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維, 武秀霞
(1.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天津 300387;2.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天津 300191)
對于教育,愛具有本然的意義。在《愛的教育》一書的譯者序言中,民國教育家夏丏尊講道:“學校教育到了現(xiàn)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yǎng)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于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盵1]
夏丏尊通過水池的隱喻,形象地表達了他對愛之于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對人們對教育愛的忽視的批判。當前,有學者同樣對教育愛的危機提出了憂思。如高德勝教授指出,在充滿競爭的學校里,受教育者常常不是教育者愛的對象,而是他們謀取、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工具,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感受到的不是愛和承認,而是身心的控制與折磨,本性的壓制與扭曲。[2]
在此背景下,我國學者王有升[3]、尹宗利[4]、高德勝[5]等對教育愛的內(nèi)涵和特征等進行了理論探討。其普遍認為,教育愛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愛。教育愛是一種教師單向度的、面向所有學生的、無條件的、恒常的類父母之愛。它是一種博愛,具有神愛的特性,是父母之愛的延續(xù)與超越。教育愛是情感的白光,白色蘊涵著豐富的色彩,教育愛同樣含著多樣的感情,如給予、關(guān)心、尊重、理解等等。這些研究對于呼喚教育實踐中的教育愛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縱觀已有的關(guān)于教育愛的研究,主要是教育家和教育學者的論述。一線教師是教育的實踐者,也是愛的教育的踐行者,他們關(guān)于教育愛的認識應該引起研究者的關(guān)注。然而,這方面的研究還基本是空白。
同時,教育愛作為一個抽象而復雜的概念,僅僅對其進行邏輯的分析尚不足以探明其奧秘,隱喻是我們認識教育愛的另一種基本方式。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方式,更是一種認知方式,是建構(gòu)抽象概念“教育愛”的重要工具。
在上文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夏丐尊在建構(gòu)愛的概念時,使用了“水池”隱喻,當今我國學者在闡釋愛的內(nèi)涵時,也使用了“白光”隱喻。這表明,與邏輯相對,隱喻也是教育家和教育學者表達教育愛的一種重要方式。
隱喻不僅是學術(shù)的語言,更是生活的語言。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生活中,也在使用著大量的隱喻來表達自己的教育認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收集教師們關(guān)于教育愛的隱喻表達,來探究其關(guān)于教育愛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驗證和反思隱喻在教師的教育言說中的地位和價值。
艾爾貝茲(Freeman Elbaz)[6]、克蘭迪寧(D. Jean Clandinin)和康納利(F. Michael Connelly)[7]以及徐碧美[8]、陳向明[9]等學者曾對自然情境中教師使用的隱喻進行了探究。然而,他們關(guān)注的主題主要是課程、教學、教師和學生角色的隱喻,對教育中的情感隱喻鮮有關(guān)注。在此背景下,筆者試圖對教師關(guān)于教育愛的情感隱喻進行探究。
本研究的語料源自天津市H小學31名教師寫的關(guān)于教育愛的文章。這些文章來源于面向全校教師開展的主題為教育愛的征文活動。根據(jù)以往隱喻研究的經(jīng)驗,筆者最初接觸這些材料時,就猜測教師們在表達教育愛的認識時會使用到大量的隱喻,對材料初步的閱讀證實了以上猜測。在初讀的基礎(chǔ)上,筆者對每篇文章進行了詳細的閱讀,抽離其中存在的隱喻,在此基礎(chǔ)上對其進行歸類和分析。
本文主要探討兩個核心問題:一是教師們通過隱喻對教育愛表達了什么樣的認識;二是隱喻在教育愛的表達中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地位和作用。雖然教師們的文章不是在完全自然狀態(tài)下完成的,但通過閱讀筆者發(fā)現(xiàn),其基本都體現(xiàn)了教師們的經(jīng)驗和體驗,而且隱喻的使用是完全自發(fā)的,比較接近于自然情境。與導出式隱喻相比,其能夠較為深入地表達教師們對教育愛的認識。
