景。比方說,德國古典主義哲學(xué)家康德,他的座右銘、他的墓志銘都是下面這段話,后來收入他的《實踐理性批判》: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贊嘆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他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

      我們的頭上是天上浩瀚的星空,那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神性之天。我們的心中是一個知性的、能夠憑借經(jīng)典的學(xué)習(xí)達到內(nèi)在超越的良知之性。沒有天就沒有地,沒有地就沒有這個世界的郁郁蔥蔥,沒有這個世界的春夏秋冬、陽光雨露、郁郁蔥蔥,哪來的列祖列宗?哪來的人類歷史?哪來的我目前一切的一切?因此,這一切的一切根源,都是天地的造化,這就是信仰。因此,這種東西在基督世界里面是“上帝”,在佛教里面是“佛祖”,在伊斯蘭世界里面是“安拉”,在我們先秦時期的經(jīng)典里面就是“天”。雖然說法不同,但是人類文化的根源都只能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來理解“明明德”和“格物、致知”:

      1.敬畏之心。我們要是去讀泰勒的《原始文化》這本書你就會知道,他在第一章里面花了幾乎是整個一章來講“天”與我們古老、上古時期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天”給我們巨大啟示,我們必須要有神性、宗教性,必須要有敬畏。人沒有敬畏就沒有倫理底線,就沒有道德底線。在中國大陸,媒體常常報道很多突破道德底線的事情,我認為其原因就是我們毀滅了中國文化宗教性的傳統(tǒng),而且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已經(jīng)是積重難返了。如果沒有了敬畏心,就不尊重自己,不知道自尊,不知道除了這身肉體以外還有高尚的性情,不知道還有倫理底線、道德底線、審美底線,不知尊重別人,不知道“天命之謂性”。

      2.反省之心?!疤臁庇质恰爸芰髁摗?的,它每天都在運轉(zhuǎn)之中,從來沒有停息,春夏秋冬、二十四節(jié)氣從來都在周而復(fù)始的運轉(zhuǎn)之中。因為“天”在前進,而人又有“天”的背景,所以人也是應(yīng)該前進的,每一個人必須去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必須去提升自己,在性格、氣質(zhì)、品德、品質(zhì)、能力等方方面面都要發(fā)展自己;同時,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人之所以為人,就必然會犯錯誤,但犯了錯誤不要緊,改正錯誤那才叫“人”。我們真正的老師是我們自己的錯誤,因此我們每一個人要有反思之心,有反省之心,有懺悔之心。蘇格拉底2說“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人生”,中國文化叫“恥感文化”。也就是說,人要知恥,我們做人、做事,沒有做好,就要改正,要知恥?!吨杏埂防锩嬷v“知恥近乎勇”,人要有勇敢之心。勇敢之心不是說拿著機關(guān)槍去掃別人,而是說對自己不好的地方、錯誤的地方,要有恥辱感。人如果沒有反省之心,沒有自我面對天的圣潔的能力,沒有自我的提升修復(fù)能力,人就不成其為人了。endprint

      3.創(chuàng)新之心。“天”在不斷的“周流六虛”,在不斷的推動這個世界的前進,所以人要有創(chuàng)造之心,要有創(chuàng)新之心。人如果沒有理想,沒有大本大原,沒有價值觀,那么人活著目的是什么?美國心理學(xué)家叫馬斯洛3,他認為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第一是衣食住行,第二是安全需求,第三是受尊重的需求,第四是愛的需求,最高的需求是價值觀的實現(xiàn)。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要實現(xiàn)最高理想。我們也可以界定一下自己,已經(jīng)達到了哪一個級別。中國近代有一個大人物叫曾國藩,是號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人物。從孫中山到毛澤東、蔣介石,人人崇拜他。曾國藩說:看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就三件事情:早起、做家務(wù)和讀經(jīng)書。做家務(wù)看似小事,但做與不做,對一個人來講是完全不一樣。一個孩子,你不做家務(wù)事,最后是不僅不知道有條不紊地做事情,對父母也不可能感恩、對家庭不可能真正熱愛。自己的生活也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更不知道什么叫節(jié)儉等等。以儉養(yǎng)德,這樣的古訓(xùn)對他來說更是天方夜譚。人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油、鹽、醬、醋、茶,就根本不懂得生活,不懂生活又怎樣做人?因此,老子講“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果不會做家務(wù),以后想安邦定國,想干一番事業(yè),基本上是海市蜃樓、癡人做夢。曾國藩說的第三條是讀經(jīng)書,所謂經(jīng)書并非是說學(xué)土木工程,學(xué)數(shù)學(xué),學(xué)計算機等等專業(yè)知識,所謂經(jīng)書就是《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海德格爾等等等等,這些東西才叫經(jīng)書,它們是確立我們的世界觀的書籍。當然你也有你自己選擇的權(quán)利,讀哪種書。但是我們必須閱讀古代典籍,我們必須了解整個人類的歷史,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我們必須以人類的歷史文化作為我們?nèi)松钠瘘c?,F(xiàn)在,我們?nèi)绻胍獙W(xué)習(xí),我認為最最重要的首先是學(xué)習(xí)《四書》,因為《四書》比較短,像《大學(xué)》《中庸》這樣的文本,一個上午就可以讀八遍、十遍。

