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萌 張景偉
大學生英語詞塊習得的輸入增顯與任務投入量研究
林小萌 張景偉
詞塊習得的研究已經(jīng)在二語習得領域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的焦點,詞塊的有效使用是交際流利性和準確性的重要保證。通過此項目的研究,能為學生學習和認識語言提供新的視角和空間,從理論上對輸入增顯和任務投入量這兩個因素的作用進行分析,以達到合理設置教學任務,優(yōu)化教育模式的目標,真正有效實現(xiàn)最大化教學的任務。
英語詞塊習得 詞塊理論 輸入增顯 英語教學 任務投入量
近年來,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母語的人的語言中具有大量的詞匯塊,并且這些詞匯塊對于非母語環(huán)境下的英語詞匯教學是非常有用的。詞匯方法的基本原理是:”Language is grammaticalised lexis, not lexicalised grammar” (Lewis 1993).換句話說,詞匯是創(chuàng)造意義的最重要的東西。因此,在邏輯含義上,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習者發(fā)展他們的詞塊庫存量,和更少的時間在語法上進行學習。
(一)有助于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語言的流利性
近年來語言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然話語中大部分是由那些兼有詞匯和語法特征的詞塊來實現(xiàn)的,而語言的流利性是由學習者大腦中儲存的詞匯塊的數(shù)量以及使用它們的熟練程度決定的。從各種類型的詞塊構成的詞庫中提取詞匯,用它們構建成完整的句子和語篇,結合語義語境,會使學習者在非母語環(huán)境下流利地表達自我。學習者在對詞塊的反復使用過程中會自主的生成一定的語法辨別能力,在對詞塊結構的加工分析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語言的流利性大大提高。而對于程度較低的學習者,整體的輸入也能促進他們的學習動機。
(二)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語言的準確性和地道性
Altenberg(1991)認為,高頻率的詞塊構成了英語中基本的語言單位,大約70%的英語語言由存儲于人體大腦的各級各類詞塊組成。在二語環(huán)境下,由于在初學者腦中還沒有存儲現(xiàn)成的能準確表達完整意義的詞塊,便會從記憶中機械地提取與其相對應的英語單詞并將它們進行簡單的組合而產生一些不地道甚至錯誤的中式英語。而詞塊是學習者在不同語境下掌握的,有些語塊是完全固定、不容更改的,有些則具有可供替換的空間,供學習者在不同的場合演練、使用。這樣在經(jīng)過反復使用操練以后,就能有效地避免學習者在表達時只注重語法語境而造成語用方面的錯誤,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語言的準確性和地道性。
(一)詞塊習得中輸入增顯的作用
目前教師在二語教學講解詞塊時,有些只是單純參照教材或字典上的例句,學習者對此興趣不高,因而對語言的掌握能力較低。而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傳統(tǒng)上完全依賴于文字模態(tài)的教學,結合聲音、圖片、 動畫等多媒體形式,調動學習者多種感官記憶,加以詞塊輸入的增顯形式,如對詞塊進行加黑、 加亮或加下劃線處理,更易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加深記憶,提高學習成效,對其習得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
(二)詞塊習得中任務投入量的作用
Hulstijn & Laufer(2001)做過一項關于讀后任務對詞匯附帶習得的實證研究,其結果表明對任務的投入量越大,該任務對詞匯習得的效果就越好,即后來為人所知的“投入量假設”。在任務投入量下,學習者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任務都會導致不同的學習投入量,而這種投入量的標準可以用需求、搜索、評估這三個詞來解釋。應用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合適的任務,注意不同程度的參與度來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習者,達到更明顯的課堂效果,以促進詞塊習得的有效應用。
(三)輸入增顯與任務投入量的相互作用
輸入增顯強化的是形式,是通過輸入的多?;?,協(xié)助學習者聚焦目標詞匯,加強記憶。而任務投入是不同的任務帶來不同的詞匯記憶效果,教師們可以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學任務,嚴謹?shù)目紤]學生對任務投入量的要求,達到更好地學習效果。由此可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獨立作用的。
而在教學實踐中,學習者在給定任務條件下輸入增顯的作用會更加明顯,即學習者先對任務進行有效“識別”和“評估判斷”加工,再從已有詞匯庫中提取出合適意義的目標詞匯,由此完成語言學習任務。兩種影響相互作用從而帶來更好的效果,以促進伴隨性詞塊習得的作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證實輸入和任務投入被認為是兩個的重要因素,影響語言學習者的詞匯記憶。Laufer和Hulstijn (2001)聲稱詞匯附帶習得參與輸入和輸出任務的性質。而經(jīng)研究表明,高投入量任務加以輸入的增顯作用,會加強短語搭配形式和意義的掌握能力,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英語閱讀的教學和學習,達到語言詞塊學習之間關系的融合。
[1]Altenberg.The London-Lund Corpus and Applica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nnual Conference[R].UW Center for the New OED.OUP,1991.
[2]Hulstijn,J. H., and Laufer, B.“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J].Language Learning 51.3 (2001):539~558.
[3]Lewis M. The Laxical Approd [M] 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A].1993.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本文系吉林農業(yè)大學本科生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6sk199;項目名稱:圖式理論指導下大學英語詞塊習得的輸入增顯與任務投入量研究。
林小萌,吉林農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1班學生;張景偉,碩士,吉林農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