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表示事件義的「こと」「もの」與判斷助動詞「だ」組合后發(fā)生語法化。表示場面義的「ところ」與對象格「を」組合后出現(xiàn)語法化。日語的復合辭是以「こと」「もの」「ところ」為中心處在語法化的演變過程中的,并存在著不確定性。
關鍵詞:形式名詞;「こと」「もの」「ところ」;語法化
一、 引言
日語形式名詞亦稱形式體言,是日語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之一,其失去了作為實義名詞的實際意義,在句中接在活用詞的連體形之后,將用言體言化并起到一定的語法作用。
在《日語形式名詞解析》里,作者將形式名詞的用法分為兩種:一種是起指代作用的形式名詞,如「こと」代表事,「もの」代表東西,「ところ」代表地點和場所等。另一種是使前面的分句名詞化,以便加上某些助詞等作復雜句子的主語、補語、賓語或謂語等。而「こと」「もの」「ところ」作為日語比較有代表性的形式名詞,包含有這兩種不同的用法,而如何使實義名詞變?yōu)樾问矫~實際上也就是實義名詞的語法化過程,黃小麗在《日語基本名詞的語法化特征》中指出,日語的形式名詞和助詞,助動詞構(gòu)成了復合辭,其中助詞、助動詞對形式名詞的語法化過程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而這一點是由日語是黏著語這一基本特征所決定的。
如果以「ものだ」「ところを」為例的話,在陳燕青的碩士畢業(yè)論文《トコロヲ的語法化》,龔麗芬的碩士畢業(yè)論文《モノダ的語法化》和盛春的論文《形式名詞「ところ」的用法及語法化》中也有較為詳細的分析。
二、 語法化的單向性
語法化的單向性是按照實義詞到語法詞到附著詞到屈折詞綴到零形式的次序演變的。也就是說語法演化是單向的,即從實詞向虛詞、語法形式和結(jié)構(gòu)發(fā)展,而不是相反。語法形式的演進是從語法化程度較低的變?yōu)槌潭容^高的,從開放類變?yōu)榉忾]類,從具體變?yōu)槌橄蟆6袱长取埂袱猡巍埂袱趣长怼沟恼Z法化演變正是單向性的,而且因為它們必須要和日語的助詞「が」、「で」、「に」、「を」,「だ」等結(jié)合才能變成形式名詞,所以這種語法化實際上是還不徹底的。
研究形式名詞「こと」「もの」「ところ」的語法化可以對日語的黏著語特征有更好地了解,進而可以用日語語法的理論來分析相關句型,在形式名詞學習方面也會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于今后的日語語法學習,研究和教學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 「こと」「もの」「ところ」的語法化
關于語法化,國內(nèi)外學者有四點共識:一是語法化的主體是句法化、形態(tài)化;二是語法化大多是有動因、有機制的,語言的經(jīng)濟性、相似性、明晰性以及說話者的目的、語用推理等,都是影響語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語法化是漸變的過程;四是語法化是單向性為主的,語法化體現(xiàn)著一個基本的特征,即堅持走由實到虛,這是一個單向性的特征。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之上,將對現(xiàn)代日語中的「こと」「もの」「ところ」的語法化過程進行考察。
分析「こと」「もの」「ところ」的語法化及語法化之后的各種用法,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一) 名詞「こと」「もの」「ところ」有實義名詞和形式名詞兩種用法。
「こと」 作為實義名詞,表示的是事情的意思,漢字可寫作「事」。「こと」在作形式名詞起指代作用時,前邊的連體修飾語和其他實義名詞的連體修飾語一樣,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意義上都是限定「こと」的;在作形式名詞起名詞化作用時,由于「こと」前邊的連體修飾語雖然在形式上是「こと」的連體修飾語,但在實際意義上對「こと」并不起限定作用,所以連體修飾語與「こと」之間是隔離關系,它們之間一般都可以加上「という」。這兩種情況的漢語譯法也不同,起指代作用時,一般翻譯為“的(情況,問題)等”,而起名詞化作用時一般都不必翻譯。
「もの」作為一個普通的實義名詞,表示客觀存在的東西,漢字可寫為“物”,相當于漢語的“東西,物件”等意思,但作為形式名詞使用時,在句中起修辭造句功能。「もの」和「こと」不同,它作形式名詞時只起指代作用,而不能起使用言和句子名詞化的功能。