      讀了經(jīng)書,有了理想,又該怎么樣?那就是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本拖窨鬃?,就像司馬遷,就像愛因斯坦、牛頓一樣,千千萬萬的困難都可以克服。像撒切爾夫人、居里夫人這樣,在她們的生命當中也都歷經(jīng)了各式各樣的磨難。像居里夫人搞一個實驗做了5700多次,一生拿了兩個諾貝爾獎。人如果有了大本大原的追求,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為什么?我們旁邊人看到也許覺得他很苦,但是其實他們自足圓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把一切事情都做得那么飄浮、那么浮躁、那么不認真,原因就是在混。你給他三千塊錢,他把這個事情給你做了,你不給他錢他就不做了,完全是應(yīng)付。我們要高度重視大本大原的問題,要為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終生奮斗,堅持到底,最后取得巨大的成就。這個就是為什么孔子、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人,他們?yōu)槭裁慈〉昧四敲磦ゴ蟮某删?,就是因為他們?yōu)榱死硐攵鴬^斗終生。明確了自己的“明德”,通過格物,知道了自己的信仰與追求,人生就有了矢志不渝的沖天干勁。這正是成就我們?nèi)松⑷烁竦木薮髣恿Α?/p>

      (二)在“親民”

      “在親民”它本身有兩個意思?!肮瓿啞?挖出來了幾十篇的文章,文字考古學(xué)者對它們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但是有一支簡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最后成了一支游簡。我仔細研究,這支簡雖然不知道放在哪里,但是它獨立的思想本身已經(jīng)很深刻了。那支竹簡上的文字是:“親民易,使民相親也難”?!坝H民易”,就是說你作為一個領(lǐng)導(dǎo),說“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這很容易?!笆姑裣嘤H難”,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要講誠信,要“視民如傷”、“匍匐救民”。誠信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各種方面,都要講誠信,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活的幸福的社會基礎(chǔ)。我們知道,現(xiàn)在80后、90后婚姻離婚率已經(jīng)高達40%,有些地方民政局已經(jīng)針對80后、90后離婚進行限號了,就像買車牌一樣,說明這個社會的誠信達到了很麻煩的地步。誠信是我們社會正義、民生幸福的一個根本性前提,因此“使民相親”是我們政府工作真正的奮斗目標。明代中后期,王陽明認為的“親”就是“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民胞物與”,有一種任天圓道、致良知、太虛的境界。不過,“在親民”還有另外的意思,也就是東漢訓(xùn)詁學(xué)家鄭玄,他講“在親民”的時候,把“親”理解為“新”。“在新民”,這個思想其實也是非常深刻的。他的根據(jù)在《大學(xué)》里面:“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墒俏艺J為現(xiàn)在市面上的書里對這段文字的解釋都不對?!捌垺弊脂F(xiàn)在各種出版物都說是“如果”的意思,這是錯誤的解釋,這個“茍”字是在抄寫的時候把反文旁搞掉了,這個“茍”字本來是“敬”,“敬日新”,這才是正宗的理解。因為我是做簡帛研究的,所以我對這個問題很清楚?!熬慈招隆笔鞘裁匆馑寄兀烤褪俏覀兠恳粋€人應(yīng)該懷著敬意之心,把每天當做自己吐故納新、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成就、自我提升的日子。不僅一日這樣,而是要“日日新”,不能說今天做了,明天就不做了,不能過了好多天以后,還說我之前有做過,那不算,因為太陽沒有停止,天的運轉(zhuǎn)沒有停止,所以要“日日新,又日新?!边@后面是一個句號,大家注意。再接下來是“作新民”,這個“作”是站立起來的意思,作息作息,“息”就是睡覺,“作”就是起來,“作新民”的“作”字是一個使動用法,是我們作為社會精英、作為大人,你要做的事情是要讓老百姓有神性、有宗教性,要有自尊,要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要有大本大源,要認識到自己的歸宿,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奮斗的方向。這叫“恕道”,也就是說,我們?nèi)绻梢环蟮氖聵I(yè),就不能只想到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去面對這個世界“鰥寡孤獨者”,必須把這個世界方方面面的問題納入到我們的心中,別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打個比方,過去的日本是一個軍國主義的國家,我非常討厭,但是他們有個松下電器創(chuàng)始人叫松下幸之助,他的經(jīng)營理念叫“自來水哲學(xué)”,也就是說他要把他的產(chǎn)品做的像自來水一樣人人需要,而且要做的像自流水一樣便宜,讓每一個人都買得起,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世界最先進的科學(xué)成果。這叫什么?這就叫“作新民”,要讓我們工作的對象始終是面對社會的需求,勞苦大眾的需求,這叫“作新民”。endprint

