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論情境教學在中學思政課中的運用
◎何英
21世紀以來,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進行,各種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策略躍躍欲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進入師生的視野。其被廣泛運用于新課標改革的各種時間中,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和學習。文章將從政治學三大問題入手,闡述情境教學在中學思政課中的運用,分別是:情境教學的基本定義,也就是什么是情境教學,情境教學的作用,也就是為什么要施行情境教學策略,情境教學在中學思政課中的運用指南,也就是如何將情境教學融入中學思政課中。
情境教學顧名思義是將一定的有目的事先設定好的情境融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設小組活動模擬任務,或者是讓學生觀看視頻,收聽音頻或者用口述的情節(jié)講學生帶入某種教師已經設定好的情境中去,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去感受,真正地將學習到的東西記入腦子里,終生受益。情境教學有許多種方式和策略,不同的課程能夠結合課程的特點選擇適合課程需求的情境,將情境帶入學習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達到高效率課堂的目的。鎖定正確的適合的情境代入方法,是思政課能夠高效進行的重中之重,思政課不比其他主科課程目的性學科性非常地強和明顯,但是,想要找到正確的合適的情境帶入教學中,卻是比那些主科課程更簡單的,因為思政課存在一種相對靈活性,方便情境教學方法的變式,融會貫通。
前面已經提出,思政課不比語數英這些主科課程那樣,目的性學術性相對強。思政課是教會學生道德品質,做人方法和學習手段的課程。更好地更多地將情境教學融入思政課中能夠很好地發(fā)揮思政課程的特性。根據調查顯示,當前的思政課多苦悶,繁瑣,無聊,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能夠改善中學思政課這種不好的教學現狀,情境教學勢在必行。在采訪中,大多數學生一談及思政課,學生們腦海中就認為思政課是抽象,難理解的,由此可知,不難推斷,現在中學的思政老師比較古板僵硬,不能迎上社會的腳步,跟上學生的喜好。學生對思政課缺少學習的熱情,甚至產生厭倦的情緒。這是非常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的,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為了打破這一尷尬的局面,將原本繁雜無味的思政課再次活起來,提高教學效率,情境教學法的提出可謂是雪中送炭?,F代心理調查顯示:學生若是處于快樂的情境中??梢援a生不一樣的情感,積極性會提高,記憶力也會提高,由此,學習效率也會跟著提高。就是說,如果思政課上,創(chuàng)建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帶入積極的情境中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情境教學來給學生帶來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還學生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思政課程中一個理性的選擇。
巧設趣味問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思想政治課與其他課程相比較,雖然沒有其他學科那樣有較強的目的性和學術性,有規(guī)律和公式可尋,但是思想政治課卻有學科的抽象性和推理邏輯性。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那么強,邏輯推理能力也只是表面的,不能自主地推理出內在的聯系和內涵。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是無法真正地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更別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連聽都聽不懂,何來探索欲望?更加談不上學習感悟了。所以,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該巧妙的設置一些關于教學內容的趣味問答,旁敲側擊的點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把問題聯系實際,引發(fā)學生對自己身邊接觸的到的事情進行思考,吸引學生的思維,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幫助教師進一步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考心理歷程,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就在這么有趣的一問一答中,慢慢將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迅速進入角色,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中感悟概念內涵。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完成情境作業(yè)。一直以來,教師總是把完成作業(yè)當作是復習鞏固的過程,注重形式不重視時間,作業(yè)問題和答案的內容形式單一,周而復始難免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這也就是學生不愿意做作業(yè)的原因。思政課程的學習,著重不在于死板的記憶概念和答案,而是需要學生能在以后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觀察、分析實際問題,而不是不停地做題目。在新課標改革的不斷優(yōu)化下,思政課堂越來越活躍,思政教師們不再是用以前用過的舊教案舊題目,而是創(chuàng)設許多令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探究和題目。學生不一定要完成的非常完美,做出來的效果不一定要整齊劃一和標準答案一樣,教師關注的應該是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思路和防范策略,學生如何會想到這樣的方法來解釋,這種想法是從生活中的哪些因素得出的,這就是情境教學所注重的地方。經過教師們的感悟中可以得出,事實證明這樣完成作業(yè)的方式學生們很樂意接受也很喜歡,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作業(yè)的能力,另一方面還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答辯能力,著實體現了思政課的特性。
將情境教學導入教學內容中,引發(fā)學生興趣。課堂的四十分鐘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利用好課堂四十分鐘就是成功了一半。新課標改革以來,教育越來越重視課堂的實效性,一節(jié)課的好與壞就是卻決于實效性。思政課堂上,教師通過巧妙的將情境導入教學內容中去,也就是將課堂開展為教學活動,不再是呆板的老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似懂非懂,教學活動是需要學生共同參與的,并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好的導入是開啟學生興趣的鑰匙,一個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的動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加入思考的隊伍中來。教師可以利用眾多的多媒體工具來帶領學生進入情境,或者用實物實事來引發(fā)學生思考,這些都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的好策略。
總而言之,講情境教學運用到中學思政課堂中,是符合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理念,是與潮流相適應的。情境教學用以人為本的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真正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作者單位:貴州省惠水縣擺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