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課程是高校教學工作的核心內(nèi)容,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文化課程的重要性略有下降,也導致了一些實際問題?;诖?,本文以當前高校文化課程教學的不足作為切入點,簡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問題,再以此為基礎,重點論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改革,并給出相關(guān)具體措施,以期通過分析明晰問題、完善理論,為后續(xù)高校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guān)鍵詞】文化課程 ?教學理念 ?教學方式 ?獎勵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21-02
前言
高校文化課程知識性或藝術(shù)性的文化知識教學,包括文科與理科兩大類。在我國的教育系統(tǒng)中,高校階段的教學工作主要起到專業(yè)教學、培育的作用,然而由于高校學生學習的壓力相對不大,文化課程教學工作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困擾著具體教學工作,也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和成長。針對問題情況展開分析,探討教學模式的改革,對于高校文化課程優(yōu)化意義突出。
1.當前高校文化課程教學的不足
1.1教學理念僵化
教學理念的僵化是當前高校文化課程教學工作的主要不足,高校教學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性,由于學生很難通過自學完全理解知識內(nèi)容,教師的講解也就顯得十分必要,導致高校教學過度依賴教師的情況。如哲學教學,哲學思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師的講解也因此較為詳盡,很容易導致課堂陷入“說教”模式中,而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講解”又是必要的、必須的,教師以及學生都缺乏革新的想法。
1.2學生對文化課程重視程度下降
高校文化課程與高中、初中乃至小學階段的學習都不相同,學生的學習壓力驟減,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高校文化課程的學習甚至存在誤解,認為大學知識缺乏實用性,對文化課程重視程度明顯不高,較為典型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逃課行為、遲到行為。
1.3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在現(xiàn)代各級教學工作中幾乎廣泛存在,但應該明確的是,由于高校文化課程具有特殊性,需要培育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針對現(xiàn)有知識進行思考的能力,單一的教學方式影響非常不利。
2.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改革
2.1革新文化課程教學理念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是指在高校的文化課程教學工作中引入比賽機制,這種機制引入的基礎是革新文化課程教學理念,首先要求教師明確教學工作的目的,其次是改變自身定位。目的上,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模式下傳輸知識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學”作為其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教”只是一種引導,這樣才能培育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習慣。定位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的引導者,要求教師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理念,將學生變成教學工作的主體,一切以服務學生的學習作為基礎,實現(xiàn)文化課程教學理念的革新。
2.2擬定比賽項目
比賽項目的擬定是“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改革活動具體落實的第一步,要求教師在擬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將比賽納入到常規(guī)教學軌道里來,選取與課堂內(nèi)容高度相關(guān)的知識、思考方式作為比賽項目。
2.3確保公平公正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基本要求是保證比賽過程公平公正,因此所有的核心比賽內(nèi)容都要求在課堂內(nèi)完成,對于長期項目,可以分為若干部分,將其核心階段放在課堂中。如教學要求學生結(jié)合工程實例擬定施工全過程管理計劃,由于工程施工全過程需要借助現(xiàn)場調(diào)查、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獲取,難以在課堂完成,可以允許學生在課下收集資料,教師只在課堂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生的管理計劃書提出問題、要求解答即可,確保整個比賽過程公平公正。此外,為避免教師的主觀想法過多影響比賽結(jié)果,所有比賽作品都要在班級內(nèi)部進行公示,由全體學生打分,教師評分和學生各占50%,作為學生作品的最終成績[1]。
2.4獎勵制度
獎勵制度是任何比賽都需要重視的,高校文化課程的比賽帶有一定特殊性,可以不必拘泥于物資獎勵,學習榮譽、學分都可以作為獲勝者的獎品。
綜合:
通過分析當前高校文化課程教學工作的不足以及教學模式改革,獲取了相關(guān)理論內(nèi)容。目前來看,我國高校文化課程存在教學理念僵化、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視角下,高校可以首先革新文化課程教學理念,之后在公平公正環(huán)境下擬定比賽項目、獎勵制度,使文化課程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加有序、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蔡淑蘭.少數(shù)民族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文化困境與出路——兼論民族文化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意義[J].民族教育研究,2012(01):105-109.
作者簡介:
錢敏(1978-),女 ,浙江普陀人,講師 ,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