      (三)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是講“忠”,“在親民”是講“恕”?!爸宜≈?,一以貫之”,這話出自《論語》,《論語》在概括孔子思想的時候,孔子說他自己:忠恕之道,一以貫之?!爸摇笔侵肝覀兠恳粋€人自己把自己做到最好?!八 笔侵赴盐乙龅墓ぷ鳎c全社會的需求要聯(lián)系起來,這才有你的價值。然后再講第三句,第三句就是“止于至善”。剛才我們已經(jīng)講到第三句了,“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每一個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明明德”,要徹底把自己搞定。然后就是面對社會勞苦大眾、面對社會的正義,接下來要怎么做?我們要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要以超出我的過去,要超出我身邊所有的人,做出最大的努力。中國人講“克勤克儉”、“惟讀惟耕”,首先是要勤快,如果你整天躺在床上,臥久傷氣;你整天窩在沙發(fā)看電視,坐久傷骨。一個人不勤快就什么都完了,包括你的身體都完了。但是,第一個“明明德”,第二個“在親民”,然后講“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說我們在“忠”和“恕”兩個方面要做到最好。就是“精進”?!熬M”就是降魔的最高手段。我們的敵人不是任何別人,我們的敵人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要戰(zhàn)勝自己,克服自己的懶惰,有理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大本大源,把這些追求落實到行動當中,這叫“止于至善”。只要把“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三條做好,那么,我們政府領(lǐng)導(dǎo)干部的人格修養(yǎng)還有什么說的呢?

      二、《大學(xué)》的“八大條目”

      《大學(xué)》的“八大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案裎铩蔽抑耙呀?jīng)說過了,現(xiàn)在說“致知”。這個“知”不是知道外界的事物,不是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而是去知道我自己是誰?要“覺”。剛才我說過,“格物”是溝通天人的一個學(xué)問,這叫“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因此“格物致知”的“知”字并不是知識,不是說我把物理、化學(xué)學(xué)會了,把文、史、哲都學(xué)會了,就叫“致知”,不是的。你看我們現(xiàn)在抓出來的好多貪官污吏有多少是博士畢業(yè),學(xué)富五車,院士都貪污,那你說他“致知”了沒有?因此,“知”不是這個意思。這些貪官出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明明德”,是因為沒有讀中國經(jīng)典。如果真心實意從他的爺爺開始,從他爺爺?shù)臓敔旈_始,然后代代相傳,家里有良好的家風家教,加之社會公正,有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強大的監(jiān)控制度,官員們就不會貪污腐敗了。習(xí)總書記在2015年2月17日春節(jié)團拜會的時候,就專門講了很長時間的家風家教。家風家教才是影響最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有的家長在外面可能非常得意,或者說在外面受了窩囊氣,回來以后,把家當成了撒野的地方。其實真正的受災(zāi)難、受影響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孩子。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在任何地方都真心修養(yǎng)自己,因為“致知”了,因為“格物”了,才能“正心”、“誠意”。“正心”、“誠意”就是在生命當中每一個時刻都嚴格要求自己,你不能夠說我在外面都做的很好,我就要在家撒野。其實家就是一個學(xué)校,是一個彼此學(xué)習(xí)、彼此寬容、彼此呵護、彼此尊重的地方,家像一棵樹苗,需要彼此共同的澆灌。我們要“正心”、“誠意”地去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學(xué)習(xí)、面對方方面面,這是我們成就事業(yè)的根本?!罢摹?、“誠意”的面對一切,然后才有可能去“修身”。做到“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這叫“修身”。雖然我所講這些也許與我們現(xiàn)實有相當?shù)木嚯x,但我們需要心中有夢,心中有前進方向?!妒ソ?jīng)》里面有一個故事: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了解了這個世界的“假、丑、惡”,上帝就把他們趕出了伊甸園。為什么要趕出去?因為他們心中不再純潔。其實,我們生活中如果整天都是爾虞我詐,都是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那我們的幸福指數(shù)會大打折扣。我們的經(jīng)典《老子》里講,一個人最幸福的時刻叫“嬰兒之未孩”,就是小孩子非常非常小的時候,還在咿呀學(xué)語時那種純真善良、非常醇厚的狀態(tài),用孟子的話來講是“赤子之心”,越簡單越幸福。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越誠信越簡單越幸福。到那個時候,什么《孫子兵法》《姜太公》《鬼谷子》,統(tǒng)統(tǒng)都不需要了。我對你竭盡全力,你再怎么侮辱我,我也對你忠誠一片,我把能做的都做了,如果最后還是有遺憾,那我對我自己也依然坦然??鬃又v:“易簡之謂大德?!币彩沁@個意思。越容易的東西、越簡單的東西、越坦誠的東西,就越是美好的東西。這是《周易》的根本思想,這叫“精”、這叫“誠”?!罢摹薄ⅰ罢\意”、“修身”然后“齊家治國平天下。”“內(nèi)圣外王”就是從八大條目這里來的。這是我對《大學(xué)》“三大綱領(lǐng)、八大條目”的一個基本解釋。

      (一)在“止于至善”之間“悟其質(zhì)樸”

      中國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民族,中國的“家訓(xùn)”從大禹開始一直到康熙皇帝,簡直多得不得了。帝王家訓(xùn)浩如煙海,像滾滾長江之水;民間家訓(xùn)車載斗量、積案盈箱。比方說朱柏廬《朱子治家格言》講:“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zhì)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居身務(wù)期質(zhì)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p>

