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的一部分重要內(nèi)容,同時也是保證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我們在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應該結(jié)合現(xiàn)今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特點,引入更加科學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接受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得到更好的積累和發(fā)展。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讓學生語文感悟和綜合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與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讀-寫-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一、 引言
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對于學生本身的發(fā)展來說,讀書是寫的基礎(chǔ),同時寫也是讀的升華,做好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是當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和目標。“讀-寫-讀”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思路,其更加關(guān)注對于讀寫進行有效的融合,讓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促進學生更好地在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得到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二、 “讀-寫-讀”閱讀教學模式應用的思路
第一,以讀訓練的應用,促進學生有效積累?!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痹趯嶋H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通過閱讀訓練,讓學生本身更好地和文本實踐對話。作為整個閱讀教學的重要核心內(nèi)容,對閱讀訓練進行合理的安排是非常重要和關(guān)鍵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結(jié)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合理的訓練,讓學生本身通過閱讀來得到更好地提升和發(fā)展。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讀可以分為初讀、精讀。初讀要讓學生正確地讀,讀通讀順。而精讀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在閱讀訓練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讓學生本身更好地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提升對文字的體驗深度,并且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語言的學習過程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并且很多語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會深化,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財富,在學生所需要進行表達和書寫的同時,變成他們所需的各類資源和素材。教師可以在安排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配合摘抄的方式,對所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記錄,并且積累自己的感悟和體驗,更好地對他們的語言材料儲備進行豐富。閱讀的過程也是對信息進行輸入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語言材料進行理解的過程。而寫作的過程則是對信息進行輸出,并且表達自己的語言材料的過程。在進行閱讀訓練的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文章的意思進行感悟和理解,同時也應該注重對文章內(nèi)容中寫作精華的領(lǐng)會,并且學習其中良好的表現(xiàn)手法,讓學生自身的語言寫作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fā)展。例如,在對《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讓學生關(guān)注作者如何描寫父親的神情的詞句,并且通過這些詞句來對父親的內(nèi)心世界的活動進行體會。作者也已具備通過描述父親外貌的詞句和感悟,更好地展現(xiàn)了父親對孩子的愛和偉大的情感。在實際閱讀中鼓勵學生更好地對語言的魅力盡情感受,并且通過自己的體會來完成對文章的深化理解?!白x-寫-讀”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上,合理的前期閱讀訓練是整個閱讀教學的開端,同時也是學生能力成長的重要起點。
第二,以寫訓練的應用,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在前階段閱讀訓練的過程當中,學生完成了信息的輸入的過程,并且理解了文章的原材料。在這一階段寫作訓練的過程當中,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掌握對文本的學習,并且學會如何進行遷移和模仿,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我們實際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材內(nèi)容都是很經(jīng)典的,也是學生寫作中的重要范例。結(jié)合與不同單元的教學重點,教師應該對寫作訓練進行合理的運用,并對教材中一些潛在因素進行充分的利用,更好地抓住語言和情感之間的結(jié)合點,讓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筆,安排學生進行擴寫、續(xù)寫、仿寫、縮寫,寫感受,寫啟發(fā),寫對人物的看法,以寫促讀,通過再創(chuàng)作,加深對文本的解讀。例如,《窮人》一文中,桑娜和漁夫在家中有5個孩子,并且在艱辛的生活之下,依然還收養(yǎng)了鄰居西蒙的孩子。這時可以結(jié)合這一故事情節(jié),來讓學生進行續(xù)寫,延伸一下,通過學生自己的想象來寫一下漁夫一家的生活,寫寫以后的生活會遇到什么困難,同時這幾個孩子是怎么慢慢成長的。
第三,以讀為拓展,帶動學生拔高。由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如果給他們安排過多的課后作業(yè),完成的難度較大?!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學生在1至9年級中完成400萬字以上的課外閱讀量”。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的鞏固所學的知識,教師需要對課后作業(yè)的模式進行適當改進。這時可以通過安排一些拓展性的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后延續(xù)課堂中的閱讀學習,學生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對課外閱讀中的內(nèi)容進行更好地吸收,并且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成長。
三、 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讀-寫-讀”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是非??茖W的,同時也是具有良好成效的。我們在實際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應該讓讀和寫得到更好的配合,并且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塑造一個更加完善的學習環(huán)境空間,讓學生自身的讀寫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鐘秀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33).
[2]周小琳.在多元對話中生成閱讀精彩——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7(09).
[3]魏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9).
[4]朱丙榮.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
[5]張江花.緊緊抓住“讀”字,發(fā)揮“感悟”在教與學中的思想內(nèi)涵[J].才智,2017(23).
作者簡介:
馬艷,遼寧省沈陽市,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向陽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