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養(yǎng)
摘 要:對于初中數(shù)學試題的命題目的,需要考慮到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好的提高,這樣才能達到數(shù)學試題的命題目的。命題者需要著重考慮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培養(yǎng),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注意命題的針對性,提升試題的命題水平。
關鍵詞:數(shù)學試題;核心素質;試題命制
對于一般初中模擬試題的命題,需要對中考試題有很好的認識,畢竟中考試題的命制是很多學術界前輩的杰作,從中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更重要的還在于命題者的深入研究,以學生的立場做命題者之事,這樣就將無往而不勝。下來我們先看看中考命題的特點,再結合實際教學之經(jīng)驗,擬一套科學的命題方法。
一、 研究中考試題,為命制模擬試題打好基礎
中考試題凝聚了命題專家的智慧,是命題專家智慧的結晶,這里面包含了深刻的基礎知識與靈活多變的解題技巧,已經(jīng)被公認為是最具權威性的試題。作為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者,要命制模擬試題,中考試題的命題風格,試題的解答方法,試題的教學目的,以及未來發(fā)展之趨勢,都可作為模擬試題的參考,甚至中考試題的命題思路,都能作為命題者的一種思路,借鑒于中考試題,又不深陷于其中。
(一)中考試題的風格
縱觀近十年的中考試題風格,越來越趨向于平和中求穩(wěn),又不斷推陳出新。每一年的中考試題,看起來都變化不大,但是里面卻又有細微變化。就是在著重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對能力方面有不斷變化之要求,就是一個問題,既讓你知道一隅,又能知道其他三隅,使學生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與結合性。這其實就是考查了學生的基本功與靈活處理事物的能力,只有不斷深入學習基礎知識,并且能夠學以致用,靈活處理,才能應對復雜多樣的中考試題。
(二) 中考試題的解答方法
中考試題作為最重要,最權威的考試試題,其解答方法都是靈活多變的,有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模式。只有熟悉了中考試題的題型,并將其加工分類,不斷總結題目解答方法,才能將問題最終解決。作為學生來說,不應只是跟著老師的步調解答問題,而是要自我探索與實踐,就是不依賴于人,尋求自我的解決方法。解答方法的多樣性也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能夠舉一反三。
(三) 中考試題的教學目的
對于中考試題,它的目的不光是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與研究,更重要的是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yōu)秀人才。這是中考試題的教學目的,這是更深一層的意義。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乃是使人能夠獨立思考,并且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中考試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在未來中考試題的發(fā)展過程中,試題會越來越趨向于靈活性,就是不再強調一個固定的解題模式與思維方法,而是要求學生機動靈活,運用數(shù)學基礎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更高的要求,或許我們不夠靈活,但是現(xiàn)實需要我們更加靈活與機動,不墨守成規(guī),不拘泥一格。如果我們不知靈活變通,那么將會失去在未來競爭中的優(yōu)勢。中考試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也是對我們的自身素質的考驗。
二、 未來初中模擬試題的命制
從中考試題的命題里面我們得到了很多啟發(fā),就是在未來的實際試題中,更加全面地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不在于對繁瑣公式的考查,不在于使用蠻力,而重在啟發(fā)心智,并且能夠活學活用知識?,F(xiàn)在我就結合中考試題的命題特點以及針對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特別制定出如下四條命題方案,來解決當下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弊端,僅供參考。
(一)初中模擬試題題目不易過于籠統(tǒng),要注重細節(jié)
就是在命制試題的時候,不要使試題過于籠統(tǒng),讓學生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因為數(shù)學試題一般都比較簡明扼要,如果提出一個范圍較廣的題目,學生往往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最好就是要注意細節(jié),考查學生的細心程度,也是在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目標,讓他們能夠確定自己所做之事,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觀察細小事物的變化。
(二)注意學生的整體適應能力
在命制模擬試題的時候,要考慮到一點就是,學生的個人水平以及對于試題把握的能力都不一樣,如何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同一張試卷上都能找到那個最本真的自己,這需要命題人的精心策劃,就是平時要多與學生接觸,了解學生的天性,找出不同學生群體身上的共同特質,并且加以運用,就能命出比較理想的試題。對于模擬試題所設的題目不應過難,也不應過易,要兼顧到學生的實際需要。有一句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掌握到了很深的知識,并且深入實際地調查,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親密的聯(lián)系,才能命制出比較科學的試題。
(三)命題不在于繁瑣,而在于突出新意
模擬試題的命制應該與中考試題一樣,不在于繁瑣的公式計算,而在于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是能夠顧及到學生的追求新意,而不是按部就班。這樣的立意,乃是基于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素質。不能為了繁雜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的能力考查。命題的著重點在于思維能力上面,而不在于運算能力上面,不要舍本逐末了?,F(xiàn)在看到一種現(xiàn)象,學生往往是為了一些復雜的公式運算而起早貪黑,確實越學越吃力,越學越厭學。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問題,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在于用巧而不是用力。
(四) 學會考查學生整體把握數(shù)學學科的能力
一份理想的模擬試卷,在于對學生整體把握數(shù)學學科能力的考查,就是發(fā)揮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及把握整體的能力。這需要命題者對于試題整體的協(xié)調性以及思維階梯式的把握。這不是簡單的片段式的考查,而是整體思維能力的考查。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大局觀和整體意識,認識整體重于局部的內涵。
總之,在模擬試題的命題過程中,命題人應當側重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善于把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且對數(shù)學學科的基礎知識有深刻的理解,能夠舉一反三,靈活自如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命制出比較理想的模擬試題,使得學生的內在素質有很大的提高,為以后學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義兵.美國的“21世紀技能”內涵解讀—兼析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2,(5).
[2] 裴新寧,劉新陽.為21世紀重建教育—歐盟“核心素養(yǎng)”框架的確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