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摘要】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也帶動涉外旅游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在新形勢下,贛南地方高校應該著手教學改革,提升自身為贛南地區(qū)經(jīng)濟服務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討贛南地方文化和旅游英語教學結合的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對策。
【關鍵詞】旅游英語 贛南文化 教學
一、引言
在全球化時代,隨著中國國民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中國旅游業(yè)也強勢崛起。贛南地區(qū)是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中華綠谷、江南宋城,歷史悠久且文化積淀深厚,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慕名而至。據(jù)贛州市旅發(fā)委統(tǒng)計,2016年贛州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5.61萬人次,同比增長20.07%,呈快速上升態(tài)勢。與此同時,這對掌握英語的涉外專業(yè)人才需求也急劇加大。本文主要探討贛南地方文化和旅游英語教學結合的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旅游英語教學特點
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根據(jù)學習者語言使用的最終目的和環(huán)境,Hutchinson,T. & Waters提出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簡稱ESP)是“與某種特定的學科或者職業(yè)相關的英語,根據(jù)英語學習者特定的目的和需求而開設的課程?!甭糜斡⒄Z教學就屬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其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既具備旅游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擁有良好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專業(yè)人才。旅游英語教學的特點一是強調專業(yè)性。旅游是一個尋求綜合體驗和滿足的過程,涉及諸多項目,包括交通,餐飲,住宿,觀光游覽,購物和娛樂。所以旅游從業(yè)人員要求具備專業(yè)的帶團技術,良好的信息傳遞和人際溝通能力。因此旅游英語教學中要求學習者掌握旅游專業(yè)的相關詞匯,常用句型,并熟練運用專業(yè)的口頭和書面文體。旅游學英語,酒店英語和導游英語均屬教學范疇。二是強調實踐性。一方面,旅游英語是實用性英語。涉外旅游服務人員通常在不同場合與外國游客接觸,服務的質量對當?shù)厣嫱饴糜蔚陌l(fā)展至關重要。因此旅游英語教學方式應該“重口語聽力,重課堂鍛煉”,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作為旅游主要項目的觀光游覽,無論是自然景觀游覽還是人文景觀游覽都要求旅游從業(yè)者對旅游目的地的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名勝古跡,傳統(tǒng)習俗等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學中植入文化是旅游英語實踐性的內在要求。
三、贛南地方文化植入旅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2012年《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振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政策頒布實施,贛南文化旅游業(y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但是《贛州市“十三五”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也指出,贛州市旅游人才相對不足。而“堅持為地方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方向”是地方高校的責任與使命,也是形成自身特色的需要。在此形勢下,地方高校應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升服務地方經(jīng)濟的能力。因此,在旅游英語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贛南地方文化正是滿足這種需求。
1.贛南地方文化。贛南地區(qū)位于全國的中部,江西省的南部,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概括起來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
紅色故都——贛南地區(qū)是原中央蘇區(qū),其中瑞金是中華蘇維埃誕生地,被譽為共和國搖籃;興國縣是全國赫赫有名的“將軍縣”,誕生過共和國的56位將軍;于都是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起點;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都在贛南蘇區(qū)留下過光輝的足跡。
客家搖籃——贛南是客家人的發(fā)源地和聚居地,也是客家先人南遷的第一站,被譽為“客家搖籃”。贛州市在2004年成功舉辦了“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將贛南地區(qū)的客家文化充分向世界展示??图椅幕跉v史的演變中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風情,飲食文化和傳統(tǒng)習俗,深刻影響著贛南地區(qū)的社會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獨特而豐富的客家風情滿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異求特的旅游需求。
中華綠谷——贛南地區(qū)森林覆蓋率平均達到了75%,上猶縣森林覆蓋率甚至達到81.4%,被評為“天然氧吧”。此外,贛南地區(qū)還擁有1個國家風景名勝區(qū) (三百山)、1個國家自然保護區(qū)(九連山)、8個國家森林公園和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是贛南地方文化一個亮眼的特色。
江南宋城——贛州自宋朝便已建城,保存了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遺址,最著名就是宋代古城墻。還有開鑿于唐朝,興盛于北宋的通天巖石窟,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稱為“江南第一石窟”。八境臺,郁孤臺,文廟等諸多文化遺跡都彰顯著贛南地區(qū)的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2.旅游英語教學中贛南地方文化植入的現(xiàn)狀。第一,缺乏針對贛南地方文化的旅游英語教材。當前,旅游英語的教材種類繁多,內容各具特色,標準不一。大多數(shù)教材的內容都側重于旅游理論的介紹??紤]到教材的普適度,在涉及景點介紹的內容部分,往往選擇也多是我國有代表性的著名景點,無法完全滿足對贛南地方文化有需求的學習者。同時,根據(jù)谷歌、百度的綜合搜索,結果顯示涉及贛南地方文化的旅游英語教材幾乎空白。那就需要有能夠針對贛南本土文化,全面深入介紹贛南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習俗,適合本科生英語水平的旅游英語教材出現(xiàn)。