「ところ」作為實義名詞是“地方”的意思,漢字可寫作「所」;而作為形式名詞時,不僅表示地理上的地點,處所之外,還表示抽象的地點;也可以指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一點。雖然某些句子重點在時間方面,某些句子重點在地點方面,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只指時間或地點,而是表示包括時間,地點和狀態(tài)在內(nèi)的某個場面。
(二) 表指代作用的名詞「こと」「もの」通過與判斷助動詞「だ」組合發(fā)生語法化。當「ことだ」「ものだ」分析為「~こと+だ」「~もの+だ」時,句子結(jié)構(gòu)是[[主語]は[[用言] こと /もの]だ],即日語特有的名詞作謂語的句子。當「ことだ」「ものだ」分析為「ことだ」「ものだ」,也就是「ことだ」「ものだ」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的時候,句子結(jié)構(gòu)則是[[主語]は[[用言] ことだ/ものだ]],即成為了助動詞作謂語的句子?!袱长趣馈拐Z法化之后,出現(xiàn)了“應該”和表達說話人驚訝、感動、諷刺、感慨等心情這2種語義。而「ものだ」語法化之后,根據(jù)其連體修飾語的多變性出現(xiàn)了4種語義,分別是“本來就是、真是、竟然、真想”。
表示地點義的名詞「ところ」與格助詞「を」組合后出現(xiàn)語法化的現(xiàn)象:當謂語是記錄義、描寫義他動詞時,「ところを」為名詞「ところ」與對象格「を」組合后表達轉(zhuǎn)折義,其中的「を」是應謂語動詞的要求產(chǎn)生的,「~ところを」被認為是名詞,表達狀態(tài)、場面、地方等意思。當謂語是逮捕或救助義他動詞時,「ところを」被重新分析為一個整體,「~ところを」為場面之意,含有“緊要關頭”的意思。當謂語為他動詞,而且在句中出現(xiàn)兩個「を」的時候,「~ところを」被重新定位為副詞。當「ところを」進一步發(fā)生語法化時,「~ところを」則由副詞進一步轉(zhuǎn)化為從句。另外,「ところ」?jié)嵋艋笞兂伞袱嗓长怼?,可變成「どころか」「どころではない」兩種句型,從而語法化。
如前所述,形式名詞「こと」「もの」「ところ」主要出現(xiàn)在從句中,用來表示主語的心情或包括時間,地點和狀態(tài)在內(nèi)的某個場面。它們用在從句里的時候前面都需要連體修飾語。出現(xiàn)這種用法的原因,是由于「こと」「もの」「ところ」與前項的連體修飾語相呼應時,抽象性逐漸增加,詞義逐漸虛化,最終轉(zhuǎn)化為了形式名詞。這些實義名詞在發(fā)生形式名詞化后,名詞本身的黏著性和強制性更強,語法化程度更高,已轉(zhuǎn)而表示各種不同語法關系了。
四、 結(jié)語
眾所周知,日語是典型的黏著語,它的語法意義主要是由加在詞根的詞綴來表示的?!袱长取埂袱猡巍埂袱趣长怼沟恼Z法化,正表現(xiàn)了日語這一黏著語發(fā)生語法化時的特征。這些實義名詞轉(zhuǎn)化為形式名詞后,要借助于助詞和助動詞等附屬詞來虛化,并構(gòu)成一些句型,如「ことだ」、「ものだ」、「~ところを」等都是如此。所以說,日語的復合辭是以「こと」、「もの」、「ところ」為中心,與助詞,助動詞相結(jié)合而處在語法化的演變過程中的,都存在著不明確的部分。
參考文獻:
[1] 王志國.日語形式名詞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 洪潔.日語形式名詞「もの」的語法化現(xiàn)象研究[J].東北亞外語研究,2015(3).
[3] 盛春.形式名詞「ところ」的用法及語法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2).
[4] 陳燕青.トコロヲ的語法化[D].福建師范大學,2010.
[5] 龔麗芬.モノダ的語法化[D].福建師范大學,2013.
[6] 黃小麗.日語基本名詞的語法化特征[J].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09(1):137-142.
[7]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pvOxyxj5E30-ZugnrtdR_MzviddQP64GhybONpVWwysUnTgvDusm-8CF1xx1tm0XZpA5p4N718upoEyUdoyR9mqYtDrc2k ZBPOT0a466j0LgMUB7gYCLOY9LOm8Y4g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