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藥學課程編排合理性探析

      2018-01-23 11:36:48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8年8期
      關鍵詞:生藥學生藥藥學

      鄭州大學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生藥學是一門以天然來源的、未經加工或只經簡單加工的、具有醫(yī)療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動物和礦物為研究對象,研究其質量和變化規(guī)律,探討其資源和可持續(xù)利用的科學[1]。生藥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其中總論概述了生藥學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一般技能,包括生藥的分類與記載、化學成分、分析方法、鑒定、采收加工、炮制等;各論收錄來源于藻菌、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動物、礦物等各類生藥共195種,講述每種生藥的來源、植物形態(tài)、產地、采制、性狀、顯微特征、化學成分、理化鑒別、含量測定、藥理作用、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2]。生藥學涉及本草學、植物學、動物學、植物化學、分析化學、藥理學、中醫(yī)學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和現代技術,作為一門基本的專業(yè)課,生藥學教學開展須以藥學專業(yè)所規(guī)劃的藥用植物學、中醫(yī)藥學概論、天然藥學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等為必備的專業(yè)基礎。隨著藥學專業(yè)課程的整合和緊縮,課程編排是否科學合理嚴重影響到生藥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學效果。

      1 生藥學課程編排現狀及問題分析

      1.1 生藥學及關聯課程的排課順序不合理 鄭州大學藥學院4年制藥學本科將生藥學放在第3學期開設,相關的中醫(yī)藥學概論、藥用植物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天然藥物化學分別安排在第1、2、4、5、6學期開設;這種情況下,由于沒有經歷相關課程形成的專業(yè)背景與基礎理論技能,使得在生藥學授課過程中學生對生藥所含化學成分結構類型、理化鑒定、含量測定、藥理作用等理解困難,嚴重影響課堂教學和學習效果。筆者就近年的教學實踐體會,對生藥學及關聯課程因排課順序不合理,而致影響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1.1.1 植物化學基礎知識薄弱 化學成分是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之所在,植物類生藥所含化學成分主要有揮發(fā)油類、香豆素類、木脂素類、醌類、黃酮類、生物堿類、三萜類、甾體類、有機酸類、多糖類、鞣質類等[3],了解這些化學物質的分類、結構、理化性質、藥理活性等,有助于學生對中藥功效、毒性的理解。如蒽醌類化合物廣泛具有瀉下作用,作為生藥大黃的主要活性成分,使其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的功效;番瀉葉中以番瀉苷類成分(二蒽酮類)為主,具有瀉熱行滯、通便利水的功效;而中藥蘆薈也因含有蘆薈苷類成分(蒽醌類)而具有瀉下通便、清肝瀉火的功效。五加科生藥人參和西洋參因均含有人參皂苷類成分(三萜類),具有相似的補益功效;而馬兜鈴科植物中的特征性的化學成分馬兜鈴酸(硝基菲類),近期報道其與肝癌之間存在“決定性關聯”[4],因此在含馬兜鈴酸類生藥的學習、使用中應當注意其毒性。由此可見,植物化學基礎知識是學習生藥學必備的專業(yè)基礎之一,而該部分相關內容規(guī)劃以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為主;在沒有經歷過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生藥學課堂上,提及生藥的化學成分,學生們往往難以理解。

      1.1.2 常規(guī)分析檢測技術缺乏 理化分析檢測是藥學研究必備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生藥理化鑒別、含量測定中涉及到分析檢測技術主要有主要化學或活性成分的專屬性顏(顯)色反應、薄層色譜(TL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Vis)、氣相色譜(GC)、液相色譜(HPLC、UPLC)、或與質譜聯用(GC-MS、LC-MS)技術等[5]。如冰片用乙醇溶解,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顯紫色(萜類顯色反應),采用GC法測定龍腦的含量;以無水葡萄糖為對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顯色后,在490 nm波長處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枸杞子中多糖的含量;以淫羊藿苷為對照品,采用TLC法進行鑒別,在270 nm波長處以UV分光光度法測定總黃酮的含量,采用HPLC法測定淫羊藿苷的含量;采用HPLC-MS方法對阿膠、鹿角膠等膠類生藥中的肽類成分進行專屬性鑒別。諸如此類常用的理化分析原理、方法是學習生藥學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在沒有經歷過分析化學、儀器分析、藥物分析課程的生藥學課堂上,學生們對于生藥定性定量分析的內容理解較困難。