第二,旅游英語專業(yè)教師隊伍建設滯后。目前,許多旅游英語課程的教師大都是基礎英語教師轉行擔任,或者直接由英語語言類專業(yè)教師兼職教授旅游英語課程。這些教師語言基礎好,語言教學經(jīng)驗豐富,但往往容易“重理論,輕實踐”,將教學重心放在語言知識點的講解,對于旅游行業(yè)各環(huán)節(jié)和導游工作程序卻不甚了解。如前文所提,ESP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與相關職業(yè)的實踐緊密相連,而將語言學習與旅游專業(yè)實踐割裂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學以致用。此外,具有英語專業(yè)背景的教師對贛南地方文化多數(shù)也沒有深入的了解,不能很好的將本土文化融入旅游英語課堂教學。因此,建設同時具備英語專業(yè)和旅游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教師隊伍也十分迫切。
四、贛南地方文化植入旅游英語教學對策
1.編寫針對贛南地方文化的校本教材。旅游本身就是一個旅游者追尋“差異性”的過程。旅游目的地則依靠凸顯自身自然和文化的獨特個性來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那么針對贛南地方文化的校本教材就可以在一般通用教材的基礎上增加贛南地方特色文化的教學內容。以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專業(yè)英語》教材第四單元English for a Tour Guide為例,其中Sightseeing這一版塊就可將贛州通天巖石窟(Tongtianyan Grottoes),八境臺(Bajing Pavilion),郁孤臺(Yugu Pavilion),宋代古城墻(Ancient City Wall in Song Dynasty)等相關內容補充入教材。再如,F(xiàn)ood這一板塊中可補充客家飲食文化和美食——贛南小炒魚(Gannan Fried Fish ),興國的“四星望月”( Four Stars towards the Moon) 等。endprint
另外,在編寫校本教材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共同參與。在教學設計中,由教師首先創(chuàng)立情景,學生分組收集信息資源,小組翻譯,課堂呈現(xiàn),最后通過組間比較分析,挑選出最佳翻譯,編入學習檔案,為校本教材鋪墊。例如,介紹贛州通天巖石窟——“Tongtianyan Grottoes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suburb in Ganzhou City, about 10 km from Ganzhou urban area. It is one of the biggest rock caves in southern China. Lots of inscriptions were left on the wall of the cliffs since Song Dynasty. There are 149 segments of ancient cliff side carvings in Tongtianyan Grottoes, 128 of them are still extant while the others were lost. The Buddhism sculptures in Tongtianyan Grottoes were dug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which are not only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Buddhism sculpture style in South China but also an important entrance to understanding and studying ancient history and culture of Ganzhou City. With mild climate and distinct Danxia physiognomy, Tongtianyan Grottoes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resort.”
2.創(chuàng)新旅游英語教學方式和手段。在涉外旅游人才的職業(yè)技能中,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必備。能夠與外國人熟練交談并提供優(yōu)良的專業(yè)服務,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不可或缺。與普通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培養(yǎng)全面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不同,旅游英語教學從實際出發(fā),應該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英語口語和聽力的訓練上。教學方式和手段也相應地改革。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采用影音教學,任務教學,情景教學。起初選取一些相對簡單的影音資料,鼓勵學生重述,并模擬扮演其中不同角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加深材料難度。通過輕松愉快的師生互動,進一步加強贛南地方文化與旅游英語教學的融合。當然,僅依賴課堂教學顯然無法完全達成旅游英語教學目標。旅游英語具有實踐性的特點,受課堂時間空間所限,學習者實踐范圍和機會不大。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實習,布置課外任務,采用單人(individual work),雙人(pair work)或者小組(group work)等不同形式,最后課堂匯報。
3.提升專業(yè)教師的地方文化人文素養(yǎng)。有些旅游英語教師主觀的認為只需要教好英語語言知識,旅游專業(yè)知識不是教學范疇,也就不關注,不學習旅游文化知識。為了培養(yǎng)合格優(yōu)秀的涉外旅游人才,學校應積極建設“雙師型”教師?!啊p師型教師是以教育素質與行業(yè)素質為基本內涵,以教師職稱與行業(yè)技術職稱為外在特征,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既具有教書育人,又具有進行職業(yè)指導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同時具有相當?shù)墓芾砟芰?、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旅游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語言功底,也要有系統(tǒng)的旅游專業(yè)知識,同時要對贛南本地特色文化和風土人情深入了解,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成為真正的“復合型”教師。學??梢约訌娊處熍嘤枺M行交叉學科的深造,相互學習;采取“請進來,走出去”,鼓勵教師在課余時間到當?shù)芈糜涡袠I(yè)掛職,充實自身實踐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7.
[2]顏曉英,劉成萍,黃信.旅游英語教學中地方文化的滲透——以康巴文化為例[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26(08):69-72.
[3]宋祖翠.淺議高職旅游英語教學與地方文化的結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22):224-225.
[4]馮小巍.淺談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22(03):147-148+157.
[5]林秋菊,吉喆民.淺析旅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J].海外英語, 2014,(03):89-90.
[6]高藝瑋.高校“雙師型”教師激勵機制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19):234-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