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亮
【摘要】目前初中數(shù)學的各種課型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差,是普遍認為的問題。如何降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不主動情況,從而實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應用,是老師們應該深入研究的問題?,F(xiàn)通過對初中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方法進行探討,從而分析知識性教學、習題課的教學以及復習教學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情況。
【關鍵詞】有效教學;知識教學;習題教學;復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47-02
有效教學是指能夠引導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同時完成預定的教學目的。只有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讓同學們能夠在聽課過程中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在我校初中數(shù)學的授課過程中,授課老師可以根據(jù)講授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構建自己的學習系統(tǒng)。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保持與老師的良好溝通,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綜合能力。
一、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知識教學方法
學習數(shù)學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弄清數(shù)學中的基本概念和掌握數(shù)學規(guī)律。學生在學習中如難以掌握基本的概念或者是數(shù)學規(guī)律,進而對學習的效果帶來影響。由于本校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都比較弱,而且學生的類型也是十分復雜,此外,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狀態(tài),其中最大的差異性則表現(xiàn)在學習習慣都是千差萬別的,因此,統(tǒng)一掌握數(shù)學概念以及規(guī)律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學習中,學生被動接受概念,而難以掌握數(shù)學實質,此教學方法為低效或者是無效的。那么如何做到知識的有效教學?
1.興趣引導,激發(fā)學習動力
在教學教學的研究中,教育家們都認為:興趣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即興趣可以作為一個向導入門。楊振寧先生對于成功秘訣的總結是“興趣”,興趣是人們探索未知的先行條件,如何能在初中數(shù)學授課過程中吸引學生,讓課堂氣氛更活躍,有以下方法:
(1)巧設問題,引發(fā)學習興趣
學習是從思考開始的,而思考又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疑惑。老師在進行講授時,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進行相應情境的設立,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整式的加減—合并同類項》時:通過問題“有六只雞,每只身上都標有一個單項式(2n、3ab2、3xy、5ab2、6n、-xy),此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如何根據(jù)單項式特點而分配這些雞在不同房間中?”此時,學生就可以在此情況中找出處理的方法,即觀察式子中的共同性,并通過身邊事物而促進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這不僅增加數(shù)學知識學習趣味性,而且學生還可以輕松找到規(guī)律,進而有效提升學習數(shù)學的效率。
(2)運用現(xiàn)實情境設問,鼓勵學生去探索
學生學習興趣的濃與淡,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熱情的高低;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后,最好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尋找答案。在初中一年級(上)冊對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入,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
師:同學們,學校為了開展校園籃球比賽,需要購買運動用品:①安踏運動鞋每雙標價是300元,打八折后,售價是多少元?②商店進價為90元的籃球,賣了120元,利潤是多少?利潤率是多少?
生:安踏運動鞋打八折后是240元;籃球利潤是30元,利潤率是0.33.
通過情境引入后再呈現(xiàn)典型例題:安踏品牌商店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這兩件衣服的盈利情況?
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結合典型例題而可以提升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可以從生動的生活中增加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知。
2.通過對比分析,形成概念
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知識講授過程時,可以借助一定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知識運用時能夠構建起科學的知識體系,從而熟練掌握概念。尤其學生學習一些易混淆以及易錯的數(shù)學概念中,教師可以采取對比的方式進行分析。如單項式以及多項式二者的差異性分析,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基本含義分析和意義的比較而找出差異性,同時結合教師在課堂中的指導而幫助掌握這兩個數(shù)學基本概念之間的差異性。
二、分析初中數(shù)學中習題教學的有效性方法
數(shù)學教學過程需要借助習題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鞏固學習成果。開展習題課時,教師通過相應情境進行知識梳理與串聯(lián),讓學生對于新知識有整體的把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在傳統(tǒng)思想中,基本采用的是題海戰(zhàn)術。而平時我們會聽到有些數(shù)學教師的埋怨:“這道題目我已經(jīng)講了很多次了,學生還是做錯了”。那么如何做到習題的有效教學?
