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作為語文科目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學生需要具備的語文知識,是學生培養(yǎng)表達能力、文學素養(yǎng)的前提。小學生剛進入正式的語文課堂教學,對字詞句篇還沒有熟練掌握,寫作文是語文科目中難以輕松掌握的知識,需要逐步教導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就教師的語文作文教學感悟進行分析,討論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 教學感悟
引言
語文作文的教學培養(yǎng)是學生表達能力、思想境界、感悟能力、情感表達等幾方面的墊腳石,是語文科目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作文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先從句子開始,使學生學會用句子表達所看、所聽、所觸,然后用一段話描述情景,最后用一篇文章表達情景與情感。教師要注重細節(jié),指引學生寫作時感情細膩、觀察細致、真情實感,學生要在課堂中學會寫作的技巧與描述文章的方法,靈活應用。
一、語文寫作課堂中的突破點
語文寫作是一門學問,在課堂中學習好語文寫作,并且通過增加閱讀量而拓展運用,便會在寫作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寫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而語文寫作的突破點則在于小學生的眼界不夠廣闊,知識面比較狹隘,思維觀念尚未成熟,因此這時候就特別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引。教導學生如何描述所看、所聽、所聞的環(huán)境,并且注意文章句子的語句通順,掌握好突破點,學生才有可能寫出好的文章。
二、指導課堂中的注意事項
1.摒棄固守課堂模式,創(chuàng)建自由靈活課堂
語文寫作課與其他的課文、古詩、詞語課是不一樣的,寫作課比較自由靈活,不那么拘束、嚴格,講究的是發(fā)散思維,每個學生都可以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而且并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好與更好、最好之比[1]。固守的模式會禁錮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這不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舉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小學課堂的句子練習中,題目問:月亮像什么?傳統(tǒng)的固守模式普遍的答案是像小船。但想象力極其豐富的小學生的答案各式各樣,有的說像吃飯的碗,有的說像香蕉,還有的說像魚缸。這些答案聽起來是有點可愛甚至是好笑,但并不能說是錯誤的,孩子說的也有道理,不尋常不代表沒有。自由靈活表達的課堂才不會禁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2.注重情感表達的細膩,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語文作文最重要的是情感方面,細膩的情感會讓讀者產生共鳴,深淺得當的感情線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一定會比錯漏百出,沒有絲毫情感的文章更得人心[2]。教師在作文指導課上要注重情感的細節(jié)表達,教導學生從什么方面表達情感。語文的寫作課堂也可以不那么古板,可以用新穎的上課方式,如在教導學生寫大自然的相關文章時,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的植物園或者比較近的公園進行觀察,讓學生親近大自然,開闊眼界。教師在這個時候則可以指引學生從遠到近,從高到低的描述方法,學生在近距離觀察大自然后,寫作時便能表達對大自然的情感與熱忱。
三、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
1.堅持寫日記記錄生活
寫日記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之一,每天把身邊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并且發(fā)表自己的感想,有利于文筆的提高。表面來看寫日記是一件簡單的小事情,但執(zhí)行起來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研究表明,讀書時期寫過日記的學生有大部分,幾乎每人都有寫過日記、周記這類記錄性文章,但堅持下來的只有很少一部分。這就導致很多小學生在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難以寫出有水平的文章,同時又限制了文筆的提升。就如有些90后的小學階段,教師要求學生每天回家都寫日記,然后在下周一交上來批改,這樣做的效果尤其的好,每天寫日記的班級,其語文總體成績比沒有寫日記的班級高出很多。而且在升年級換了教師后,沒有要求寫日記的學生,寫作水平也明顯有所降低。這就說明了寫日記可以提高作文水平,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
2.隨時隨地觀察記錄,挖掘靈感、素材
語文作文的文筆提升不是一瞬間的事情,需要一朝一夕的積累。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觀察記錄發(fā)生的事情。學生最好隨身攜帶一個小筆記本,當有突發(fā)的靈感時可以馬上記錄下來,避免忘記。有時候在等公交車、等人或者看到時事新聞時也可以記錄下來?;蛘咴诳磿臅r候看到意境優(yōu)美、文筆好的句子或名言警句也可以整理摘抄下來供寫作時用。這樣平時積累下來,學生擁有的素材就豐富多彩,寫作文時用上能直接提升作文的水平。
3.多閱讀課外書籍,拓展知識面
閱讀課外書籍是增加知識儲備的最好方法,在課余時間多閱讀文學小說、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對寫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知識是無止境的,需要自己去主動攝取,被動吸收只會導致最后“營養(yǎng)不良”。課本的內容知識面是遠遠不夠的,只學習課本的內容,眼界和格局就比不上涉獵很多課外書籍的同學。因此,在完成課后作業(yè)時便可以適量閱讀課外書籍,增加知識面,開闊眼界,見識到世界上更多的東西,從而懂得更多。
4.應用創(chuàng)新、新穎的教學方法指導作文課堂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是學生對寫作感興趣,愿意學習。在語文科目中,作文部分是難度最大的,很多學生面對作文都無從下筆,甚至害怕躲避。因此,教師在寫作課上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寫作,把難度大的寫作方式分開講解,一步一步指引學生,循序漸進,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有趣之處以及有意義的一面。用情感使學生產生共鳴,繼而嘗試進行寫作。教師在作文課堂可以讓學生多走出課堂,并不是將其禁錮在教室這個小范圍內,也不用只用想象力寫作,而是可以直觀觀察外面的事物。
結語
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過程,在語文科目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學習好語文作文的內涵與技巧,能提高作文的成績,從而提高語文的總體成績,這對小學生主要的三門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是比較占優(yōu)勢的。因此,小學語文作文需要重點掌握,有了寫作文的優(yōu)勢,這對以后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都很有幫助,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武全義.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9):00074-00074.
[2]王慧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反思與對策[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20):0064-0064.
作者簡介
楊友蓮(1980.12.20—),女,民族:漢族,籍貫:安徽六安人,學歷:本科,現(xiàn)是一名小學二級教師,主要帶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