31位教師中有26人使用了隱喻來表達教育愛,所占比例為84%。26位教師共使用了47個隱喻,平均每人使用1.8個隱喻。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這些隱喻的源域可以分為人類及其行為、自然事物和生活事物三大類,出現(xiàn)的頻數(shù)分別為10、23、14,所占比例分別為21%、49%、30%。其中,通過自然界的事物來類比教育愛的隱喻最多。在人類及其行為的源域中,主要通過人的靈魂和生命以及父母之愛來隱喻教育愛。在自然事物中,主要通過水、種子、陽光等來隱喻教育愛,其中,通過水的各種形態(tài)來類比教育愛的隱喻最多,達到12個,占自然事物的52%??梢?,水作為普遍存在、千變?nèi)f化、滋養(yǎng)萬物的自然存在,強有力地激發(fā)了教師們關(guān)于教育愛的想象力。在生活事物中,基石、橋梁、鑰匙、燈火、動力等人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激發(fā)著教師們關(guān)于教育愛的認識。
表1 教師使用的關(guān)于教育愛的隱喻的基本情況
1.愛是靈魂和生命
靈魂一般指附于人體的精神或心意之靈,比喻起關(guān)鍵和主導作用的因素。生命對于人來說是至為寶貴的?!皭凼庆`魂和生命”的隱喻表達了愛在教育中至關(guān)重要的地位。如表2中的案例所示,教師們關(guān)于此隱喻的表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強調(diào)教師的教育愛的關(guān)鍵性。教師只有具有了教育愛,才會關(guān)心、幫助、愛護、理解、寬容學生。二是強調(diào)對學生開展愛的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愛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對學生開展愛的教育是教育人性化的呼喚,是教育的根本要求,會對學生各方面情感和品質(zhì)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表2 關(guān)于“愛是靈魂和生命”的隱喻案例
注:由于篇幅限制,本表只呈現(xiàn)了教師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隱喻。下表同。
2.愛是母愛/父愛
我國著名教育家斯霞以“童心母愛”的隱喻表達了其對小學教師職業(yè)特性的理解,那就是小學教師應具有童心,能夠走近孩子的心靈,并富有愛心、呵護兒童的成長。如表3所示,一些教師也提出教師應該像母親一樣,無私、細膩、周到、樸實地呵護、關(guān)懷、體貼學生。與溫潤的母愛相對,也有教師指出,師愛應該像父愛一樣嚴格而慈祥。將小學教師之愛比作父母之愛尤其是母愛,體現(xiàn)了小學教育的特殊性。
表3 關(guān)于“愛是母愛/父愛”的隱喻案例
3.愛是旅行
旅行一般指時間較長的遠行。如表4所示,將教育愛比作沒有盡頭的旅行,意在說明教育是一項愛的事業(yè),具有長期性和永恒性。在旅行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同行者,在教師充滿愛的呵護和陪伴下,學生不斷成長。作為愛的付出者,在愛的旅行中,教師也收獲路途中的風景和驚喜,擴展著自己的經(jīng)驗和體驗。
表4 關(guān)于“愛是旅行”的隱喻案例
4.愛是種子
如表5所示,有教師通過種子隱喻表達了對教育愛的認識。有教師崇尚性善論,認為愛的種子埋藏于每個孩子心中,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喚醒它。而有的教師則指出獨生子女常常處于自我中心的狀態(tài),很少去關(guān)愛他人,需要教師在他們的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可以看出,雖然二者都使用了種子隱喻,但前者是內(nèi)發(fā)說的觀點,而后者是外鑠論的觀點。種子象征著希望和收獲。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播撒愛的種子,就會收獲顆顆童心和累累碩果。
表5 關(guān)于“愛是種子”的隱喻案例
5.愛是水
無論是古代還是當前,水都持續(xù)不斷地激發(fā)著人們關(guān)于教育的想象。[10]如表6所示,在“愛是水”這一根隱喻下,教師們通過愛是春雨、愛是甘泉、愛是清泉、愛是暖流、愛是大海、愛是交流*交流的本意是水的縱橫交錯而流。等一系列的隱喻來表達對教育愛的認識。其一,師愛滋潤學生的成長。師愛像春雨、甘泉一樣,滋養(yǎng)兒童幼小的心靈,甚至能夠使“枯萎的小草發(fā)芽”。其二,師愛應該是公平的。就像春雨從不挑選秧苗一樣,教師也應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其三,師愛是溫暖的。愛是暖流,可以溫潤兒童的心靈。教師的愛可以融化特殊孩子心中的堅冰;孩子擁有愛,許多問題也可能在愛中融化。其四,師愛是博大和寬廣的。教師的愛應該像大海一樣寬廣和博大,能夠包容每一個學生。其五,師生之間會形成愛的交流。教師的愛不是單向的,教師愛學生,學生也會愛老師,親其師向其道,從而形成愛的雙向互動和交流。
