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陽
【摘要】現(xiàn)代素質教育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沒有辦法滿足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在設計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入現(xiàn)代教學理念.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探索,直至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出建議
在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jīng)]有辦法真正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強調學生被動地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習慣于采用題海戰(zhàn)術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只是大量地進行記憶和背誦.對知識其實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的效率也就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保證,現(xiàn)代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形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教師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嘗試從這樣一些方面著手.
一、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準備
良好的學習離不開課前的準備,在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數(shù)學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和無聊,并且數(shù)學學習的難度是比較大的,抽象性比較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比較強的要求,如果直接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沒有辦法緊跟教師的腳步,所以教師必須要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細致的預習,通過預習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會在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內容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思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有意識的抓住重點.當教師教學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內容的時候,學生就會更加有意識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時學生也會主動地進行提問,了解教師的思維過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就有了比較有效的保障,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比如,在第一節(jié)課程下課的時候,給學生布置下節(jié)課程將會講解的內容,要求學生進行預習.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現(xiàn)場抽查,通過抽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預習狀況,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提問,這樣教師就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注意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主要是因為在現(xiàn)階段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的質量說不上令人滿意,比如,點線面的相關知識的教學貫穿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始終,但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時間跨度比較長,學生的記憶效果會不太理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將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為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專題性的考試的形式來進行摸底,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透徹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針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成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感覺到教師的教育是有針對性的,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會有所收獲,這對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學習自信心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因此得到巨大的發(fā)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關系的構建,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關系的構建可以幫助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對自己比較熟悉的教師,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親切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會更加的主動,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進行知識教學以外,還應該進行情感教育,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德育發(fā)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師生的距離,并最終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三、注意教學形式的調整和改變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強制性的教學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實際課堂教學和交流的過程中,我認為教師應該改變這一教學模式,避免這一教學模式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情況嘗試解決這些問題,除此以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的內容其實是可以駕馭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預習,然后自己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意見,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教學的感覺,同時,學生在好奇心和責任心的驅動下,也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專業(yè)知識,這對進一步提升教學的質量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在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師都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我認為教師既需要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也需要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經(jīng)驗的積累,然后將相關的理論和實際經(jīng)驗進行整合.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才可以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戴錫瑩,王以寧,張海.整合技術的數(shù)學教師教學知識:從理論框架到案例剖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12):71-74.
[2]楊俊玲.對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寧夏教育科研,2013(2):59-60.
[3]王星彩.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與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