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的安全、健康也備受關注和重視。影響食品安全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和最嚴重的當屬微生物污染。據有關統(tǒng)計數據表明,每年全球約有14億由微生物細菌導致的腹瀉病例,而造成腹瀉的原因大多是食用了受微生物感染的變質食物。由此可見,食品檢驗中微生物的檢驗極為重要。
食品中微生物檢驗主要內容可歸結為以下兩方面:
一、食品污染情況指標菌的檢驗,這類檢驗主要以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兩項指標為主。首先是菌落總數,這是檢驗食品污染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指食品在普通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里經過時長48h及溫度為37°C的培養(yǎng)后生長的細菌菌落數量。其次是大腸菌群,這是和糞便污染相關的細菌,主要是需氧及兼性厭氧、在溫度為37°C的環(huán)境中可以分解乳糖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大腸菌群也大多數被用在食品衛(wèi)生質量以及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質量情況的檢驗方面。
二、多種致病菌的檢驗。主要是對李斯特式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進行相關檢測。在檢驗這些病菌的過程中不僅要實施定性檢驗,同時也要進行定量檢驗。
食品中微生物的檢驗主要是借助醫(yī)學、理化、生物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微生物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進行科學、有效的食品微生物檢驗,能及時掌握食品受污染情況,判定食品是否安全,讓人們食用到健康安全食品,也能避免不必要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同時,若沒有微生物檢驗,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醫(yī)護人員就很難及時、準確地找出病因,影響病患的身體康復。準確、完整的食品微生物檢驗數據還能為衛(wèi)生學提供評價依據。加之,《食品衛(wèi)生檢驗法》也明確提出了食品檢驗中微生物檢驗的相關標準要求。因此,食品中微生物檢驗十分重要,并且其檢驗必須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進行,盡量縮小誤差,確保檢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真正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最后,通過微生物檢驗能夠判定出食品的整個加工生產環(huán)境和過程是否達標,食品衛(wèi)生環(huán)境是否得到有效保障,若不符合要求就要及時責令整改。根據微生物檢測結果還能及時判定出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為相關部門開展衛(wèi)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有效防止食物中毒、傳染病等事故的發(fā)生,并且也能讓相關部門及時做好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及緊急方案。
食品中微生物檢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儀器檢驗法,即借助各種儀器對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標進行檢測,常用的檢驗儀器有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tǒng)和微型全自動熒光酶標分析儀,儀器檢測能及時獲得準確有效的數據,值得推廣使用。二、電阻抗檢驗法,即在培養(yǎng)基內培養(yǎng)細菌,細菌在成長階段會推動培養(yǎng)基里的蛋白質、糖類等逐漸分解成小分子物質,而分解出的小分子物質具有一定的導電性,能讓電阻產生變化,依照變化情況推算出含菌量。三、其他方法,如免疫學方法,檢測細菌的抗原與抗體,確保食品安全健康,包括免疫磁珠分離法、免疫酶技術和熒光抗體檢測技術三種。又如核酸探針技術,它可以快速檢測大腸桿菌,從而對食品安全性提供正確評價。總之,在實際檢驗時各部門人員可結合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相應的檢驗方法,但在選擇檢驗方法時都應遵循同一原則:能及時、準確得出有效的檢驗結果,確保食品的安全健康。
食品中微生物的檢驗十分重要,極具現實意義。在進行食品微生物檢驗時必須要明確具體的檢驗內容和標準,當食品生產出來后要及時進行檢測,獲得準確檢測結果,檢測合格后才能流入市場,確保消費者購買到健康、安全食品。同時,要明確食品安全檢驗并不僅僅是微生物的檢驗,還涉及到食品生產過程中的各影響要素,只有從源頭抓起,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把控,才能真正確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