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炎
【內(nèi)容摘要】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堂時間越來越有限,課堂有效性越來越關鍵。教師應該積極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加以創(chuàng)新,從而顯著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 有效性教學 多媒體資源
在新時期,效率成為了所有學科教學的關鍵,成為了所有教師不懈追求的話題。如何創(chuàng)新高中物理教學,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呢?對此,本文將從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依托物理模型的教學輔助效用,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系統(tǒng)鍛煉,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的限制、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強化實驗教學、借助物理實驗的課上引入,創(chuàng)設物理高效課堂四個方面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
教師在課堂上尤其剛上課時通過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可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聽課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一節(jié)的教學中,以雅典奧運會中劉翔110m欄奪冠過程為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同時播放劉翔在雅典奧運會110m欄中的決賽錄像。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問題1:110m欄決賽中,裁判是根據(jù)什么判斷劉翔得冠軍的?問題2:比賽現(xiàn)場的觀眾是如何知道劉翔獲得冠軍的?問題3:有位同學100m成績?yōu)?2s,請你判斷他和劉翔誰跑的快?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研究的熱情。
二、依托物理模型的教學輔助效用,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系統(tǒng)鍛煉,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的限制
從教學輔助效用層面來看,高中物理教師通過將物理模型引入于物理課堂之中,將使學生借助對模型的直觀觀察,實現(xiàn)對教學重點知識的扎實掌握,以及對教學難點知識的突破,從而有益于使學生透過表層現(xiàn)象直擊事物本質,進而讓學生能夠以更為全面的視角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最終養(yǎng)成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能夠以辯證的視角看待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同時,物理模型被引入于高中物理課堂的效用還在于,能夠使學生實現(xiàn)對錯誤理解的規(guī)避,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素養(yǎng)。舉例而言,伽利略層借助物理模型驗證了亞里士多德相關物理學說的錯誤,而且在模型的幫助下,伽利略的觀點更具說服性。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能量守恒知識過程中,為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消化、理解與掌握這部分知識內(nèi)容,因而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引入了子彈打木塊的模型,從而使學生借助該模型直觀的演示,對這一知識點形成了清晰的認識,進而為后續(xù)的知識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強化實驗教學
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憑借著聲像圖文并茂的特點,深得學生喜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根據(jù)教材需要和學生的需求來設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恰當使用掛圖、模型和實物等進行教學,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講授物理學現(xiàn)象和原理。讓學生輕松、深刻理解物理學知識和原理,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物理學科有自己的特色,它總是跟物理現(xiàn)象以及實驗相伴而行。所以,物理課堂要充分發(fā)揮其學科特色,加強實驗教學。
四、借助物理實驗的課上引入,創(chuàng)設物理高效課堂
高中物理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如若教師滿足于單純地物理知識講解與習題操練,極易造成學生失去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紤]到這種情況,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借助物理實驗的課上引入,從而通過直觀地實驗演示的方式,使原本對學生認知、理解有難度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起來,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物理實驗的課上引入,將使學生改變以往被動聽講和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讓學生能夠有機會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進行實驗操作的方式,直觀地獲取知識,并能夠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之中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從而提高其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熱情。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加以注意的問題是:盡管相當一部分物理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課上實驗內(nèi)容引入的教學意義所在,但多數(shù)教師所引入的實驗對于學生而言,僅僅是按照預先設置好的實驗步驟以及預先已經(jīng)知悉的實驗結論,去機械地完成一次實驗操作而已。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此種已知結果的“驗證式”實驗時,難免會出現(xiàn)興趣下降的情況。如多數(shù)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滑動摩擦力實驗中,對接觸面的粗糙度、壓力等變量會加以控制,控制的目的在于確保實驗結果。而且教師對變量的控制是基于結論著手,這樣一來,則會使學生對變量控制問題產(chǎn)生疑惑,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精心設計實驗,以便使學生所進行的實驗成為“探究式”實驗,如此將確保學生保持足夠的學習熱情以及探究興趣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先前所習得的物理知識運用于實驗操作之中。
結語
提高高中物理的有效性并非一時一日之功,也非簡簡單單的以上幾點就可以完全實現(xiàn),它是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去追求,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吸取教訓,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方法,新路徑……相信,只要教師付出辛勤的汗水,并且積極創(chuàng)新,不斷改革,定能收獲甜美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劉桂秋. 有效教學概念新探——綜合有效教學觀之下的有效教學[J]. 課程·教材·教法,2008(09).
[2] 鄧鳩洲. 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的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07.
[3] 魏志娟.“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對提高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