      就是說,你不要整天想著很大的房子,不要去搞很大的地,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些可能是你孩子的墳?zāi)?。“居身?wù)期質(zhì)樸,教子要有義方?!币欢ㄒ龅劫|(zhì)樸,一定要讓孩子走上正義的大道,無論他有多少委屈,無論他有多少錢財,孩子需要有正義的教育。今天我們推出的第二個思想——“質(zhì)樸”。這個東西太重要了。什么叫質(zhì)樸?就是你的衣著質(zhì)樸、言語質(zhì)樸、行為質(zhì)樸、生活質(zhì)樸。不是讓你吃不飽、穿不暖,不是這個意思??鬃诱f過,一個人不要“寡廉鮮恥”,如果你總是嬉皮笑臉沒話找話,那就不是真正的仁義。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边@是《大學(xué)》里面接下來的話,什么意思呢?“知止”要“止于至善”,“至善”就是天的圣潔,指的是人的良知?!爸苟笥卸ā?,就是說,我知道了自己的大本大源,知道了自己的追求目標。那你說,我整個人生追求的目標就是一個字:錢。可是像邵逸夫、像比爾·蓋茨這樣的人,最后他把錢全都捐了,日本有一個大企業(yè)家叫稻盛和夫。他退休的時候,他把他所有的股份全部分給公司,自己不要了,自己皈依佛門當和尚去了。這些事情至少讓我們知道,錢是不能作為信仰的,錢是衣食住行,可以給我們實現(xiàn)理想打下基礎(chǔ),沒有錢萬萬不能。但是,錢只是一個感官層面,不是屬于“靈魂”的階段。所謂信仰,是感恩、敬畏、責任、奉獻,這才叫信仰。人活著就要感恩,人活著就要有敬畏,人活著就要有責任,最后就是奉獻,奉獻是人的本質(zhì),像陽光雨露一樣,像太陽月亮的光輝一樣,別人的需要才是我的價值,這就是奉獻的意思。世界上所有關(guān)于信仰學(xué)最后就是這四大結(jié)論。endprint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要“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弊陨淼姆A賦、性格以及我們自己人生的各種機緣,會把我們推向不同的地方。我們來到這不同的地方以后,我們要去正確定位自己的人生觀,寧靜下來,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以及方方面面的做人道理,這樣就會想得很透,最后的“得”才是真正實實在在的“得”。比方不少貪官,伏法前都有多所住房,貪污的錢是多少多少個億,可他最后是不是“得”了呢?我們常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就因為一開始就沒有“知”,就沒有“定”,沒有“安”,就沒有真正的“慮”,所以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一場災(zāi)難。為什么中國好多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立的公司平均壽命只有三年半,因為大家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錢,所以有錢賺時狼狽為奸,沒錢賺時樹倒猢孫散。在面對困難、面對災(zāi)難的時候,不能獨立寒秋,成為中流砥柱,是世界觀出問題了。中國還有一句俗話叫“富不過三代”。為什么富不過三代呢?是因為這個家族本身沒有“知止而后有定”的精神,沒有“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根本價值觀?!拔镉斜灸?,事有終始”,什么是“本”?人“明明德”是“本”,“親民”是“本”。什么是“末”?“末”就是指外在的財產(chǎn)。所以“事有終始”,一旦我認定了這個世界我要前進的目標,我就善始善終,追求到底。最后一句“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只要我們知道了事情的先后,知道了“本末”的先后,“則近道矣”。

      今天,我送給大家?guī)讉€字:“止、定、靜、安、慮、得、道”。整個《大學(xué)》最高境界就是最后的這個“道”字,大學(xué)之道的“道”,從低層次來講就是道路,從高層次來講就是宇宙最后的精神,是整個人類、整個世界、整個自然界、方方面面最高的真理,叫“道”。我們必須去面對這些,你只有做到這些以后,才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的真正精神。邵逸夫先生有時候一天只睡一個小時,其它時間都在工作。當我到窮鄉(xiāng)僻壤,看到邵逸夫給當?shù)氐挠變簣@、小學(xué)、中學(xué)都贈送教學(xué)樓,我才感覺到這就是他工作有一種非常高境界的原因。因此我認為,做人不在于你是不是賺錢,而在于你把你自己的精神置放在一個什么樣的境界之上!真正能算得上有錢人的畢竟是少數(shù),難道說有錢人就幸福,沒錢的人就痛苦嗎?事實上我看到的恰恰是有錢人活得很辛苦,沒錢人卻活得很爽。因此,錢并不是人生信仰,我們要真心實意面對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把自己管起來,連自己都管不住,怎么可能管得了其它別的東西?怎么去管一個公司,管一個單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边@段話就是說一個人你要管住自己,不要過分的去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為什么?因為你憤怒,你討厭一個人,你就看不到他的優(yōu)點了。你恐懼,你就不得其正了。你好樂,就是說你喜歡一個人,你就很難看到他的缺點了。一個人要恬淡虛無。人往往容易“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這樣我們的喜、怒、哀、樂左右著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沒有正常、寧靜的思考。我們中國人講的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寧靜、淡泊而能明智,這是自古以來我們都知道的話?!靶牟辉谘伞⒁暥灰?、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人如果被喜、怒、哀、樂的東西牽引走,那我們就是守不住自己。守不住自己,我們將會大受挫折,要翻船。中國“十三經(jīng)”里面有一部經(jīng)叫《孝經(jīng)》,它開宗明義的第一章里面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p>

