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莉
【摘 要】激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是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把握的基本要素。教師要在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鞏固課堂基本知識,達到有效教學的教學目標。本文將探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如何促進學生互動以及教學方法的“活”等,并且圍繞這些來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和做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互動性;自主性;有效情境
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趣味性的課堂讓他們能夠動手、動腦又動口,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必然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從自身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中不斷總結反思,不斷推陳出新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策略。下面,筆者將結合小學日常英語教學實踐和運用,談談幾點關于活躍課堂氛圍,構建互動課堂的心得體會。
1.激發(fā)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1.1競賽激趣
例如,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水果的英語詞匯apple、 banana、peach、pear、grape、watermelon時,為了學生能快速有效的分清不同水果的英語表達與漢語意思,教師可以提前設計一些帶有水果圖片的紙質(zhì)卡片,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進行互相PK。通過卡片說出其相應的英文單詞,答對一組加一分,回答不出來可以“過”,最多“過”三次,在一分鐘內(nèi)看哪個小組答對的最多,教師對大家給予表揚和鼓勵。通過引入競爭機制,能有效帶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
1.2情境激趣
在教學《My school bag》時,學生學習完book、notebook、pencil、pen、ruler、pencil-case、pencil-box、eraser等詞匯后,詢問學生哪位同學的school bag可以借老師用一下,然后拿出書包內(nèi)的物品Whats this?學生回答出相應物品的英文。也可通過讓學生舉手回答,用英文說出自己書包內(nèi)的物品。還可以兩位學生一組,一個人拿起實物提問Whats this?一個人回答Its a pencil這樣的形式輪流問答。利用實物情境能讓學生印象深刻,也能讓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就可以用英語操練這些簡單的對話。鍛煉英語思維能力,增強英語學習氛圍,把英語訓練融入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能有效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與目標。
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
創(chuàng)設符合生活實際的情景,構建愉悅的語言表達氛圍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掌握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達到教學的三維目標,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例如學習《My friends》時,如果反復讓小學生操練課本上的對話1.Who is he? He is my friend.2.Whats her name? Her name is Amy/She is Amy/3.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Zhang Peng/Hes Zhang Peng.學生只是機械性的重復,并不理解其中含義必然會覺得索然無味。如果教師能夠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情境巧妙地將英語學習融入到平常的生活當中,會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拿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朋友舉例或者以班上的同學為例, 來在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適當?shù)恼{(diào)整對話,達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的效果。對于敢于開口、樂于講述的學生給予激勵性的表揚,學生們的參與興趣會越來越高,參與度提高,從而為有效課堂增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注意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除此之外,恰當?shù)脑O計懸念,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可行方法。讓學生根據(jù)每個單元的主題來猜測這個單元可能會學到哪些相應的知識。最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英語課堂的學習當中來印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學習《At the zoo》時,讓學生猜測這個單元可能會學習有關哪些動物的單詞,在動物園里你會見到哪些動物,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然后讓學生看有關動物園情境的圖片:What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What does it look like? Do you like it?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at the zoo?通過提問來使學生散發(fā)思維,積極主動地思考教師的提問。從而開啟本文的學習之旅。在六年級下冊Unit 6的《The story of rain》課文的學習中,讓學生猜測Where does the rain come from?通過問題的提出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3.轉(zhuǎn)變觀念,教學方法活起來
教師即使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jīng)驗,但也要善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能故步自封總是老一套。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然后運用于日常教學當中。在學習《Lets take a trip》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實際組織一場trip,給學生進行分工,帶著Where to go? What to do? When to go? How?這些疑問去實施策劃這場trip,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學習《A farewell party》時,教師可以在教室模擬聚會的情景,讓大家感受在告別聚會上會聊些什么Good luck!Takecare!Keep in touch!提前感受小學畢業(yè)即將分別的場景。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和帶領大家學習英文歌來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和課堂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英語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活起來。
總結:創(chuàng)造歡快有趣的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英語創(chuàng)造潛能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看教師如何去運用和探索。這不僅要求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同時也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學生多多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這樣才能使課堂真正的活起來。
【參考文獻】
[1]劉建紅.構建小學英語教學互動課堂的幾點思考[J].校園英語,2015(5)
[2]李婧璐.以靈動結奇葩——談小學英語互動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5(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