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曉玲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注重課堂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的整體質量。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來講十分重要,因此,我們應當對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以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作為老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得初中語文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主張教師用讀和寫結合的形式進行語文教學,加深學生們的理解,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本文就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開展提出相關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語文 讀寫結合 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行,素質教育理念也逐步的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注重讀寫兩方面的結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一、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現(xiàn)狀及應用價值
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具有自由靈活的特點。然而,在學生寫作的同時,教師的批閱顯得十分重要。由于中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還不是十分成熟,對于語文的分析能力比較的差,在學生進行寫作時,教師的批閱通常是有講評有分數(shù)的,然而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認真的對待寫這一關鍵步驟,而只是草草地寫幾個字應付了事。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態(tài)度不端正也是和教師沒有強調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沒有認真地批改有關系的[1]。
隨著初中語文新課標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教師應當注重閱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豐富寫作技巧和方法。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大部分,這兩者之間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加強閱讀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寫作材料的收集,豐富寫作情感并逐漸形成自身的寫作風格。因此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很大的作用,也為學生日后進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1.構建良好交流環(huán)境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政府對我國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如何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問題。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也應當以學生為主,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學生碰到的問題應當進行分析和指導,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個人看法應當給予肯定,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學習《七律·長征》這一篇課文中教師可以選擇領讀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全片的朗誦,再者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文章中值得注意的好詞好句收集下來,并寫出自身的感想。在領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重點的教學課文中的難點和詞匯,并對這首詩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之后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的發(fā)表看法,隨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體驗來寫對于這首詩歌的讀后感,了解這首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對自身的影響[2]。
2.理解古代詩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古詩詞更是博大精深內涵深刻,因此將古詩文改寫成記敘文,或是從人物動作、心理、神態(tài)方面展開具體的描寫,這不失為一種閱讀教學的好辦法。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古詩文進行反復的誦讀,感悟其中的情感,培養(yǎng)觀察能力,體會古詩文所表達的主旨,抓住時機,讓學生進行課堂的閱讀感悟,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拓寬學生的思維,感悟古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例如《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部名篇,他通過敘事的方式,表達了深厚的藝術特色,全詩僅僅一百二十個字,但是卻描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小練筆的形式,讓學生對于官兵以及老婦人的神態(tài)、心理展開具體的描寫。小練筆的重點應當放在老婦人被逼充兵的這一過程,展開想象,通過環(huán)境等多角度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心情,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僅能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更能夠提高學生們對古詩詞的賞析水平以及寫作能力[3]。
3.尋找情節(jié)懸念
很多文章會在高潮之處留下一個懸念,這一懸念每一個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結合各自的經(jīng)歷都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形態(tài)。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作為教師,我們不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寫作時的背景,結合歷史現(xiàn)實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通過課堂小練筆的形式來續(xù)寫文章的懸念,從而提高學生判斷文章主旨的能力。
例如在閱讀《孔乙己》這一文章時就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學生通過把握主人公的性格,了解主人公所在的時代背景來續(xù)寫這一文章,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了想象力,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推理能力,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
4.補寫留白之處
很多閱讀文章在文章的結尾或者是省略號處都具有留白藝術,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通過片段的訓練形式,讓學生填補這些留白之處。這樣不僅僅能夠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深入作者的內心進行對話,也能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們的寫作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長時間以來,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自然而然會得到提高[4]。《荷葉·母親》是一篇贊美母愛的文章,作者對前兩次見到的紅蓮有了很細致的描寫。然而在第三次見到紅蓮描寫并不細致,順勢而收,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很多讀者對于第三次見到的紅蓮形態(tài)以及給作者帶來的情緒體驗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設計小練筆,讓學生描述作者第三次見到的紅蓮是怎樣一個情態(tài),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深入文章了解到作者所處的畫面中,不僅僅能夠豐富文章的內涵也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主題有深刻的理解[5]。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應當充分運用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建勝.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103.
[2]林敏鋒.小學語文文體意識下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林文生.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82.
[4]舒春燕.部編版初中語文記敘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5]文安安.中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