      大家注意,“立身行道”說的是,你這輩子活著,賺錢目的是為了行道,是為了去推動這個社會的正義,去行使善良的原則。一個人是向“真、善、美”前行,然后“揚名于后世”的。你看我們剛才舉的這些中國的、外國的各方面的人,這些人都是揚名后世的人。揚名后世并不是遺臭萬年,是說我們在《大學(xué)》《論語》《孟子》《中庸》這樣的經(jīng)典的指導(dǎo)下走正道,在我們歷朝歷代、各種各樣文明的基礎(chǔ)上,在列祖列宗風里來雨里去,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基礎(chǔ)之上,我們開啟了這種人生新的境界,這叫“揚名于后世”。去做幾件真心實意,能夠?qū)Φ闷鹉切B(yǎng)我、愛我、關(guān)心我、幫助我的那些廣大的老百姓。什么叫“以顯父母”?父母來之不易,風里來雨里去,尤其是在中國做父母太難了,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我們要把自己做好,要把我生命發(fā)揮到極至,這就是最大的孝順。那么怎么樣才能發(fā)揮到極至呢?要“明明德”,要“在親民”要“止于至善”。如果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輝煌,要“兼養(yǎng)天下”;如果自己本身沒有達到那樣的人生高度,要“獨善其身”?!蔼毶破渖怼焙苤匾热缫欢漉r花開在深山之中,不能說沒有人來欣賞你,你自己就可以作踐自己,那就不叫鮮花了,那叫毒草,那鋃鐺入獄的事情就在等待著你。只要我們真正去追求正確的目標,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變得質(zhì)樸,就不會再去追求紙醉金迷、吃喝嫖賭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剛才我說過,“明明德”的意思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來之不易,我們的生命已經(jīng)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是“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是“天生百物,人為貴”,整個自然宇宙的精華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這是非常寶貴的。所以我一直在講,《大學(xué)》的根本精神是悲憫,是我們圣人對每一個生命的悲憫。中國有14億人,以色列一個國家600多萬人,其中猶太人只有500多萬,而猶太人自1945年以來,他們拿到的諾貝爾獎?wù)嫉搅酥Z獎總數(shù)的32%,總共是170多個。去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全世界各個國家進行調(diào)查,猶太人每人每年平均讀書64本,而我們中國人呢?平均不到一本。中國從1949年到現(xiàn)在,才拿到一個諾貝爾獎,為什么?因為我們不讀書了,讀書賺不了大錢,當不了大官。當老師地位驟然下降的時候,這個民族已經(jīng)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很多偉大的貢獻,英國人李約瑟寫了很厚的一本《中國科技史》,他經(jīng)過仔細的考證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一直到明代中葉以前,理工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遙遙領(lǐng)先世界其它地區(qū),排第一名??墒俏覀儸F(xiàn)在的創(chuàng)造根本沒法說了,因為現(xiàn)代中國人已經(jīng)不讀書了。在古代我們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養(yǎng)兒不讀書,不如養(yǎng)頭豬”,“養(yǎng)女不學(xué)習(xí),不如養(yǎng)頭驢”,“三代不讀書,不如牛和豬”,中國文化就是這樣。我們的文化要講整個“經(jīng)史子集”,講勤奮讀書的故事。中國的成語故事,各式各樣相關(guān)的文字,簡直是俯拾即是。像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程門立雪等等,類似的故事太多了。而這些東西在我們現(xiàn)在,搞麻煩了,真的搞麻煩了。我們今天存在的問題就是不讀書,管不住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會看到,比如車窗里面一會兒飛出來一個衛(wèi)生紙,一會兒一個柚子皮,一會兒一個香蕉皮,一會兒連吃面的碗都丟出來了,開車像蛇一樣的前進,這么一個狀態(tài)很麻煩。記得有一次我去長沙開會回來,高鐵一入座,上來大概五六個男人,這里插一根煙,那里插一根煙,一路晃著上來,眼睛游移不定,可能剛剛喝了酒,后面跟著四五個女人,淫聲浪語,在后面哈哈大笑。后來迎面走來一位女士,看到這幫人來了就躲在旁邊,但是其中有個光頭男人迎上去,堵在了這位女士面前,這女的受不了又躲到另一邊,那男的又堵過去,這樣一來一回,全場哈哈大笑。這種人你說,他雖然沒有違反制度,沒有違反法律,但是他違反了禮,違反了一個人的良知。endprint

