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紅
跟骨骨折多發(fā)于足部, 以外傷所致為主。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 并需要住院恢復和觀察。由于跟骨骨折的疼痛感較為明顯, 且治療中可能伴隨并發(fā)癥, 治療不及時也可造成患處血液不通暢, 足趾無法活動等[1]。因此在臨床治療中,不僅需要手術過程, 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術前、術后的護理過程。本研究分析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在跟骨外側壁骨皮瓣截骨入路術后的護理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作者醫(yī)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跟骨外側壁骨皮瓣截骨入路術治療的跟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經(jīng)過本院正規(guī)檢查確診為跟骨骨折。其中男40例, 女36例;年齡最大53歲, 最小21歲, 平均年齡(32±7)歲。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8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術前將患者病肢抬高并固定,冰塊冷敷患處, 定期進行腳趾和腳面檢查, 降低水腫發(fā)生率;增加心理護理和疾病護理內容, 與患者進行溝通, 并向其講述疾病的治療方法、效果和治療耐心的重要性。科室醫(yī)生與護理人員共同參與前期和后期護理, 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基礎護理內容。包括疼痛護理、飲食護理等內容。
1.2.2 觀察組 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1.2.2.1 管道護理 患者通常需要在患處體內放置負壓引流管, 目的是防止水腫等癥狀, 護理人員要觀察引流管使用情況, 防止阻塞, 觀察引流管內液體量和顏色, 如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通知治療醫(yī)師進行處理, 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24 h。適當注射生理鹽水, 保持尿管清潔度, 避免尿路等感染。
1.2.2.2 飲食護理 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習慣, 并由護理人員督促患者按要求飲食, 增加活血功能食材, 對有抽煙、飲酒等習慣患者要嚴格禁止。
1.2.2.3 術后康復訓練 根據(jù)患者疾病恢復情況, 在適當?shù)臅r間進行恢復訓練, 以提高其靈活性。包括適當?shù)淖阒豪煊柧?、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運動, 并在康復后期由家屬或護理人員陪伴下樓走動[2]。此外, 對患者進行并發(fā)癥護理, 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fā)癥, 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美國足踝外科協(xié)會踝與后足評分(AOFAS)及平均愈合時間、愈合率情況。恢復效果情況分為優(yōu)、良、可、差, 有效率=(優(yōu)+良+可)/總例數(shù)×100%。AOFAS評分是患者骨折治療后恢復情況評分, 包括疼痛評分、X射線評分、日?;顒庸δ茉u分,評分越高則代表效果越好。創(chuàng)傷愈合面以患者出院時效果為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AOFA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為(43.27±2.37)分, 日?;顒庸δ茉u分為(48.12±2.76)分, X射線評分為(9.52±1.52)分, 總評分為(95.37±4.29)分;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為(32.24±2.51)分, 日?;顒庸δ茉u分為(34.23±2.53)分, X射線評分為(6.46±1.03)分, 總評分為(83.12±4.35)分。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X射線評分、日常活動功能評分及總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優(yōu)19例, 良好9例, 可8例, 差2例, 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患者優(yōu)13例,良好7例, 可10例, 差8例, 有效率為78.95%。觀察組患者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平均愈合時間、愈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愈合時間為(10.13±2.67)d, 愈合35例, 愈合率為92.11%;對照組患者平均愈合時間為(17.33±3.56)d, 愈合27例, 愈合率為71.05%。觀察組平均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 愈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合護理包括管道護理、飲食護理和康復訓練護理等內容, 關注患者的創(chuàng)面恢復情況、治療期間肢體的保暖情況,因此在跟骨骨折行骨外側壁骨皮瓣截骨入路術患者護理中,需要使用綜合護理手段。為患者制定全方位的住院期間護理手段, 于手術治療當天和第2天在護理人員幫助下進行腳趾活動。術后3~5 d增加腳踝和膝關節(jié)處的活動量, 按照患者恢復情況, 提醒恢復期患者下地進行適量的運動, 借助康復訓練法促進患者血液流通, 關注其骨折部位主觀感知情況。進行合理包扎, 以發(fā)揮綜合護理的積極作用。跟骨骨折是由墜落、碾壓等原因造成的嚴重骨科疾病, 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感染、無法愈合等癥狀, 治療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并發(fā)癥。
作者認為, 醫(yī)院應提高對跟骨骨折手術的重視, 在手術期間監(jiān)測患者的治療情況, 尤其是患處包扎合理性、是否有不適等。安排護理人員隨時與住院患者進行溝通。手術后監(jiān)測其足趾末梢的活動狀態(tài)、顏色、感知度和供血情況, 可酌情給予適量的鎮(zhèn)靜藥[4]。關注患者跟骨活動情況, 研究表明, 跟骨骨折患者很容易發(fā)生骨筋膜室綜合征, 使足趾無法活動, 且疼痛難忍, 需要對相關癥狀進行預防, 并對以發(fā)生患者進行手術引流。通過本次實驗結果可以證明綜合護理干預在跟骨骨折治療中的積極作用。綜合護理干預過程還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 因此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 為其講解疾病基本知識和健康護理方案, 使患者樹立信心, 增強對患者的信任度。護理人員還應與患者家屬建立聯(lián)系, 通過合理溝通與家屬之間組成共同的護理小組, 提高護理效率[5-7]。此外,跟骨骨折恢復慢, 且可能帶有一定的疼痛感, 影響患者的治療信心。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者處理疼痛, 并指導其認識到長期堅持治療的重要性, 減少運動不當而導致再次性的受傷,并強化護理過程[8-10]。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對跟骨外側壁骨皮瓣截骨入路術后恢復效果和創(chuàng)面愈合具有促進作用, 可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