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
摘 要 會議新聞一直是新聞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一些政務類媒體來說。很多讀者對會議新聞不感興趣甚者有些抵觸情緒,他們認為會議新聞枯燥乏味且新聞價值相對較小。同時,很多記者也認為會議新聞報道非常簡單,只需要套用固定模版如出席領導、領導講話、會議材料,然后整理加工即可。事實上,要寫出讀者愛看的會議新聞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各種碎片化信息、標題黨新聞等更能吸引眼球。因此,如何借鑒新媒體寫作的優(yōu)點改進傳統(tǒng)會議新聞的寫作模式,讓讀者燃起對會議新聞的興趣,是文章著重探討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 新媒體;會議新聞;新聞寫作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23-0081-02
1 會議新聞的寫作特點及現(xiàn)狀
會議新聞就是會議上發(fā)生或與會議有關的新聞。通??梢岳斫獬墒菆蟮罆h的新聞。會議新聞是十分典型的“硬新聞”,它嚴肅而又程序化,給人冗長、枯燥、空洞的印象。目前的會議寫作,基本遵循著一定的模式,基本由出席領導、領導講話、會議材料等組成。
從某種程度上說,會議新聞非常重要,它是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渠道,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在新媒體時代,由于會議新聞自身的特點以及人們獲取信息方式的改變,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會議新聞的閱讀正逐漸減少。在這種情形下,會議新聞寫作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當然,也是新的發(fā)展機遇。
2 新媒體時代寫作的特點
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務中引進一種新的尺度。”[1]他說,對于整個人類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轉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斷發(fā)展和變革的媒介本身。這些媒介改變著我們傳播和接收信息的方法,造就了我們生活方式的本身。
新媒體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媒體的形式也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PC端、移動端等媒體介質的不同造就了媒體之間寫作特征的差別。當然,在各種媒體的信息中,新聞價值決定信息價值這一基本的原則不會發(fā)生改變,但是由于媒介終端的不同,造就了其受眾群體的不同,從而其寫作的特點也會產生明顯的差異。
1)沖擊性的標題和圖片。標題的寫作,在傳統(tǒng)媒體新聞寫作中也一樣重要。但由于新媒體具有更海量的信息和更高的時效性要求,因此標題寫作更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在微信文章中,標題和封面圖片是最先進入讀者視線的內容。因此標題和封面圖片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它們決定著讀者有無興趣繼續(xù)閱讀文章。所以在微信中,各種吸引注意力的標題和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如雨后春筍一般,以至于“標題黨”幾乎成為新媒體的普遍現(xiàn)象。所以,在微信傳播中,封面圖片、各種形式的文章插圖、表情包大行其道,也吸引了更多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的眼球。
2)個性化的語言表達。隨著媒介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網(wǎng)絡媒體、移動新媒體的發(fā)展,信息傳播的載體逐漸增多,新聞寫作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各種語言符號都能在新聞寫作中找到身影。這些新鮮的語言文字增加了新聞的可讀性、多樣性及表現(xiàn)力。新媒體的讀者年輕人居多,因此采用年輕人喜歡的語言風格是新媒體寫作的不二之選。由于新媒體特別是微博、微信等媒介本身平民化、碎片化等特點,其新聞寫作的語言青春化、趣味化、個性化的特征更為明顯。因此,個性化的語言、觀點在新媒體上更具傳播力和影響力。
3)新技術小功能表情包。新媒體的大力發(fā)展還伴隨著VR、直播、H5等媒介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微博、微信的小功能、小程序不斷更新?lián)Q代,各種熱點、熱圖、表情包大行其道。在新媒體的寫作中,熟練使用這些新技術新玩法,使得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新奇多樣、個性活潑的同時,讀者的體驗也更新鮮刺激有趣新奇。例如在微信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在線直播的功能,用戶可以進入直播室,公眾號與其粉絲之間還可以有自己的小型直播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在平臺上推送文章,用戶可以通過點贊、評論等方式與作者進行實時互動。
3 新媒體時代會議新聞寫作的思考