      中國在經(jīng)歷了文化大革命,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GDP的追求發(fā)掘出了人惡的特性,有人為了追求利益泯滅良知。我認為,我們當務(wù)之急就是要設(shè)置一套禮典,只有這樣才能夠“正心誠意”。說到這個“禮”,我想專門講一講。“禮”并不僅僅是規(guī)定我們生活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問題,這里面還有很深的哲學(xué)意蘊?!洞蟠鞫Y記》和《荀子》里講,“禮”有三本:天地、先祖、君師。天地就是我們的信仰,剛才我們講過了。先祖是我們的感恩,感恩生命之源,君師是指我們后天的教養(yǎng),也就是說,人之所以為人,你不僅僅是一堆肉,不僅僅是吃了睡,睡了吃。人有三個來源:信仰、感恩、教養(yǎng),這三個緯度是對一個人的界定,否則人就不能夠取得你應(yīng)該取得的成就,就對不起你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全世界猶太人口約1600萬,在美國只有3%的猶太人,但猶太人掌握美國的經(jīng)濟命脈每年是70%到75%。很厲害吧。因為什么?因為人家讀書啊。無論男女老少,哪怕只是個掃廁所的爺爺,只要一坐下來就想讀書。讀書要讀經(jīng)典,讀書要讀名著。我們的生命太短暫、太脆弱了。如果沒有幾千年整個人類文明的支撐,我們的生命就非常的偏枯。我們沒有繼承傳統(tǒng)文化。如果整天只知道吃吃吃,那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后面笑”,“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叫什么話?湖北有個三峽,三峽神女十二峰,峰峰都有神女的故事。故事是說老公出去打漁一直沒回來,老婆背上自己的孩子站在懸崖邊上等待,呼喚,千萬年過去了,她的身軀都已經(jīng)變成石頭了。這才是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才是我們的中國文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边@是蘇東坡從中央到黃州,從黃州到惠州,從惠州到瓊州,一直貶到海南島,他在思念他千里之外的孤墳,他的老婆。蘇東坡是十全大才的人物,放到現(xiàn)在那絕對是響當當?shù)拇竺餍牵匚环浅8?,但是他的感情生活絕不會亂七八糟。網(wǎng)上報道說一個干部有146個情婦,這么弄怎么對得起我們的文化?因此我認為,如果我們的家庭里沒有愛情,如果我們的人生不去追求那種真正的愛情,去培養(yǎng)心靈那顆圣潔的樹苗,如果我們不能正視生命,我們就對不起自己的生命,就不能稱其為人。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寫過《人間喜劇》,其中最著名的兩篇《高老頭》和《歐也妮·葛朗臺》,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讀一讀。還有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狄更斯的《雙城記》《霧都孤兒》,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等等,多的不得了。世界名著我們一定要看,我們讀的書要超階級、超黨派、超時代、超時空,進入到世界名著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的領(lǐng)域,這樣我們才能夠有幸福感。巴爾扎克講,一個人要有希望,要有理想,要有信仰,要有精神,要內(nèi)心純潔。如果這些東西沒有的話,就會放棄對自己的約束。我剛才講的這些,其實就是一種“質(zhì)樸”。像西方世界里面所謂的貴族,其實就是質(zhì)樸,睡在木板床上面,一件衣服穿20年,這是他的標志,是貴族的標志。

      我們再來反觀我們自己。當年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改革開放三十年,經(jīng)濟發(fā)展突飛猛進,居然會出現(xiàn)一頓飯5萬、10萬、30萬這樣的事,虧得他們做得出來。我們必須要有良心,我們必須要管住自己?!独献印分v“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蓖庠诘倪@些誘惑,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其實,如果真要把這些東西得到以后,你就再也不敢堅持真理,再也不敢說真話了,遇事都是縮頭烏龜,只要一有利益就像蒼蠅碰到血一樣拼命向前,就是這么一個狀態(tài)。人活著就完全變成是七情六欲在奔騰?!豆茏印?的《心術(shù)篇》里面講:“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道不遠而難極也,與人并處而難得也。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無自奪,求之者不得處之者。夫正人無求之也,故能虛無?!?/p>

      一個人要做到這種質(zhì)樸的話,就要“毋先物動”,不能被外界各種各樣的七情六欲、各種物欲所牽引,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以觀其則”,這個世界的規(guī)律你才能夠掌握。首先要冷靜,“動則失位”,“忿懥”、“憂患”、“好樂”這些東西,都會把你牽引到邪路上去。“靜乃自得”,只有在寧靜淡泊的狀態(tài)下,我們才能守住自己的靈魂。

