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鴿舞
高校輔導員工作方法淺見
張鴿舞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渭南714099)
高校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重且困難,尤其是近年來高校的擴招使得這一矛盾更為突出。輔導員工作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現今的實踐經驗就是未來制度的基礎。通過案例分析,采用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法方法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方法進行了揣摩,總結出五種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較為有效的措施與方法,期許這些實踐策略的探討成為輔導員工作專業(yè)化研究的有效實證。
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策略
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經歷了曲折的發(fā)展過程。輔導員制度在始于1953年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提出的“雙肩挑”制度,是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培養(yǎng)社會主義又紅又專的建設者而設。具體的工作任務是“抓好專業(yè)的同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1965年《政治輔導員工作條例》使得輔導員制度開始形成,但隨后的文化大革命使得還沒完善的制度遭受重創(chuàng);1978年我國恢復高考,爾后輔導員制度逐漸恢復;1987年的《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1995年的《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大綱》確定了輔導員的工作任務,保證了社會義大學的辦學方向,并加強了輔導員制度的建設;2004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與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是我國的輔導員制度的完善。至今,已經明確了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任務,并且從輔導員的人員聘用、身份界定、福利待遇、工作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規(guī)定。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還存在著制度不健全、工作任務與方式不明確等問題。
面對諸多的困難,輔導員的工作依然要進行。作為一名地方師范院校的輔導員,筆者在面對300多名學生的工作期間,從一開始的無所適從到后期的游刃有余,都是在的不斷自我反思、與同事的共同探討中進步的。以下是根據管理實踐,從當下學生的特點入手總結出的具有普適性的五個方法,供同行參考。
1.內外兼修,以身作則
修即“修內”、“修心”,在這里指的是輔導員應提高個人內在的道德修養(yǎng),以自己的行動給學生做出榜樣?!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北砺实淖饔迷趯W生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專業(yè)是輔導員的對口專業(yè),在管理中能突顯政治才能。作為輔導員,和學生的交往多是瑣事、雜事,學其他專業(yè)的輔導員容易讓學生產生職業(yè)含金量太低、專業(yè)能力弱才轉行的印象。但專業(yè)型的輔導員卻可利用專業(yè)作媒介,為隨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礎。
在擔任輔導員工作期間就有這么一次經歷。當接到學校讓組織學生成立一個籃球隊任務時,我很忐忑,因為學設計的學生并不愛好運動,更不要說是成立球隊了,所以這是個不太好完成的任務。進入到教室時,學生正在做電腦設計作業(yè),看著他們焦頭爛額的樣子,我問怎么回事,原來是3D軟件打燈光的方法難住了他們。雖然不是代課教師,但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就用自己學過的方法給學生做了示范。他們很快學會后,我就趁機說了成立球隊的事,沒想到他們一下子應了下來。出了教室,聽學生在里邊說:“老師挺牛的,她是哪個學校畢業(yè)的?她是學什么的呀?”專業(yè)型的輔導員可能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上不夠專業(yè),但可以巧妙地化劣勢為優(yōu)勢,用自已的專業(yè)能力作為溝通的橋梁,給學生以專業(yè)上的引導、學業(yè)上的規(guī)劃?,F在的碩士、博士輔導員就具有這樣的優(yōu)勢,他們了解學生的專業(yè),了解學生在不同時段的煩惱。他們良好的素質、修養(yǎng)和學習經歷能更好地去幫助學生、影響學生,以身作則地用行動去教化學生。
2.與時俱進,青春長在
這句話指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發(fā)展。在本文里指的是觀念、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一個輔導員千萬不能和時代脫節(jié),應追隨學生們前進的步伐,甚至于領先于學生的潮流,才能占據主動?,F今網絡是學生們交流、生活的重要平臺,我們只要占據這一平臺,那學生思想的動態(tài)就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當然,此“占據”非彼“占據”,指的是加入。比如,在管理學生時,我主動號召以班級為單位建立QQ群,每天我和學生在群里聊天、談心。我們還利用微博互動,及時通知學生每件事,及時發(fā)現每個人的不良情緒。自從有了手機微信后,我與學生建立了微信群,加為了微信好友。我們在思想中一定要認識學生與輔導員并不是平等的關系,是服務員與顧客的關系,只要用尊重取得學生的信任,就能和學生做“朋友”。這樣的身份能為我們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充當橋梁。當然,與學生敞開心扉的交流、誠摯的交往也能讓我們保持青春的活力。