表6 關(guān)于“愛是水”的隱喻案例
續(xù)表
6.愛是陽光
“陽光”代表著自然與健康、光明與溫暖、生機與希望。如表7所示,“愛是陽光”的隱喻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其一,愛的陽光能夠滋養(yǎng)學生的陽光品格。它可以使學生放射出光芒,甚至使一些學生心中的堅冰融化,進而形成陽光的品格。其二,愛的陽光應該是公平的。就像太陽普照萬物一樣,教師的愛也應該公平地灑向每一個學生。其三,陽光教師是關(guān)鍵。開展陽光教育的主體和關(guān)鍵是陽光教師。只有教師是陽光的,即熱愛生活、熱愛工作,富有愛心、耐心,尊重、關(guān)懷、理解、信任與激勵學生,陽光學生才能成為可能。
表7 關(guān)于“愛是陽光”的隱喻案例
7.愛是春風、愛是花
如表8所示,春風是和煦的、宜人的,將教育愛比作春風,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的關(guān)懷。“吹綠”學生的心靈,意味著讓學生體驗到關(guān)注和期望,從而充滿生機和希望?;ㄊ敲利?、美好的象征。教師之愛也會使學生開出愛之花。然而,當前許多功利主義的教育行為使教育充斥著功利和虛偽,使愛之花日漸枯萎。
花的隱喻與前面的種子、陽光、水、春風等形成了一個自然的隱喻系統(tǒng)。這個隱喻系統(tǒng)的主題圍繞著學生心靈的成長和發(fā)展。在許多教育家的論說中,也大量使用了這些隱喻。這表明,無論古今,這些事物都是人們言說教育的智慧源泉。
表8 關(guān)于“愛是春風”、“愛是花”的隱喻案例
8.愛是基石和橋梁
基石指做建筑物基礎(chǔ)的石頭,比喻基礎(chǔ)或中堅力量。如表9所示,愛是基石的隱喻說明愛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師愛對學生形成良好品質(zhì)乃至成長和終身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愛是師生聯(lián)系的紐帶,是師生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只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尊重、信任、關(guān)心學生,多與學生交流,多給學生幫助,必然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向上的互動情感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表9 關(guān)于“愛是基石”、“愛是橋梁”的隱喻案例
9.愛是鑰匙、愛是燈火
如表10所示,愛是鑰匙的隱喻表明,教師應擁有開啟學生智慧和心扉之門的鑰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富有愛心,才會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才會因材施教,為學生開啟走向成功的大門。尤其是對于性格內(nèi)向等的特殊的學生,教師更應如此,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心鎖,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走向成功。燈火的特征是明亮、溫暖,愛是燈火的隱喻表明教育愛能夠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給予學生溫暖的指引。
表10 關(guān)于“愛是鑰匙”、“愛是燈火”的隱喻案例
10.愛是動力
如表11所示,“愛是動力”的隱喻表達的主要是教育愛的功能。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對教育者自身來講,對教育懷有愛,才會在瑣碎而忙碌的工作中延續(xù)熱情和激情,避免職業(yè)倦怠,保持教師應有的生命活力。其二,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xiàn)在對其尊重、寬容、激勵和賞識上,這些都將使學生獲得成長的動力源泉。
表11 關(guān)于“愛是動力”的隱喻案例