      雖然“道”就是一草一木、一舉手一投足,但是你要把它做好可謂是難上難。對身邊的人要真心實意的去了解他、去尊重他,然后做到和諧相處,這是很難的。所以我們要用一種淡泊的、虛無的狀態(tài)把我們自己的靈魂停下來。“神”是指超常的智慧、聰明。“虛其欲,神將入舍”就是把我們的七情六欲收斂起來,然后超常的智慧就會降臨到我們的大腦里面來。“掃除不潔,神乃留處”就是把你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掃除了,才能夠運籌帷幄之中,超常的智慧才能留在你的心間?!叭私杂?,而莫索其所以智”,人人都希望有超常的智慧,但是誰也沒有仔細想一想,別人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是怎么樣得到那個超常的智慧的呢?原因就在這里,“質(zhì)樸”。我一直在講“質(zhì)樸”這個詞,“質(zhì)樸”不僅是你對你自己的約束,而是因為你有了“明明德”,有了自己的大本大源以后,你自然放棄一切,尋常的物欲你就不會在乎。像《紅星照耀中國》里寫毛澤東在延安窯洞的時候,穿的是破的衣服,吃的是紅米飯,喝的是南瓜湯,洗臉的毛巾千瘡百孔,生活非常糟糕。他住在延安窯洞里面,比我們住的房子要差得多,但是他寫的是《論持久戰(zhàn)》,寫的是大量的世界一流文章,這就是一個深刻的故事。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并不在于你錢的多少,而在于你心中真正的志向和理想追求??鬃又v“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士”是讀書人的意思,孔子的意思就是我們心中要有“道”,如果說一個讀書人,你整天就想著穿名牌,整天就想著吃好的,像這種人我已經(jīng)無法跟你交流了。endprint

      我開始就講過,我們的每一個器官都精妙絕倫,我們各個方面都獨一無二,這個世界任何人都無法替代,哪怕是親兄弟、雙胞胎也無法替代你。我們應(yīng)該把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按照心理學(xué)的結(jié)論,我們的大腦被開發(fā)利用的只有5%—6%,還有95%左右的大腦細胞屬于沉睡狀態(tài),這證明我們?nèi)祟惐緛碛芯薮蟮?、旺盛的力量。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民族。中國在春秋的時候,有800多個諸侯國,包括羌族、匈奴族、突厥族、滿族、鮮卑族等等,后來這些民族逐步融匯成了現(xiàn)在的中華民族。這些民族都到哪兒去了呢?在我們每個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液里面。但是,我們中國人現(xiàn)在有時候總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把一些聰明浪費在非常不應(yīng)該的地方,這實在太可惜了。從古至今,有很多很多聰明人一生毫無成就,原因就是他根本沒有讀經(jīng)書,他不了解人生的真諦。比如說韓信2,韓信這個人就是有大本大源的。那時候韓信整天掛著寶劍在街上晃,有一天碰到一個洗衣服的老大娘,她旁邊放了一盒飯,韓信就問大娘:你可不可以施舍一點飯給我,以后我發(fā)達了可以給你報酬。這個老大娘給了韓信一半的飯,然后說:看你可憐的很,還圖你什么報答,簡直是豈有此理。就把他數(shù)落了一頓。有天一個屠夫大哥碰到了掛著寶劍的韓信,就對身邊的人說:你看這個人掛著寶劍在街上走來走去,其實肯定膽小得很,今天我要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他。韓信一步步走來的時候,其他五六個殺豬的人和這個屠夫一起把韓信的去路堵上了,屠夫說:韓信,你今天要么用你自己手上的寶劍把我的頭給剁下來,要么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司馬遷在《淮陰侯列傳》里記載:“于是信孰視之?!表n信長時間的望著這個屠夫,望了很久,他讀懂了那雙眼睛,就從屠夫胯下爬過去了。大家都知道,從屠夫胯下爬過去的這個韓信不是一般人,不是你我,他是中國的戰(zhàn)神,是真正的英雄。韓信從窮鄉(xiāng)僻壤的漢中,帶著不到兩萬的萎弱之軍,就是一幫跑不了的老弱病殘,一直占領(lǐng)山西,占領(lǐng)整個關(guān)中之地,然后一直打到齊國,就是現(xiàn)在的山東膠東半島,沒有一場敗仗。韓信是如此了得的人物。有一次打仗經(jīng)過自己的家鄉(xiāng),他派就自己的先頭部隊告訴家鄉(xiāng)人韓大人要來了,然后韓信家的里三層、外三層,家里的梁上、窗戶上到處都是人,把他的家搞的水泄不通。韓信回來后,大家都說:我們這里出了像你這樣的人物,我們祖孫三代都是你的粉絲,特別是我們的子孫,整天喊著你的名字,晚上也喊著你的名字,這次就托付給你了,你去哪里,他們就去哪里,我們大家都覺得你能從我們這個地方走出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榮幸,我們都太崇拜你了。韓信在那里揚揚自得。鄉(xiāng)親們接著說:這么多年來,我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有一件事情一直想不通,你得給我們解釋一下。你既然是如此了得的人物,當初為什么會從一個屠夫的胯下爬過去呢?韓信說:那時我生活在秦始皇統(tǒng)治中國的時代,秦始皇不允許我們讀書,我自己悄悄讀《太公兵法》1。讀這個東西是要殺頭的,所以不能讓大家知道我在讀這個書。到了夜深人靜,我就假裝睡覺,等大家都睡著了,我就躲在柴屋、灶屋、廁所,反正沒人的地方,我就仔細研究這個東西。讀了一通宵書后,大白天我起來,在這個村子里掛著寶劍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我總不能白天像哥哥姐姐那樣去干活,晚上又去讀書,那怎么讀書呢?讀不了啊。再說,我的志向是要救國救民,把暴君推翻,這是我的人生目標,我怎么可能像我的哥哥姐姐、爸爸媽媽那樣去開荒種地呢?這樣一來,爹媽對我不了解,兄弟姐妹對我有意見,甚至屠夫大哥也著急。大家都很痛恨我,都覺得我是好吃懶做,我和爹媽在一起吃飯,他們就整天就稀里嘩啦念叨,弄得我吃不下飯,只好到外面去。大家那時感覺我好像到處蹭飯吃,其實那是沒辦法。再說了,這個屠夫大哥著急,他把他自己的頭做教材,讓我用我自己的寶劍把他頭砍下來,可是當時我長時間盯著那雙眼睛,我看到的是他的仁慈悲憫之心,他想挽救我,想拯救我,我怎么可能用寶劍把他的頭砍下來呢?我的寶劍是殺秦始皇的。因此,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砍他的頭。當我從他胯下爬過去的時候,心里是充滿感激的。后來居然有一個成語叫“胯下之辱”,說他當時從屠夫胯下爬過去是受了侮辱的,對韓信是天大的誤解。他當時說完這段話后,把他帶著的一個巨大包袱往桌子上一放,問:今天屠夫大哥來了嗎?我認為這位屠夫大哥他本來對韓信是充滿關(guān)愛的,但此時此刻韓信千軍萬馬來到這里,所以屠夫大哥很糾結(jié),又害怕又想見的那種狀態(tài)。這個時候,一個角落里的人說:來了,在這里。有兩個人就把屠夫大哥揪到了人群的前面。韓信說:屠夫大哥,謝謝你,你是我的恩人,我要感謝你。然后把這個包袱打開,里面箱子再打開,有一百金,推到他面前,說:感謝你,我只能這樣表達我自己的感謝了。這是在《淮陰侯列傳》里面真真實實記載的東西。但是由于我們已經(jīng)不讀歷史了——《左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這些書我們還讀嗎?我們經(jīng)常是人云亦云,道聽途說。韓信的精神我們現(xiàn)在還有多少?我們在公共汽車上,一個人不小心踩了另一個人的腳,轉(zhuǎn)過身就是一耳光,兩個人在那里就開始大戰(zhàn)了。60多歲的老人和如花似玉的姑娘在公共汽車上打得遍地是血,像這種事情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了。為什么?因為我們心中沒有理想,因為活著實在是太無聊了。這怎么辦?只要我們有了“明明德”,有了“親民”,有了“止于至善”的心,我相信我們能夠徹底管住自己的。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2

