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新課標”的提出,教育改革就一直是學校關注的方面。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與深入,小學教育的改革也開始逐步邁向成熟。在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無疑是保留學生的天性,所以素質教育便成為小學教育的主要目標。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除了教學上要求的知識以外,老師也要注意對學生素質上的培養(yǎng)。小學時期是學生天性最完整的時期,是老師尤為需要注意的時期,所以對素質的提升是必要的。在語文課堂上,老師不應該讓語文變成教書的兵器,而是要讓語文教學陪伴學生成長,在教學的過程中,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氣息,以此來感染學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語文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也要將語文的教學拓展到課外,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這才是作為語文老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關鍵詞:核心素質;小學語文;教育質量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質是當前的一大要務,也是各級教育部門重視的地方。尤其是近幾年,各級教育部門都開始對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提出要求。由此可見,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核心素質逐漸成為市場的要求,在以前,市場要求的是人才,而在今天,市場要求的是有素質的人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人力資源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大,學生在未來應聘的時候,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以及足夠的道德修養(yǎng),所以在小學階段開展素質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語文是文學類的科目,具有豐富的人文氣息,所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就應該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而語文本身的內容,是中華千年以來的思想結晶,對學生價值觀的建立有著巨大的作用,所以與數學、外語這兩門課程相比,語文在素質教育上面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
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當下,大多數的語文教學都是通過背誦來達到的,但這并不是一種優(yōu)秀的語文教學,真正優(yōu)秀的語文教學是要讓學生懂得語文的美感,而素質教育可以擺脫語文背誦中的死板,而著重加強對語文感受上的教學,這種教學可以使得語文學習成為一種樂趣,使學生樂于聽講。而且在語文教材的編撰上都是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討論得出的,所以語文教材之中的文章幾乎都是具有深刻內涵的文章,所以當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的時候,可以自己去感受文章之中的美感,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甚至可以將自己代入文章之中,感受文章所描繪的山水人文,這對學生情感的豐富有著重要的意義,為學生形成獨特的價值思想奠定了基礎。
二、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一) 建立一定的教學氛圍
拋開語文學上的情感不談,其實語文和其他的學科并無兩樣,但是因為語文帶上了情感,所以才對學生核心素質有著巨大的幫助。語文的教學無法用實際的例子來講解,只能通過感覺來傳遞,這是語文教學的獨特性所在,而在傳遞情感的同時,老師也對學生素質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設計一定的情景來更好地觸發(fā)學生的情感。情景設立不僅僅加快了教學的效率,還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認知,而一篇文章便是一個人的人生,所以在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自身素質也得到了提升,這是一種特殊的過程,或者說是情感上的共鳴。
(二) 化理論教學為實踐教學
語文學科雖然是文科,但是它從來都不是理論學科,所以在語文教學的同時,不能僅僅局限在語言文字的傳授上。小學的教學課程十分寬松,所以在教授語文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添加一些實踐類的課程,讓學生去接觸大自然,接觸一些人情世故,這樣,對學生的提升是巨大的。而且語文有很強的應用性,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應該注重語文學科上工具的運用,只有將抽象轉化為形象,學生才能夠更快地掌握知識。在以前的教學之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抄寫答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題海戰(zhàn)術,這是一種枯燥的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會遭遇磨滅,而日后如果沒有遇到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將會越來越低,乃至沒有。
(三) 語文教學中,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
在上文提到過,語文教學是文學類教學,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語文教學都無法擺脫語言文字的運用,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語言文字的教學。而且在應試的時候,語文主要方面是閱讀與作文,這些都是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可以說這是一種語文學科上的基礎能力,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基礎都是無法擺脫的一部分,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提高口語的訓練,加強文字的鍛煉,當學生將這些能力化為本能的時候,未來的語文學習便不需要老師多加管理了。
不過對任何的學科來說,訓練都是要循序漸進的,語文訓練也是如此,所以老師要注意到學生的能力,根據學生的能力制訂教學計劃與訓練計劃,在穩(wěn)步提升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
(四) 加強知識與品德教育質量監(jiān)測,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的教學必須要有相應的質量監(jiān)測環(huán)節(jié),以便查找教學中的不足加以改進,找到優(yōu)勢加以推行。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基礎知識、學生品德等,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秀品德培養(yǎng)時,需要做好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以便通過一些能體現(xiàn)出善良、友愛的文章來做好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至于基礎知識的質量監(jiān)控則很駁雜,比如“天空是( )?!边@個填空題,標準答案是藍色的,但是天空就沒有灰色的時候嗎?這個時候監(jiān)測環(huán)節(jié)就起到了作用,其要求小學語文教育必須向核心素養(yǎng)靠攏,不得以單一答案局限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三、 總結
新課標的提出是對現(xiàn)代教學制度的改良,也是對教學模式的督促。在當今社會,單純地傳授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這就需要對學生素質進行培養(yǎng),而小學語文的教學則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質的捷徑,所以我們應該順應改革潮流,對小學語文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唐麗萍.運用表現(xiàn)性評價,促進學習遷移[J].咸寧學院學報,2011(04).
[2]鄺廷舜.從頓悟談學習遷移[J].教學與管理,2009(09).
[3]王麗琴.學習遷移的教學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4]魏家恩.淺論幼兒學習遷移[J].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06).
作者簡介:
傅華煒,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新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