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輝
“拖堂”在我們?nèi)粘=虒W活動中屢見不鮮。有媒體統(tǒng)計,“拖堂”成為學生討厭的教師十大行為之首。
教師為何會“拖堂”?內(nèi)因有三:其一,“生本”理念有待加強;其二,教學技能有待提升;其三,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外因則是一直被一些管理者視為“對工作負責”。
其實,一個好教師,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絕不應該將“對工作負責”作為“拖堂”的理由。必須從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工作作風、提高教學技能等方面入手改變自己。
一是轉變教育觀念,強化“生本”意識。教師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四有”好教師的要求,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要心中時刻裝著學生,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學生。這寶貴的課間10分鐘,學生不僅要緩解視覺疲勞、放松疲憊大腦、解決生理問題、做好課前準備,還要就某些困惑的問題與教師交流,可以說是秒秒珍貴。任何一名“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都不愿占用學生的課間10分鐘。從這個角度來說,占用學生寶貴的課間10分鐘,恰恰是教師教育觀念有待更新的表現(xiàn)。
二是改變工作作風,強化時間意識。教師要改變工作馬虎、敷衍塞責的工作作風,做好工作細節(jié),強化時間意識。從備課設計到課堂教學,從作業(yè)布置到問題討論,都必須安排在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把時間線作為工作紀律的紅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逾越。只有做出強制性的紀律要求,教師才可能改變工作作風,在自己的教學時間內(nèi)精耕細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提高教學技能,強化效率意識。教師“拖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教師教學技能不強,教學水平不高。真正的教學名師和大家,是不需要“拖堂”的。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技能,強化效率意識。要精選教學內(nèi)容,凝煉教學語言,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精準教學評價,確保在教學時間內(nèi)高質優(yōu)效達成教學目標。(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