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1
范·埃倫,一個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的建筑師,感到惡心、頭痛欲裂。
他剛與他的新雇主,汽車巨子克萊斯勒見完面。
野心勃勃的克萊斯勒,要范·埃倫設計他在紐約的公司總部大樓——克萊斯勒大樓,一幢能表現正在到來的機器時代、特別是汽車時代的獨特建筑。
“世界第一高樓!”克萊斯勒強調。
克萊斯勒是個出生于堪薩斯州的機械天才,從小在西部的鐵路線上做機械師。他憑借天賦、勤奮以及善于抓住機遇在公司里被迅速提拔,41歲成為通用一別克公司的總裁。五年后克萊斯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之一。
1928年,克萊斯勒把他的公司總部從底特律搬到了紐約。
2
性格害羞、與人疏遠的范·埃倫從小喪父。
他白天在一個建筑事務所做畫圖員,晚上在紐約布拉特學院學建筑。畢業(yè)時,得到了去巴黎進修建筑設計的獎學金。兩年后回到紐約,范·埃倫和年輕建筑師沙文斯合伙開了一個建筑設計事務所。
范·埃倫和沙文斯成為了很好的搭檔。
在之后的十年里,英俊、有魅力的沙文斯給事務所接到各種項目;而舉止笨拙、不善社交的范·埃倫給每個設計賦予他的獨立風格和創(chuàng)新技巧。
事務所業(yè)務蒸蒸日上,但兩人在誰對于公司成功的貢獻上產生了重大分歧,最后在非常不愉快的氣氛下分道揚鑣。
之后的四年,不善交際的范·埃倫沒有拿到一個項目。被自己心愛的職業(yè)和整個城市拋棄的恐慌、絕望在范·埃倫心里投下了濃重的陰影。
克萊斯勒大廈是他最后的機會。
3
范·埃倫的設計雖然是藝術裝飾風格,但他的強項是讓傳統(tǒng)風格、最新建筑材料和客戶的特點相結合。
根據克萊斯勒的具體要求,范·埃倫設計出了一個在概念和材料使用上從來沒有人想到、實踐過的摩天大樓:
一幢用汽車藝術元素來建造和裝飾的世界第一高樓。
大廈為77層,總高為283米,構造為石頭、鋼架與電鍍金屬。
與以往紐約所有的裱花蛋糕式的高層建筑不同,在大樓的頂端,范·埃倫設計了七個同心圓的拱形結構冠頂,象征汽車車輪的輪輻。
每個拱形上開有等邊三角形的窗戶,拱形結構向上依次縮小,給人一種幻覺:大樓持續(xù)綿延向上,刺破藍天。
整個冠頂,用德國Krupp公司當時研制的最新鎳鎘合金覆蓋。在大樓61樓的尖角處,范·埃倫設計了有用同樣合金制作的美國禿鷹形狀的滴水嘴。
這個栩栩如生的巨鷹沖出大樓結構,仿佛銳利的眼睛俯視著下方的矮小建筑和螻蟻蒼生,建成后成為紐約的一個標志,出現在無數的電影和照片中。
1929年的克萊斯勒新車的散熱器蓋子,是一個飛翔的翅膀,它沿用了在大樓31層的頂端巨大老鷹翅膀的設計:在一個向上張開的火炬邊緣,兩個張開的巨鷹翅膀御風而行。
這也是克萊斯勒公司沿用至今的另一個標志版本。
4
大樓在1928年9月破土動工,每周完成4層,施工進展順利、神速。
一個月后,范·埃倫聽到他前搭檔沙文斯的消息:
曼哈頓銀行聘用了沙文斯在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40號,建造世界第一高樓“曼哈頓銀行塔”。
現金充足的傲慢的投資銀行家、從不后退的汽車巨子,兩個都想證明自己是紐約最好建筑師的前搭檔,歷史把他們放在了一條迎面相撞的軌道上。
按照沙文斯的原計劃,曼哈頓銀行塔建筑是68層、260米高,但當他得知克萊斯勒大樓的高度后,就把曼哈頓銀行塔改成71層、283.6米高,僅比克萊斯勒大樓高出0.6米。
沙文斯把改動計劃一直隱藏到克萊斯勒大樓完成最后的冠頂鋪設、已經沒有可能再改變設計后才宣布,但是他還是低估了克萊斯勒、范·埃倫的意志和創(chuàng)造力。
1930年5月26日,曼哈頓銀行塔正式完成。
1930年5月29日,克萊斯勒和范·埃倫把預先藏在大樓防火通道里的36米不銹鋼針形塔頂,吊上大樓頂部,90分鐘后,克萊斯勒大樓的總高度一下變成了319米,打破了曼哈頓銀行塔保持了3天的世界紀錄。
克萊斯勒終于實現了他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愿望,范·埃倫站在了世界之巔。
5
但是接下來建筑評論家對克萊斯勒大樓的負面評價是范·埃倫始料不及的:
針形塔頂不是個嚴肅的設計,是一個讓人都不好意思說起的噱頭;大樓從傳統(tǒng)走得太遠,到了浮華、淺薄的地步。
措手不及的范·埃倫面臨一個更糟、更實際的問題:
三年前,當克萊斯勒雇傭他的時候,他那么急于得到項目,竟然沒有和克萊斯勒簽設計費合同!
大樓完工后,克萊斯勒拒絕支付范·埃倫的設計費,理由是懷疑范·埃倫在施工的時候接受了承包公司的賄賂。
氣憤的范·埃倫把他的前雇主告上了法庭。經過漫長的官司和更漫長的精神崩潰、憂郁癥困擾,范·埃倫最終勝訴,但是他作為一個可雇傭建筑師的名聲也變得支離破碎。
二十世紀最偉大建筑師之一的范·埃倫絕望地看著他的職業(yè)生涯跌落塵埃、消失,沒有一絲聲響。
6
1941年,克萊斯勒逝世一周后,《紐約時報》在報道中簡短提到過范·埃倫:
他在幫助設計曼哈頓的一個地下停車場。
范·埃倫的余生在大學里教授雕塑度過。直到1954年他逝世的時候,他的名字已經從建筑設計行業(yè)消失很久了,《紐約時報》都沒有為他發(fā)表一篇例行的紀念文章。
克萊斯勒大樓是一個建筑大師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但這個偉大的杰作也終止了他一生最熱愛的職業(yè)。
2005年,紐約摩天大樓博物館向一百位著名建筑師、建造者、評論家、工程師、歷史學家、學者做了一個調查:讓他們從紐約大樓中選出他們最喜歡的一幢。
90%的人選擇了克萊斯勒大樓。
時光荏苒,八十多年來,克萊斯勒大樓矗立在曼哈頓的中心,金屬的穹頂依舊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在所有的輝煌和壯麗中,是一個建筑師孤獨消失的背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