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利
摘 要: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創(chuàng)設孩子喜歡的情境,能充分調動孩子學校探究的積極性。從三個教學片段入手,簡要闡述了情境創(chuàng)設的三種方法。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興趣
興趣是影響孩子們學習的重要因素,孩子們只有感興趣了,才會專注地去鉆研。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激勵,能強化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對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利用相關知識、經驗來積極探究,迸發(fā)出靈感,實現學生現有水平的提高和運用能力的遷移。
《阿拉丁與魔法師》的故事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來自臺灣的數學名師——房昔梅,她的一節(jié)數學課《阿拉丁與魔法師》,將故事與數學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亦故事,亦游戲。
(課件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認識他嗎?
生:阿拉丁。
師:這個又是誰?
生1:魔法師。
生2:騎著三角形掃帚的魔法師
師:魔法師騎著三角形掃帚,發(fā)現森林里有一個圓形山洞。猜猜看,這個山洞里有什么?
生:寶藏。
生:機關。
師:可不可能有奇怪的動物。
生:可能。
師:魔法師透過圓形的山洞往里面看,被大家猜中了,里面果然有很多寶藏。想不想把寶藏帶回家?
生:想。
師:寶藏洞口很小,他找來阿拉丁幫忙。你覺得魔法師是什么樣的人?
生:邪惡。
生:狡猾。
生:貪婪。
師:阿拉丁呢?
生:身材矮小。
生:老實。
師:阿拉丁從山洞里拿出所有錢袋,數一數,一共有10袋金幣,里面分別裝著1、2、3、4、5、6、7、8、9、10枚金幣。貪婪的魔法師想得到更多的寶藏,于是他給阿拉丁提出了分金幣的要求:
1.你先拿,我后拿,每次我都拿你所拿數字的所有因數。
2.每次我都要拿。如果沒有拿的,就要拿走你所拿的金幣。
因數和倍數是概念性比較強的知識,很多孩子能輕松地背出其定義,但是真正的理解和運用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房老師這節(jié)課把因數與倍數的知識融入故事里面,接近孩子們的生活,也接近孩子們的認知,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調動了所有孩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活動要求一宣布,孩子們再也按捺不住那顆蠢蠢欲動的心,都想躍躍欲試,都希望通過自己小組合作的探究,幫助阿拉丁戰(zhàn)勝魔法師。
借助孩子們熟知的童話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探究樂趣,有了樂趣,就有了探究的動力。同時,孩子們也通過自己的合作探究,加深了對因數與倍數這部分概念的理解和運用。
下面是本人執(zhí)教“用字母表示數”時,創(chuàng)設了情境片段,我想通過這些片段來分享自己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方面的一些體會。
片段一:
師:上課前,老師給一些小組準備了撲克牌,要求按照一定順序來排列。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展示你們的作品,并給大家說說你們?yōu)槭裁催@樣排列?(選取最快的小組)
生:我們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師:J,Q,K都是我們學過的(生:字母 板書:字母)
這里它們分別表示的是(生:11、12、13),
這里的字母表示的都是具體的數。(板書:表示數)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完成課題板書)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生: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
生:怎樣用字母表示數?
生: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好處?
生: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數嗎?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進入今天的學習。
用字母表示數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前面四年,學生接觸到的都是有關具體的數的認識和運算,對用字母表示數雖然有一些生活經驗和接觸,但對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并不理解。撲克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娛樂項目,在撲克牌里面的J、Q、K是字母,它們分別代表的就是具體的數11、12、13,從而引出課題“用字母表示數”,孩子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原來和我們這么近,同時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老師接著追問:對于“用字母表示數”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還想知道什么?激發(fā)了孩子們對這節(jié)內容的探究欲。
片段二:
師:今天來到我們教室的還有其他學校的老師,誰愿意把自己介紹給他們認識?只需要說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
生:老師們好,我叫陳俊霖,今年10歲。
師:老師可以叫你小霖嗎?(很多同學偷笑)
生:可以。
師:為了讓后面的老師都能記住你,我們把他寫在黑板上(小霖)。
師:想知道陳老師的年齡嗎?
生:想!
師:猜猜看。
生:22。
師:謝謝,陳老師沒那么年輕。
生:37。
師:大了一點點?,F在揭曉答案,我比小霖大24歲。你們現在知道我的年齡了嗎?
生:知道。
師:怎么算?
生:10+24=34歲。
師:當小霖1歲時,陳老師多少歲?
生:25歲。
師:怎樣算?
生:1+24=25歲。(板書1+24)
師:當小霖2歲時呢?
生:2+24=26(歲)
師:那3歲、4歲、5歲……呢?
師:我們這樣一直寫下去,這節(jié)課我們能寫完嗎?(生:不能)能用一個簡潔的式子表示陳老師任何一年的歲數嗎?
生1:可以用字母表示。
生2:用字母a表示小霖的年齡,a+24就表示陳老師的年齡。
師:a可以是哪些數?
生1:所有的數。
生2:不對,不能表示所有的數。
師:為什么?
生2:a表示小霖的年齡。人最多只能是100多歲。
在學習怎樣用字母表示數時,我選擇了創(chuàng)設現場與學生比較年齡的情景。同學們對自己的年齡不陌生,而對自己崇拜的老師的個人信息卻充滿了好奇。課堂上,我請孩子們猜我的年齡,幾猜不中的情況下,我給他們拋出了我與小霖之間的年齡關系,為了表示我任何一年的歲數孩子們提出用a+24表示。
本堂課,我基于學生已有的經驗,借助生活工具(撲克)和生活經驗(師生之間的年齡差異)創(chuàng)設情境,力圖讓學生從具體實例到一般意義的抽象概括逐漸過渡,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從而體驗到數學探究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