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卉
摘 要:近年來英語是寧都縣學生最薄弱的一門學科,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均不太理想,成為眾多考生頭痛的“拖后腿”科目?;诖?,文章作者提升英語中考復習課有效教學的策略做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英語;復習;教學
一、剖析英語復習課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1)從中考考生答題情況分析。閱讀題、完形填空題和寫作題掌握的語態(tài)、時態(tài)等語法不夠全面,錯誤率比較高,反映出考生缺乏應有的分析、歸納和邏輯推理能力。
(2)從學生上課情況來分析。學生上課形式單一,一本英語資料,一張桌子,從早到晚坐著,興奮點太少,教師忽略了語言復習課中學生應是在氛圍輕松活潑、自然傳遞信息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特點。
二、構建五環(huán)教學,提升英語中考復習教學效率
為了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改變學校英語中考現狀,將課標的先進理念轉化為教學的行為實踐,筆者從優(yōu)化教學模式著手,構建五環(huán)教學模式,進而有效提高英語中考復習效率。
1.目標引領環(huán)節(jié)
從分析中考英語真題要求、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①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調出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導入新課。例如,抓住中考錯誤率較高的語態(tài)環(huán)節(jié),復習課開展動詞的語態(tài)學習。②出示目標,明確要求。圍繞復習課的教學要求,出示學習目標并引導學生理解目標,明確復習內容。
2.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
(1)學情調查,調整預設。結合學生課前或課中的預習完成情況,了解學情,調整預設。
(2)問題驅動,自主學習。①針對所要預習的內容,設計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②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要記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便與同學進行探究。
3.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交流集智,合作探究
(1)各小組根據自主學習的情況,在小組內展開互學和集體學,并盡可能地把知識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呈現知識的建構。
(2)小組在討論中針對預習過程中所記錄的疑問進行合作交流。
(3)組長根據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以及討論的情況,分配好本組組員的講解任務,并形成展示過程中的細節(jié)和流程。例如,復習被動語態(tài),讓學生合作探究被動語態(tài)的構成:由“助動詞be+過去分詞”構成。助動詞be有人稱、數和時態(tài)的變化。組員互學、集體學探究以動詞do為例:①現在時。一般式am/is/are/done;進行時:is/am/are being done;完成式:has/have been done。②過去時。一般式was/were done;進行式:was/were being done;完成式had been done。③將來時。一般式shall/will be done;完成式shall/will have been done。教師引導組與組合作探究,全面巡視,為學生提供及時必要的指導。組員站立,頭碰頭,腳對腳,討論合作,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關注教學效益。
4.展示提升環(huán)節(jié)
(1)展示提升,解疑釋惑。每個小組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依次上臺給大家展示。展示完后,其他學生對每個小組的展示進行補充和點評,并提出質疑。
(2)總結歸納,評價激勵。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聆聽和組織教學;在學生展示不到位時,及時予以補充、點撥和追問。例如,復習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團結組展示了不知道誰是謂語動詞動作的執(zhí)行者時,或者沒有必要說出誰是執(zhí)行者時的用法,例句為“The glass was broken last night.”創(chuàng)意組及時補充,由于委婉、禮貌而避免提及動作的執(zhí)行者的用法。例句:“You are required to go to the party.”教師再補充廣告、新聞等用語中被動語態(tài)常省略助動詞be。
5.反饋鞏固環(huán)節(jié)
達標檢測,拓展延伸。①教師圍繞學習目標,出示配套練習并讓學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②教師再出示答案,學生互改、互查和互講。③教師巡查,給予學生以幫助,并注意收集共性的問題,先由學生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再由教師點撥和點評。
總之,全面掌控英語中考復習進程,須構建五環(huán)教學方式,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明華.構建五環(huán)課堂實施高效教學[J].開心素質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