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巖,尤文杰
(河南神馬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平頂山 467013)
某化工企業(yè)的生產需要連續(xù)穩(wěn)定的蒸汽供應,提供蒸汽的240 t/h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水冷壁偏磨、磨損較快,鍋爐運行平均不足60 d,就因水冷壁磨損最終爆管需停爐檢修,每次檢修需更換數(shù)十根水冷壁管。鍋爐運行穩(wěn)定性差,年維修量大,嚴重影響生產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1)鍋爐前墻(衛(wèi)燃帶向上3.5 m范圍內)水冷壁磨損嚴重,鍋爐后墻、兩側墻(衛(wèi)燃帶向上3.5 m范圍內)水冷壁磨損程度較輕。
(2)鍋爐前墻(衛(wèi)燃帶向上3.5 m范圍內)水冷壁磨損不是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爐內貼壁流的常規(guī)性均勻磨損,呈現(xiàn)的是偏磨磨損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以鍋爐前墻中心線為基準,右側水冷壁沖刷磨損面出現(xiàn)在水冷壁管左側面,中部及右側面不磨損;以鍋爐前墻中心線為基準,左側水冷壁磨損面出現(xiàn)在水冷壁管右側面,中部及左側面不磨損。
(3)每次停爐檢修時都發(fā)現(xiàn)鍋爐4個給煤口附近及給煤口下部粘接大量燃煤,厚度達300 mm。
(1)240 t/h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一、二次風量原設計5:5,空床阻力3.67 kPa,而鍋爐實際運行空床布風阻力僅2.0 kPa。鍋爐負荷在220~235 t/h時,一、二次風量均為148 000 m3/h。根據(jù)考察,同廠家、同類型鍋爐布風阻力均在3.5 k~3.7 kPa,且鍋爐負荷220~235 t/h時,一、二次風量98 000 m3/h,因此判斷鍋爐運行阻力偏低是造成鍋爐一、二次風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水冷壁常規(guī)磨損不可避免,正常情況下,鍋爐水冷壁磨損都是較為均勻的貼壁流磨損,由于鍋爐一、二次風量的增加,大顆粒床料在一次風的作用下加速了對水冷壁的沖刷、磨損。
(3)如圖1所示,以鍋爐前墻中心線為基準,第一與第二給煤口中心間距1980 mm,第三與第四給煤口中心間距1980 mm,第二與第三給煤口中心間距為2880 mm,鍋爐前墻4個給煤口不是均勻布置,停車檢修時發(fā)現(xiàn)4個給煤口附近及給煤口下部粘結堆積大量燃煤。 因鍋爐播煤風出口與給煤機落煤口方向接近垂直(圖2),播煤風進入給煤管后直接吹打在落煤口燃煤和給煤管管壁上,播煤風不能有效集中,播煤能力減弱,難以打散給煤管內部燃煤,大部分燃煤僅靠自重進入爐膛,是燃煤堆積在爐膛前墻的主要原因。
圖1 鍋爐前墻給煤管布置
(4)水冷壁出現(xiàn)偏磨、磨損的主要原因:①鍋爐給煤管播煤風能力不足,在燃煤從給煤口進入爐膛瞬間不能被打散、均勻灑落在鍋爐料層上,給煤管播煤風能力不足,原燃堆落鍋爐前墻料層上部,大量燃煤聚堆改變了一次風垂直向上的運行軌跡。②一次風被迫改變運行軌跡從爐膛中間向上運動,通過爐膛中間給煤口后向爐膛兩側加速擴散,最終趨于爐內平衡,這種因一次風運動軌跡方向的改變,最終造成鍋爐前墻(衛(wèi)燃帶向上3.5 m范圍內)水冷壁出現(xiàn)磨損偏磨現(xiàn)象。
圖2 改造前播煤風管
圖3 風帽外罩
(1)鍋爐風帽芯管。在保持鍋爐原風帽外罩(圖3)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改造風帽芯管結構。原風帽芯管內徑41 mm,芯管總過風面積1319.585 mm2,風帽外罩共10個孔,孔徑12 mm,風帽芯管總過風面積1130.4 mm2(圖4)。改造后的風帽芯管過風面積仍為1319.585 mm2,僅改造芯管出風口位置,原芯管頂部用堵頭封堵,改造后芯管出風口由頂部出風改為側向均布出風,布置2層共16個孔,孔徑6.5 mm,通風總面積530.66 mm2(圖5)。
(2)播煤風管。在給煤管中增加隔風板,使播煤風從給煤管底部射入,改變播煤風運動軌跡(圖6),播煤風通過給煤管底部直接打進入爐膛,播煤風在進入爐膛前打散燃煤,使燃煤均勻灑落在爐膛中間,燃煤厚度的減弱使一次風穿透燃煤能力加強,一次風穿透燃煤后均勻垂直向上運行。
(3)水冷壁外部結構。為解決前墻水冷壁(衛(wèi)燃帶向上3.5 m范圍內)因一次風運行軌跡改向造成水冷壁的沖刷、偏磨磨損,在水冷壁管上焊接防磨側板(圖7)。水冷壁節(jié)距90 mm,管內徑60 mm。防磨側板500 mm×20 mm×6 mm,防磨側板焊接在水冷壁管正面,防磨側板高出水冷壁管20 mm。為解決防磨側板的耐高溫性、耐磨損性和可焊性,防磨側板采用12Cr1MoVG材料;為解決防磨側板的膨脹,防磨側板對接時預留2 mm膨脹節(jié)間隙。
圖4 改造前風帽芯管
圖5 改造后風帽芯管
圖6 改造后的播煤風
圖7 水冷壁管焊接防磨側板
改造后240 t/h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空床阻力3.60 kPa,鍋爐負荷 220~235 t/h時,一、二次風量均為100 000 m3/h,鍋爐首次運行183 d計劃性停車檢修,經檢查鍋爐水冷壁管無沖刷、偏磨磨損現(xiàn)象,落煤口及落煤口下部無燃煤堆積,截至2016年11月,鍋爐已連續(xù)運行3個周期,每次運行周期均在183 d以上,鍋爐年計劃停車檢修次數(shù)≤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