      1.1.3 現代藥理概念術語空白 生藥的性味、歸經、功效的表達通常言簡意賅,如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寒的功效;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巴豆味辛、性熱,有大毒,歸胃、大腸經,外用蝕瘡;要正確理解和把握這些概念和專業(yè)術語,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中醫(yī)藥學知識。除了傳統功效,近年來對生藥的現代藥理學研究頗多,在授課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重點生藥的主要藥理作用,然而由于尚未學習過藥理學,缺乏對藥理常用概念術語的認知,在藥理作用的一些表達上存在困惑,如多有同學會問:“金銀花和板藍根是日常用消炎藥,是抗生素嗎?”;“抗菌作用、抗炎作用,難道不就是消炎嗎?”;“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該如何理解?”;“什么是M受體?”;“什么是體液免疫、細胞免疫?”,諸如此類的問題時有發(fā)生。

      1.2 生藥學自身課程內容編排存在問題

      1.2.1 生藥學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的局限性 《生藥學》所涵蓋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不僅是一本教科書,而是類似于《中國藥典》(一部)[6]的一本工具書。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程學時所限,理論授課往往偏重于重點生藥的來源、性狀、顯微、理化四大基本鑒定,對化學成分、含量測定、藥理作用等內容只是點到為止;實驗課上,也是單純開展生藥粉末的顯微特征鑒別;長期以來,學生們都普遍認為“生藥學就是看顯微鏡,比較枯燥”,在考研填報專業(yè)和本科畢業(yè)實習時,大多學生會因為“不喜歡看顯微鏡”而不選擇生藥專業(yè)或到生藥教研室。近年來,在學生中間廣泛存在的對生藥學的片面認識和理解,對本院系生藥學、中藥學乃天然藥物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科研產生不小的影響。

      1.2.2 生藥學實驗與理論課程不同步 生藥學理論課特別是各論部分,本院系基本按照教材的章節(jié)先后從藻、菌、蕨類到裸子、被子植物類、動物、礦物類生藥的順序開展授課;而生藥學實驗內容設計則是以藥用部位(如根類、根莖類、皮類、葉類、果實種子類、花類生藥)為主線,又綜合考慮主要顯微鑒別特征的類似性,如菌類生藥的菌絲和多糖(茯苓、豬苓)、晶體/纖維/石細胞(大黃、黃連、黃柏、肉桂)、纖維(甘草、黃芪)、腺毛/非腺毛(丁香、薄荷、洋金花、金銀花、紅花)以及每種生藥顯微特征觀察的難易程度(實驗耗時長短)等因素進行編排的,往往會出現實驗課已開展而相應的理論知識還未學習的情形,從而影響實驗教學效果;而如果總在實驗課上補充理論學習,必然會出現重復教學的可能。

      2 基于生藥學課程編排存在問題的建議

      2.1 構建遞進式的生藥學及關聯課程體系 課程編排應當充分考慮課程與課程的承繼關系,藥用植物學、中醫(yī)藥學概論、分析化學、天然藥學化學、藥物分析及藥理學,作為開展生藥學課程的專業(yè)基礎,與生藥學形成了有機的課程體系。根據各課程的性質與定位、與前后課程的關聯以及具體教學內容與課時分配等,對該課程體系進行逐級梯隊劃分[7]:第1梯隊為藥用植物學、中醫(yī)藥學概論、分析化學,可與英語、政治、計算機、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等公共基礎類課程穿插,安排在第1至第3學期開設;第2梯隊為天然藥學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作為藥學專業(yè)主干課程,放在第3至第5學期開設;在學生掌握必備專業(yè)基礎的前提下,建議將第3梯隊的生藥學安排在第6或第7學期開設;該梯隊遞進式課程體系的構建,確保了課程的系統銜接,有效避免了課程之間的并行或脫節(jié)現象,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2.2 以《中國藥典》為導向的教學內容設置 《中國藥典》(一部)是生藥鑒定的主要法定依據,學會正確使用《藥典》是藥學畢業(yè)生從事中藥及天然產物生產及研發(fā)工作的一項基本技能。除了傳統的經典四大基本鑒定,《藥典》還包含重點生藥的質量評價體系,如有檢查(雜質、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等)、浸出物(水溶性、醇溶性、醚溶性浸出物等)、含量測定(大類成分、單指標、多指標成分的含量測定)等,均應編排在生藥學課程里,作為理論與實驗課的主要教學與考核內容之一,這不僅擴充豐富了生藥學的教學,改變以往“生藥學就是看顯微鏡”的片面認識和看法,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掌握生藥鑒定與質量控制相關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有利于帶動本學科中藥及天然產物教學與科研水平的提升,并為本院系藥學畢業(yè)生在領域的就業(yè)打下良好的專業(yè)基礎。