如表12所示,教師們通過各種具體的概念,隱喻性地建構(gòu)了愛的內(nèi)涵、愛的特征、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愛的培養(yǎng)等主題。其中,關(guān)于教育愛的作用的隱喻最多,充分表達了愛在教育中的價值。它不僅能促進學生心靈和品質(zhì)的成長,也使教師煥發(fā)出生機和活力。而在教育愛的培養(yǎng)方面,教師們也通過隱喻提出了卓越的觀點,如要給予學生愛的陽光,陽光教師是關(guān)鍵;愛的種子已經(jīng)存在于兒童的心中,教師要做的就是用愛去喚醒它,等等。
表12 教育愛的意蘊
隱喻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它幫助我們借助結(jié)構(gòu)相對清晰的具體概念去建構(gòu)和理解缺乏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抽象概念,是我們進行抽象思維的工具。[11]“愛”作為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抽象概念,具有豐富的意蘊,簡單的概念分析很難全面地表征它,這就需要通過隱喻的方式進行建構(gòu)。在許多教育家和教育學者通過隱喻表達對教育愛的認識的同時,作為教育實踐者的一線教師更將隱喻作為其認識、理解和表達教育愛的重要方式。
被考察的31位教師,絕大多數(shù)都使用了隱喻來表達他們對教育愛的認識。教師們使用的隱喻源域包括人類及其行為、自然事物、生活事物三大類。這些隱喻源域都是教師們比較熟悉的身邊事物,體現(xiàn)了近身取譬的特點。
教師們創(chuàng)作的關(guān)于教育愛的隱喻還充分體現(xiàn)了隱喻的系統(tǒng)性的特點。如通過水的隱喻,系統(tǒng)地表達了師愛的特點和作用,即師愛是溫暖的,師愛是博大和寬廣的,師愛應是公平的;師愛滋潤學生的成長,師生之間會形成愛的交流。通過三大類13種隱喻對教育愛的內(nèi)涵、特征、作用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建構(gòu),擴展著我們對教育愛的認知。
基于收集的語料,本文對教師關(guān)于教育愛的隱喻進行了探究,揭示了教育愛的豐富意蘊,也用實證材料證明了隱喻是教師實踐知識的重要表征,以及隱喻在建構(gòu)抽象概念中的獨特價值。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一步擴展和深化對教育愛的隱喻研究。
第一,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對31名小學教師進行了研究,以后可以對不同學段如小學、中學、大學的教師群體進行更大樣本的研究。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主要對教師關(guān)于教育愛的文章中所使用的隱喻進行了分析。雖然與導出式隱喻相比,能夠較好地反映教師們的思想,但要更好地反映教師們對教育愛的認識,可以通過對教師在自然情境中(如日常教學生活和實踐中)使用的隱喻進行研究,以更詳實和深入地反映教師們的認識。
[1](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夏丏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1.
[2][5]高德勝.論愛與教育愛[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3):1-6.
[3]王有升.教育愛——一個被忽略了的教育學核心范疇[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2(4):5-10.
[4]尹宗利.愛的教育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9(12):42-44.
[6]Elbaz, F. .TeacherThinking:AStudyofPracticalKnowledge[M]. London: Croom Helm, 1983:132.
[7]康納利,克蘭迪寧.教師成為課程研究者[M].劉良華,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2.
[8]徐碧美.追求卓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案例研究[M].陳靜,李忠如,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6.
[9]陳向明.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的知識論基礎(chǔ)[J].教育學報,2009(2):47-56.
[10]高維.教育研究中隱喻思維方式的價值和啟示——以儒家教育思想“以水喻教”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chǔ)教育版),2015(1):10-14.
[11]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