      這段話的意思是克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建立一套立足于中國現(xiàn)實、依托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禮儀制度,從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不要一味責怪別人,要管好自己。特別是作為執(zhí)政黨,作為國家干部,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指導(dǎo)別人做什么,而是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去指導(dǎo)別人?我相信今天在座這里肯定有黨員,肯定有國家干部,這個話我說了,因為我是教授,我有這個責任,我也是共產(chǎn)黨員。我們必須從自我做起,把自己先管定,即便改變不了我的家人,改變不了這個社會,首先改變我們自己。“茫茫大海,自性自度?!彼钥鬃诱f:“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边^去我誤以為只有我們的孔子才這么“刻薄”,居然把人管得這么狠,后來我去很多國家,像美國、日本、新加坡,還有歐洲一些國家我都去過,其實很多國家的管理比我們中國要嚴幾十倍。它們那里法律界定的“自由”,就是不影響別人。像在東京的地鐵上是悄無聲息,一點聲音都沒有。就算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小農(nóng)村街道上,也干凈得一塵不染。“自由”就是不影響別人,這是世界上的公論。但是我們中國呢?只要我的權(quán)利大,只要我的錢多,我管他影響不影響別人,你死了都與我無關(guān)。我們以為“為所欲為”叫“自由”,這怎么可能呢?這個世界之所以是世界,就是大家要能夠共存。對不對?因此我們講“禮”,“禮”是悲憫,是對我們生命的悲憫,是對這個世界的悲憫,特別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悲憫。要記住“悲憫”這兩個字,這是《大學(xué)》的精髓,是圣人之心的根本。endprint

      猜你喜歡
      先秦儒家大學(xué)
      “留白”是個大學(xué)問
      《大學(xué)》征稿簡則
      大學(xué)(2021年2期)2021-06-11 01:13:48
      《大學(xué)》
      大學(xué)(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xué)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xué)求學(xué)的遺憾
      午睡里也有大學(xué)問
      華人時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29
      先秦儒家信任觀研究
      儒家“慎獨”與“為己之學(xué)”辨析
      中國先秦儒家理想君子人格的自由性探究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當代價值
      人民論壇(2016年26期)2016-10-12 17:38:27
      天长市| 伽师县| 镇雄县| 灵寿县| 扶余县| 通海县| 晋中市| 佳木斯市| 滕州市| 宝丰县| 连江县| 大悟县| 会同县| 甘德县| 长岭县| 聂荣县| 勐海县| 洛南县| 隆子县| 罗源县| 金阳县| 荆州市| 邵武市| 墨玉县| 武威市| 江安县| 定襄县| 兴化市| 正安县| 义马市| 弥勒县| 铁岭县| 卓尼县| 江都市| 吴堡县| 波密县| 沂南县| 阿拉善盟| 遂平县| 大冶市|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