3.了然于胸,授人以漁
作為教師,我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些輔導員帶的班級很多,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就要培養(yǎng)一些學生干部來協助管理。對這些學生干部而言,他們一開始是沒有經驗的,我們要教他們如何去管理,如何去和其他學生相處。
筆者曾經一次帶了四個班的學生,就讓每個班的班長輪流做一個月專業(yè)的負責人。主要工作除了本班事務以外還要統(tǒng)管其他三個班,如協調四個班之間的課程、作業(yè)、學生管理等所有事務。作為輔導員,安排在第一個學期中每天給值周班長總結一天的得失,然后教給他處理事務的方法。通過一學期的鍛煉,每位班長都能應對所有事務。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輔導員應努力提供各種機會,挖掘他們潛藏的各種能力,發(fā)揮教育的長效作用,“力求使廣大學生在走向職業(yè)生活之前,從觀念、心態(tài)、知識、技能等方面做好應對挑戰(zhàn)的全面準備。”[2]
4.防微杜漸,有備無患
防微杜漸,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fā)展下去。在學生的管理中,我們一定要有一雙慧眼,能提前發(fā)現不好現象的苗頭,并做好防范。
在曾經的學生管理中,有一個學生很特別,大一、大二表現良好,到大三變得對什么事情都不上心,竟連學校的期末考試都不參加。我知道后,先給他說了這個事情補救的方法,幫他報名參加了補考,其他什么都沒問。之后,他覺得輔導員夠義氣,主動和盤托出原委。真是沒有想到在一個孩子的身上,竟然遭遇了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讓我后怕的是,若當時把這個事當做司空見慣的缺考去批評他,很可能會失去一個學生的生命。從那以后,筆者更認真地對待學生表現出來的每一個不尋常的細節(jié),哪怕是百件事情里有九十九件都是杞人憂天,但只要有一個能防微杜漸,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5.循循善誘,因勢利導
因勢利導指順著事情發(fā)展的趨勢,向有利于實現目的方向加以引導?!拜o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共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盵3]
當代大學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妥善解決,否則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一是對未來事業(yè)的迷茫。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學生們首先質疑所學專業(yè)能不能很好就業(yè),再者質疑自已能不能學好這個專業(yè)。疑惑中時間慢慢流逝,在答案還沒有揭曉的時候,大學生活已被這種憂郁的情緒占據。這個時候,有著相同專業(yè)的輔導員就是學生最好的導師,根據親身的感悟和學習經歷完全可以讓學生茅塞頓開,找到最佳的學習途徑。困惑大學生的除了事業(yè)還有情感的問題。戀愛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但大學生的愛情卻是充滿艱辛。有的學生為戀情失敗而一蹶不振,有的感情隨便不負責任。輔導員這個時候還要擔任情感大師的角色,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用正面積極的導向指引學生,讓學生正確面對情感。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輔導員只要能想學生之所想,用自已的人生經驗給學生以啟迪,以自已的智慧給學生以指點,就是最大的幸福。所謂厚德載物、桃李不言正是每一位優(yōu)秀輔導員擁有的共性。
6.完善制度,有據可依
如同一個國家少不了諸多的制度一樣,只有具有完備詳細的制度,輔導員工作才有據可依。一個管理有型的學校,應具備的輔導員工作具體工作制度有:學生基本信息收集制度、與學生談話制度、隨堂聽課制度、進學生宿舍制度、主題班會制度、與家長聯系制度、學習研究制度、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聯系制度[4]。
健全的輔導員制度是一個學校良好校風的舵手。鄧小平同志曾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盵5]制度的健全可以讓輔導員工作初不至手忙腳亂、無所適用;可以讓輔導員工作中理清工作的范圍與責任,不至發(fā)生工作遺漏重復、互相推諉;可以讓輔導員工作后獎懲分明、晉升有望。
雖然輔導員制度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輔導員的工作現狀也不容樂觀,但是我們依然有非常優(yōu)秀的輔導員隊伍,依然有很多有效的工作經驗需要傳播。相信隨著我國高校的良性發(fā)展,輔導員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現代化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1]陳正芬.我國輔導員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3:3.
[2]王小紅.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74.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08)[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492.
[4]朱正昌.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責任編輯 興華]
G41
A
1673-291X(2017)26-0099-02
2017-07-15
渭南師范學院人文社科項目“轉型期地方師范院校輔導員工作實踐研究”(17SKYB05)作者簡介:張鴿舞(1978-),女,陜西潼關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藝術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