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華
(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醫(yī)院護理部,內(nèi)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護理實習生由于崗位職責、專業(yè)技能、臨床實踐等掌握較少,很容易出現(xiàn)操作慢、不熟練、出現(xiàn)差錯等情況,通過加強護理實習帶教管理利于進一步改善實習生護理水平,降低差錯情況的發(fā)生[1]。本次研究對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應(yīng)用效果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分別選擇選擇2015年1月~12月和2016年1月~12月兩個機階段本院臨床護理實習生各35名作為研究對象,前期為對照組,后期為觀察組。對照組包含1名男生,34名女生,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02±1.24)歲;觀察組包含1名男生,34名女生,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13±1.41)歲。對兩組實習生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實習生接受傳統(tǒng)帶教管理方法,包含熟悉排班表、由高年資護師和帶教老師傳授護理技能等。觀察組患者接受精細化管理帶教方法:①理念滲透,培訓實習生對精細化管理理念的認識,告知其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護理過程細節(jié)的重要性,幫助其形成精細化良好理念,促使其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融入到護理工作中。②體系建立,建立帶教管理體系,由院長、護理部、科室等組成層級護理帶教體系;每個科室均需選定一名帶教組長,落實該科室護理實習的帶教工作,加強護理管理和技能指導。③加強綜合能力培養(yǎng),采取一帶一護理實習帶教模式,在實踐技能操作培訓中,由實習生模仿和適應(yīng),帶教老師精準指導,針對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開設(shè)法律法規(guī)課程,組織實習生學習相關(guān)法律知識,形成法律意識。
評估兩組實習生護理能力,記錄護理差錯事件發(fā)生情況。護理能力包含護理理論、護理技能和護患溝通能力,各項目均100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能力越強。帶教滿意度由實習生結(jié)束實習時自主評價,分別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
對于本次研究所記錄的資料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述,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析表1可知,觀察組護理理論、護理技能和護患溝通能力等護理能力評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實習生護理能力評價分析(±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護理能力評價分析(±s,分)
組別 n 護理理論 護理技能 護患溝通能力觀察組 35 75.39±6.24 75.05±7.26 75.96±7.63對照組 35 82.69±7.31 84.65±7.38 86.33±8.01 t - 4.49 5.49 5.54 P - <0.05 <0.05 <0.05
分析表2可知,觀察組實習生帶教滿意度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8.57%,P<0.05。
表2 組實習生帶教滿意度評價(n,%)
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如今醫(yī)院對專業(yè)護理人員的需求量較大,而為了促使護理實習生盡快掌握臨床要求護理水平,在實習生帶教階段必須加強管理。如今各大醫(yī)院非常重視如何提高臨床護理實習帶教質(zhì)量,如加強精細化管理,在日常護理管理的基礎(chǔ)上實施精細化干預(yù)[2]。首先需要重視對帶教老師的專題培訓,確保其掌握精細化高效管理方式。重視對實習生的崗前培訓,向其詳細介紹護理文化、從業(yè)道德、安全教育等,不同科室的特點、科室環(huán)境及崗位責任等,促使各個實習生均能夠了解到自身責任和義務(wù)[3]。采用一對一帶教方式,做好帶教期間的溝通,制定針對性帶教計劃,保證高水平帶教質(zhì)量。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能力評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習生帶教滿意度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8.57%,P<0.05,表明落實精細化管理模式利于提高帶教質(zhì)量,提高實習生整體護理能力,同時獲得實習生對帶教管理模式的認可。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yīng)用具有較高的價值,對提高實習生整體水平有明顯的作用,值得推廣。
[1] 陳辛華.精細化管理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運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5):123-124.
[2] 邱秀娟.臨床護理路徑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yīng)用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05):149-151.
[3] 朱 云,李付儒.臨床護理路徑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yīng)用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