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擁燈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和逐漸深入,作為初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地理學科的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初中地理老師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初中地理老師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開發(fā)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學習動機,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關鍵詞:初中地理;自主合作;教學模式
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生手中。另外,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還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拓寬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做好新課的導入工作
地理知識比較枯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十分吃力,學習興趣普遍較低。針對這種情況,初中地理老師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在新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更要加以重視。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老師必須要在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只有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全心全意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筆者認為,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學情境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展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般情況下,地理老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表演情境、生活情境、談話情境等各種情境,讓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直觀而又形象,從而將學生的主體性有效激發(fā)出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二、展開自主性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diào)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初中地理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展開自主性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探究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首先,地理老師要給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裕的空間和時間。由于初中學生地理知識儲備不夠,生活閱歷比較淺,部分探究活動無法獨立完成,這個時候地理老師就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學生一定的誘導和啟發(fā),幫助學生一起完成探究活動。對于獨立探究而言,其探究任務是核心內(nèi)容,直接決定了探究活動的成敗。復雜的探究經(jīng)常讓學生無法下手,而簡單的探究又毫無意義。鑒于此,地理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實際學情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入的研究,設計出在學生發(fā)展區(qū)的探究任務,既不會讓學生感覺到太簡單而喪失探究興趣,也不會讓學生感覺太難而產(chǎn)生畏懼心理。筆者認為,地理老師在設置探究任務的時候,可以將其劃分為多個小任務,并且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這樣既能夠全面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又能為學生的探究指明正確的方向,幫助學生循序漸進提高。
例如,在學習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有關內(nèi)容的時候,如果地理老師僅僅是讓學生通過對分布圖的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對氣溫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就會讓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在教學這節(jié)內(nèi)容的時候,筆者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將這個問題分解成以下幾個具有層次性的問題:(1)通過對分布圖的觀察和研究,分別找出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地點,說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規(guī)律?(2)結合前面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思考一下青藏高原有什么差異,這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3)南半球和北半球的等溫線,哪個要彎曲一些,哪個要平直一些,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4)結合自己的分析和探究,總結一些氣溫的影響因素。這些問題層層遞進,前者為后者鋪墊,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開展合作交流,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合作交流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討論中不斷拓寬視野,思維發(fā)生碰撞,思想進行交匯,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一般情況下,合作交流要放在學生自主探究之后,這樣就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既可以避免有些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濫竽充數(shù),又能避免有些學生的思想在一開始就受到其他同學的干擾。除此之外,在小組合作交流之后,地理老師還要開展全班內(nèi)的合作交流,讓全體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新鮮的見解和觀點,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自主合作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嬌林.在學生合作學習課堂中發(fā)揮教師的核心能力[J].語文月刊,2015(4):34-35.
[2]周桂梅.淺析研究性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方法[J].好家長,2015(42):12-13.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