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喆
這幾年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對全國范圍內的老百姓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也成為困擾各級人民政府的一大問題,然而卻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解決策略。在我國政府也沒有構建一個有規(guī)則的合理的運行機制來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管理和監(jiān)督。本研究就對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措施進行總結。
食品安全事故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
在當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制假售假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主要是因為很多黑心商販為了一己之利全然不顧大眾的生命健康,不遵守國家法律,并大量制造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像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含有致癌物質的孔雀石綠海鮮產品、蘇丹紅鴨蛋等等,這些有害的食品會出現(xiàn)在人們的餐桌上,就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隨時威脅著百姓的生命安全;其二,在生長過程中的農產品受到嚴重的污染。在農產品的生長過程中,來自生活中的各種廢物、廢水以及廢氣等有毒物質,會對農作物造成嚴重的污染,進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fā)生。在工業(yè)行業(yè)迅猛發(fā)展的當下,重金屬工廠也在農村以及郊區(qū)遍地開花,從工廠中排出的含有有毒物質的污水逐漸污染了種植農作物的土壤,使農作物的生長負擔不斷的增重,久而久之,食品安全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最后,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屢出不窮。很多制造售假的不法分子將國民的生命看作螻蟻,將國家的法律拋之腦后,從事有組織有團隊的售假違法活動,并用其謀取利益,他們將有毒食物送上餐桌,甚至將爪牙伸向嬰幼兒,他們的眼睛里沒有法律,只有利益。這樣的違法行為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出現(xiàn)的一大重要因素。
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措施
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應對方案進行優(yōu)化。在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研究方面,國家應該對其在人力、財力以及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這樣才能讓自己國家的應急團隊不斷的強大。食品安全問題專家能對前沿食品制造動態(tài)進行不斷的關注,對大眾的意見以及建議進行及時且廣泛的收集,在長期的鉆研以及探討過程中,能總結出有效的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方案,這樣一來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總結出有效的食品安全問題應對方案,還能通過專業(yè)技能來對食品安全問題中的漏洞進行彌補。
對相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進行完善。要保證國家對各方面的工作進行有序管理,中國就應該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尤其在食品安全問題這一方面,應該對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完善。因為我國沒有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所以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應對機制的形成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人民群眾應該將食品制造以及銷售過程中的各項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揭露,好讓不法分子以及黑心商販都受到法律制裁。這樣一來,對社會的穩(wěn)定以及人民群眾自身的健康才能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在我國食品安全相關準則中,沒有將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這樣的條例列入其中,這就使得民眾在行使相關權利的時候收到了一定的阻礙。所以,應該在食品法規(guī)中列入群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準則,以此為政府工作的實施以及順利執(zhí)行貢獻一己之力,使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以此來形成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模式。
緊密聯(lián)系事故處理以及訴訟制度。公眾訴訟制度在食品安全事故處理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訴訟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處理屬于兩個不同的國家機制,分別屬于各級司法機關以及各級人民政府。為了能將事故處理以及訴訟制度有效結合起來,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各級司法機關應該加強合作力度。只有在司法機關和人民政府的積極配合中,以及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中,才能實現(xiàn)相互促進的作用,才能完善食品相關法律,并對相關方案的及時實施提供保障。當相關政策得到大眾的廣泛接受以及遵守時,才能對食品安全事故處理效率進行提高,并使食品質量安全對公眾的傷害得到有效的減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