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是教學任務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寫作不僅能夠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激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水平。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展開了討論,分析了現階段的教學現狀,提出一些科學的教學手段,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而高效的參考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完善,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早期教學。小學語文作為學生認識、探知、表達自我的第一階段,作文教學成為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實施有效的作文教學,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越早接受作文教學訓練就越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但是在許多小學語文老師心里認為教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無異于是一個難題。其原因在于學生年齡太小,對于寫作沒有足夠的興趣,而且由于學生日常生活積累偏少,沒有具體的素材可寫,造成學生的小作文脫離了現實,呈現出干癟編湊的局面。
一、 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文章缺乏真情實感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致使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還不太成熟,思想和心智等方面都還在發(fā)展狀態(tài),且小學生活潑好動,正是童言無忌的時候,理應說寫出來的作文充滿童趣,富含感情,但是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模式為了學生的升學率,在學生的作文教學時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套路化”寫作,造成大面積的辭藻堆砌,和單一的表達方式,使得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2. 教師示范程度較弱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模仿能力十分強,而且熱衷于模仿。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相處時間與其和父母相處時間相似或者更多,因此,教師非常容易影響小學生的思想方式和行為舉止。在當下的信息技術時代,小學生與以往相比會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他們的視野更加寬泛,思想更加獨立,又加之對其產生影響,學生就會考慮自己的語文老師的寫作水平如何呢。通常而言,小學階段的學生會模仿老師做出類似的行為。在這個時候,語文老師應該做出相應的示范,引導學生一起寫作,消除學生對自己的疑慮。
3. 脫離現實,不貼近生活
小學的寫作練習是要讓學生能夠運用平日里積累的素材,進行組合和適當刪減,利用語文技巧和表達方法二次加工成一篇語序通順的文章。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作文素材也是如此。如果平日里的素材脫離現實,不貼近日常生活,那么學生寫出的作品毫無情感可言,文章也如同嚼蠟,毫無活力。在當今的小學教學模式里,學生幾乎所有時間都待在教室里學習,沒有時間去接觸新鮮事物,就算接觸到新事物也沒有積累的意識,如此一來,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的學生在寫作時,將會出現東拼西湊的情況。
二、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
1. 由淺入深,從點到面,循序漸進培養(yǎng)寫作能力
在小學生的寫作初期,一般來說都是選擇簡單的事物進行描述。比如周圍的人群,能接觸到的動植物等等。語文老師可以每天選擇一個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實物或者特定的人群為寫作主題,讓學生對其進行仔細觀察,并且記錄下來。至于學生選擇如何記錄,是否采用了表達方法等語文技巧,可以在小學生建立起一定寫作能力后進行指導和培養(yǎng)。在初期要讓學生能夠切實表達,語序通順,以及能夠從多角度進行表述,再加以自己的思維想法等即可。這樣在后期的訓練中,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就比較容易上手,并且能適應教學節(jié)奏,掌握表達技巧等。讓學生由淺入深,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其寫作的能力。
2. 積累生活素材,激發(fā)寫作欲望
要使學生的作文充滿感情,豐富多彩,減少憑空的想象和辭藻的堆砌,那么在平日里的生活就要做到細心觀察,積累素材。同時,從古至今,寫作總是離不開寄情,或是有所寄托。在小學生的寫作訓練的過程中,也不能避開這種情況。教師要注意營造一種氛圍,讓孩子們的寫作情緒高漲,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維。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參與到作文教學課堂里,刺激他們動腦,帶領他們尋找寫作的靈感。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過程中,不要忽略這一點,消極和積極的氛圍完全能營造出兩種不同的結果。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從切合小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在營造氛圍的時候避開抽象思維造成小學生理解不透徹的情況,采用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思維教學。
3.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的習慣,提升自我寫作能力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闭Z文作文就是對自身材料積累的一個提取。要讓小學生的作文感情豐沛、角度新穎,就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語文老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拓寬小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他們能夠接觸到其他的讀物,不僅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還可以從課外書中提取素材。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階段的讀物,盡可能選擇生動有趣、圖文并茂的讀物,讓孩子們感受文字的美妙和語言的魅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做一些摘抄,學會如何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敘事等。語文老師可以每周布置一個小作文,讓學生將課堂課外積累的知識在實際中運用,通過訓練提升自我的寫作能力。或者每周進行一個討論會,讓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本周閱讀的讀物里,有哪些優(yōu)美段落,自己的理解等等。對學生日常學習進度進行一個監(jiān)督和把控,帶領學生一點點的進步和提升。
4. 自主選題,避開陳舊,使用新材料
在寫作訓練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選擇有趣的題目,避開陳年老舊的題目,例如《記××的一天》、《最××的人》之類,這些題目雖然也能幫助學生鍛煉寫作能力,但是反復寫會造成學生索然無味的學習狀態(tài)。在如今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可以結合時事提取題目,除了必要的練習外,也要選擇學生們可能感興趣的題目,讓他們對這些有趣的題目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內容。
總而言之,開展作文教學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緊扣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體現出寫作教學的實用性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他們樂于寫作,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牛旭涵.淺析提高小學低年級寫作策略——家、校、師合作[J].才智,2017(05).
[2]全國臣.從觀察入手,培養(yǎng)學生作文技能[J].才智,2017(06).
作者簡介:
趙連九,甘肅省蘭州市,甘草學區(q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