1.根據(jù)學生基礎不同分層教學
我們設計三種層次練習,即A、B和C,在A組習題中需要全體學生完成,而B組習題則主要是針對基礎好的學生所提出的要求,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選做,對于C組習題,只要求學生做完A、B組后進行選擇性完成。這樣針對性的進行問題解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掌握所學知識。
2.讓學生講題,暴露存在的問題共同解決
每節(jié)課前安排五分鐘小測,然后隨機抽取幾位同學來講。通過課堂小測試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從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思考、總結和知識歸納,而且也可以對其中的問題進行集中分析,同時結合老師的指導而提升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這也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
3.利用學案導學
在每節(jié)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都需要設計學案,此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反饋的問題以及數(shù)學內(nèi)容而進行設計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充當引導者,課堂知識的整理與講授需要學生通過預習提前準備。因此,教師在課堂中需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從而不斷提升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皩W案導學”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構建高效的課堂。
三、分析初中數(shù)學中復習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復習課主要是對“舊知識”進行二次講授,進行過程難免乏味,學生對于復習課也沒有很大興趣,但是復習課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可以做到查漏補缺以及拓展提高。因此,復習課的準備可以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進行規(guī)律性的整理歸納,幫助學生將學習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深化學習效果。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能夠讓學生將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從而縮短新知識理解所需的時間,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1.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復習課教學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情況而設計教學過程,同時在選用方法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此時教師需要更多地從學生接受知識的角度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據(jù)主體位置,也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學習過程,而不是被動地被教師引導。對學生進行正確定位,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復習課堂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實踐,畫一畫以及議一議等,此外,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擔任小老師的角色,而讓臺下學生進行提問,有“小老師”實施答疑,并分享自己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這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在數(shù)學課堂中運用此種教學模式,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加強溝通,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化。
2.知識梳理與習題訓練相結合
復習課主要是對知識進行整合與梳理,讓學生構建起完整的學習框架,同時,復習課還能幫助學生進行查漏補缺,補齊短板。在“新知識”學習過程,只是對相應的模塊進行講解,學生難以自主進行數(shù)學中相似概念的整理歸納。在復習課中通過老師的引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進行深化。
在復習課中,學生完成練習題目的主要就可以通過數(shù)學知識以及技能而逐漸轉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這一教學方式還比較側重數(shù)學知識結構實施轉化的過程。例如,九年級下《圓---垂徑定理》復習,在圓這一章中,涉及垂徑定理的有關知識點很多,如弓形中的有關計算、判定定理以及切線性質等。
典型例題:
在某小區(qū)內(nèi)曾發(fā)生輸水管道破裂事故,該輸水管的截面為圓形,工作人員需要對管道進行更換,但是由于管道在地下,僅僅看到局部管道截面,有如下問題需要進行解決:
(1)請補全圓形截面圖形;
(2)如果這輸水管道中有水部分寬是是16cm,而水最深位置的高度是4cm,解答圓形的截面半徑是多少。
在解答有關圓的問題時,常需要運用圖中已知條件尋找線段之間、角之間、弧之間的關系,從中探索出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信息,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此題還可以進一步求出陰影部分的周長或面積等。
通過實踐證明,數(shù)學習題貴在精,此外,教師課堂中的點撥可以幫助學生做到對數(shù)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復習過程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知識的整理歸納過程中,不僅能鍛煉其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完善。
“因材施教”的意思是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選擇不同教學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初中數(shù)學教師需要制定靈活的教學方案,根據(jù)不同的需求進行方案轉換,新課程改革也要求對于學生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特別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掌握好主次,讓學生能夠真正對知識進行應用。教師對學生學習問題的糾正,能保障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可以逐漸獲得成就感,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栗民.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
[2]孫樹德.有效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自然生成的實踐與思考.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
[3]朱蔚華.構建學生有效參與的數(shù)學課堂.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