1)強化標題意識。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在新聞中,標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標題可以吸引讀者,讓讀者產生閱讀新聞的欲望。會議新聞的標題寫作可以借鑒網(wǎng)絡媒體的經(jīng)驗,把會議中最重要的新聞事實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因此,它要能概括新聞中的主要事實、新鮮事實、重要事實,在并在此基礎上盡量把標題做的生動且盡量不要用會議的名稱作為標題。當然,會議新聞相對嚴肅,不能“標題黨”。標題黨是以夸張、聳人聽聞為標志,而會議新聞的標題與會議內容、新聞事實相關。
2)打磨關鍵字、導語和摘要。導語就是以凝練的文句提示新聞要旨,吸引受眾閱讀新聞開頭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話。新聞中的導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介紹最重要的新聞事實,是整篇新聞的精華。關鍵字和摘要,是新聞在新媒體傳播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它關系到搜索引擎的收錄和檢索,決定新聞信息能否方便快捷的被讀者檢索到。因此,關鍵字、導語和摘要也是會議新聞寫作中的重要部分,它要求作者必須吃透會議精神,從中選擇最主要的、讀者關心的信息和關鍵字來落筆。
3)善于將會議新聞“寫活”。會議新聞寫作,程式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讀者讀起來枯燥無味。在全媒體時代,記者既要追求快、準,更要追求深度和可讀(視)性。如何讓新聞報道具有可讀(視)性,惟有挖掘新聞中不平常的故事,惟有時刻保持一顆健康的獵奇心[2]。
要選活的事實,用活的材料。除重大的會議外,一般情況下要力戒大段抄錄會議材料,堆砌“死”材料。記者在參加會議時,要善于捕捉會議過程中出現(xiàn)的生動而有趣的活材料。還可以改變通常的會議新聞寫作方法。不同的會議有不同的特色,跳出報道的所謂“常規(guī)”模式,在準確把握新聞價值的基礎上,選擇好新聞報道的角度,以寫作手法的特別之處吸引受眾,以最恰切的形式表現(xiàn)會議特色,這樣的會議新聞才不會落入俗套,容易被受眾所接受。endprint
4)新聞語言通俗易懂簡潔明了。會議新聞的語言長期以來官腔十足,經(jīng)常整篇文章讀下來,都是官話、大話、套話、空話??梢哉f,這樣的語言沒有多少活力和生命力,讓人感覺老氣橫秋、暮氣沉沉,讀者讀起來也生澀拗口,更別提喜歡了。在這一點上,新媒體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新聞讀者由于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不盡相同,對新聞的閱讀和理解方式也不一樣。使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語言來寫會議新聞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裝腔作勢,使用一些難以理解的艱澀文字,在這點上可以適當借鑒新媒體語言的風格,選用較活潑輕松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使用流行語等方式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還可以結合熱點使消息更具吸引力,從而提升閱讀量。
5)善于利用新技術。會議新聞如果只寫會議內容會顯得嚴肅枯燥,很難引起讀者的興趣。因此,記者除了要用文字真實呈現(xiàn)現(xiàn)場情況外,還可以借鑒新媒體的技術手段,直播一些會議外和現(xiàn)場內的花絮、片段,展示一下會場的環(huán)境、氛圍,還可以將比較有亮點的細節(jié)單拎出來,增加新聞的豐富性和人情味。比如在黨的十九大報道中,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推出的H5作品《十九大報告中的“四個新”》,針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對報告最新提出的四個重要判斷:新時代、新思想、新變化、新目標,進行了言簡意賅的展現(xiàn)。
6)靈活利用會議新聞的背景材料。新聞背景,就像電影或者小說中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一樣。電影中的背景有利于劇情發(fā)展,而新聞背景則有利于讀者弄清新聞事實的來龍去脈,有助于增加新聞的分量,有助于深化新聞主題,使之更鮮明更突出。因此,用巧當?shù)姆椒ㄊ褂煤脮h新聞的背景,就能增加會議新聞的厚度和深度,提高會議新聞的價值。因此,參加會議前,要提前了解會議的背景,這些背景材料往往蘊含著非常重要的信息。同時,這些背景材料可以幫助你把會議消息寫活寫生動。因此,適當借鑒新媒體的經(jīng)驗,為會議配置合適的背景材料鏈接,可以給讀者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閱讀選擇,同時,還可以使報道的內容更為深厚,主題更為突出。
4 結束語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傳媒行業(yè)更是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媒體形態(tài)的變化,人們獲取信息方式、閱讀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受眾越來越多的參與到了信息傳播活動中,他們更主動的選擇新聞的種類和自己需要的信息。在這種形勢下,媒體人員不斷學習新媒體的技術和寫作方式來適應時代的變化是十分必要的。會議新聞是媒體信息中重要的內容,本文關注的是新媒體時代會議新聞的寫作問題,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員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商務印書館,2000:33.
[2]楊元崇.淺談青年記者如何寫“活”會議新聞[N].科教新報,2017-1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