      2.3 力求實驗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 理論與實驗教學密不可分,二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實驗與理論教學同步,并不是指完全同步,而是實驗稍滯后于理論,從而使實驗在有理論指導的前提下開展。這就要求生藥學實驗課程內容的編排,要依據本院系生藥理論教學章節(jié)的先后順序而定;參照生藥理論課教學日歷,生藥學各論部分授課從第7周開始,建議將生藥實驗安排起始于第8周,每個實驗學時數不必整齊劃一,可根據實際需要作出調整。此外,建議將生藥性狀鑒別的實驗內容融入相應的理論教學中,準備每節(jié)課重點生藥的藥材或飲片樣品發(fā)放給學生,將PPT課件電子圖片講解與實物特征相對應,讓課堂教學深入人心。

      3 小結

      高校的課程編排要立足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整體上應遵循學生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8]。生藥學是多學科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的綜合體,在充分考慮相關知識結構和技術應用先后順序的基礎上,構建遞進式的生藥學及相關學科課程體系,將生藥學作為第3梯隊課程安排在第6或第7學期開設;以《中國藥典》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在強調傳統的四大基本鑒定的同時,還應注重生藥的質量評價體系,徹底糾正“生藥學就是看顯微鏡”的錯誤認識;力求實驗開展與理論教學的同步性,根據每個實驗難易程度調整相應學時數,并將生藥性狀鑒定的實驗內容部分編排進理論教學中,實現課堂課件講解與生藥實物特征的有機結合,做到“看到、摸到、領悟到”,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萍.生藥學[M].2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5.

      [2]蔡少青,秦路平.生藥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1-332.

      [3]裴月湖,婁紅祥.天然藥物化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1-329.

      [4] Ng AWT, Poon SL, Huang MN,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J]. Sci Transl Med,2017,9(412): eaan6446.

      [5]柴逸峰,邸欣.分析化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1-454.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2015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1-1749.

      [7]曾德偉,徐明華,沈潔.螺旋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5): 222-224.

      [8]李晨陽,王曉冬,郝悅,等.對我國現有藥學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思考[J].藥學教育,2015(5): 9-13.

      猜你喜歡
      生藥學生藥藥學
      基于偏振光顯微鏡與λ波長補償器聯用在生藥顯微鑒別中的應用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偽品生藥學研究進展
      民族藥柳蘭的生藥學鑒別
      基層醫(yī)院藥學人員培養(yǎng)之思考
      羊肚參的生藥學研究
      長花忍冬生藥學初步研究
      藥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藥學進展》在國內66種藥學類期刊中篇均下載量排名第1位
      藥學進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
      生藥學教學中關于“主動學習”的思考和探索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教學改革與思考
      平塘县| 聂拉木县| 通州市| 长子县| 闽侯县| 丰顺县| 周口市| 佛学| 芜湖县| 综艺| 阜城县| 桓台县| 兴安盟| 兴化市| 安龙县| 万载县| 北宁市| 南安市| 镇巴县| 洪洞县| 长岛县| 靖边县| 贵溪市| 平罗县| 邻水| 增城市| 上思县| 象州县| 罗田县| 闽清县| 黔东| 民和| 会宁县| 兖州市| 株洲县| 桦川县| 卢湾区| 阿拉善右旗| 黑山县| 商丘市|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