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秀燕、呂蓉、梁濤綜述,張健審校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種心臟病的終末期,已成為全球性重要健康問題之一。其中90%以上的患者因為體液過多、反復淤血導致患者再住院率高、預后差,而常規(guī)藥物治療不能充分緩解淤血癥狀,延緩疾病惡化進程[1]。臨床上解決患者體液過多的主要手段是應用利尿劑,但是利尿劑長時間使用,會帶來耐藥等問題,使治療效果難以達到臨床需要。這種情況下,血液超濾治療就成為一個選擇。但目前心衰患者中超濾治療的開展并不普遍,本文旨在對超濾治療現(xiàn)狀進行綜述,以促進超濾治療的推廣。
與利尿劑作用原理不同,超濾通過半透膜利用跨膜壓力差把血漿中的水分濾出來。超濾濾出的等張液與血漿滲透壓相同,在每升超濾液中約有134~138 mmol的鈉,因此應用超濾比利尿劑會濾出更多的鈉,而且濾出量可根據(jù)患者體液潴留情況個體化設定。與利尿劑對致密斑部位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不同,使用超濾時,只有當超濾率設置不合適,使血管內液體減少率大于血漿再充率時才會激活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2],而超濾速率的設置最大只能為500 ml/h或8.33 ml/min,就此避免了此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全球首例超濾設備(Aquadex System 100 device. Sunshine Heart, Minneapolis Minnesota.)隨機對照試驗RAPID-CHF研究[3],共納入40例心衰患者。該研究雖未能評估患者治療48小時以后的療效,但顯示,超濾治療可有效改善體液潴留,快速緩解癥狀。2013年我國第一臺心衰專用超濾設備正式進入市場,成功救治了上百名心衰患者,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目前,最新的單純超濾裝置具有設備小、便攜及體外血量低(<50 ml)、采用小膜面積濾器(0.1~0.3 m2)、超濾率控制在較大安全范圍(0~50 ml/h)內等優(yōu)勢,減少了患者體外凝血、超濾低血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障了治療的安全性。而且超濾是利用跨膜壓將水分濾出,使用過程中不需要置換液及透析液,不會造成患者體內的電解質紊亂,無需頻繁測其電解質及血氣,降低了使用難度、簡化了操作流程,無需在監(jiān)護室內進行或中心靜脈置管,只需心內科醫(yī)生及護士配合,即能在患者床旁完成治療。
鑒于超濾治療的成本及潛在并發(fā)癥,超濾治療在人群選擇上應慎重。2013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美國心臟病學會(AHA/ACC)心衰管理指南[4]推薦,有明顯容量超負荷的患者、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性心衰患者可采用超濾治療(Ⅱa,B)。2014年中國心衰診斷和治療指南[5]指出,當心衰患者出現(xiàn)高容量負荷如肺水腫或嚴重的外周組織水腫,且對利尿劑抵抗時,應使用超濾治療(Ⅱa,B)。
2016年中國心衰超濾治療專家組[6]給出具體的超濾治療適應證為:(1)心衰伴利尿劑抵抗或利尿劑緩解淤血癥狀效果不滿意的患者。(2)心衰伴明顯液體潴留的患者,即有下肢或身體下垂部位指凹性水腫同時具備以下2項或以上的患者:勞力性呼吸困難、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或端坐呼吸;肺部濕啰音;淤血性肝腫大或腹水;頸靜脈怒張>10 cm;X線胸片顯示肺淤血、肺水腫或胸水。(3)因近期液體負荷明顯增加,導致心衰癥狀加重的患者。同時專家組指出對于血肌酐中度升高但達未到透析指征的患者,應謹慎使用超濾治療;對于血肌酐明顯升高等有血液透析指征的患者,不宜使用單純超濾;而對于有以下指征的患者應禁止使用超濾治療:(1)收縮壓≤90 mmHg(1 mmHg = 0.133 kPa),且末梢循環(huán)不良;(2)肝素抗凝禁忌證;(3)嚴重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狹窄;(4)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5)需要透析或血液濾過治療;(6)全身性感染。
在對心衰患者使用超濾治療時,應嚴格參照以上指南與專家組對超濾治療人群的建議,以保障超濾治療的正確實施。
超濾治療不僅能可控、定量地排出患者體內多余液體,起到緩解體液潴留癥狀的作用,而且還不造成患者電解質紊亂,后續(xù)大量研究也已證實。
入選200例急性心衰患者的UNLOAD試驗[7]顯示,超濾治療較袢利尿劑療效顯著,而且90天因心衰再入院率也明顯降低。而且,兩組患者緩解呼吸困難也無差異,這提示超濾治療可以在不增高患者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活性的狀態(tài)下,改善血液動力學狀態(tài)。這與Marenzi等[2]測量了24例慢性心衰患者超濾前后的血流動力學反應,發(fā)現(xiàn)肺毛細血管楔壓和右心房壓逐步下降,心排量和每搏量提高的結論一致。
在224例住院心衰患者中進行的隨機對照雙盲試驗AVOID研究[8]顯示,30天時,超濾治療患者較利尿劑治療患者心衰和其它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明顯減少。同期國內沈祥孔等[9]研究結果與AVOID研究相似,而且還發(fā)現(xiàn),超濾治療患者的呼吸困難評分、肺部啰音、體重、踝關節(jié)周徑、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均顯著改善。
Jain等[10]對7項隨機對照研究771例患者進行的Meta分析顯示,與利尿劑治療相比,超濾治療不僅可更為有效減輕急性失代償性心衰患者的充血癥狀,而且對腎功能無有害影響,雖然不能減輕死亡率,但能夠有效降低再入院率。這與Joey等[11]對12項隨機對照試驗659例心衰患者進行的Meta分析結果一致。
雖然超濾治療彌補了利尿劑治療心衰的不足,但其亦有一定局限性。CARRESS-HF試驗[12]研究對188例合并有嚴重腎功能障礙的急性失代償性心衰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超濾治療組及階梯藥物治療組在治療96小時后,患者體重減輕效果相近,但超濾治療會導致腎功能障礙惡化及持續(xù)充血,說明藥物治療對保留腎功能效果要優(yōu)于超濾治療,而超濾治療會引起更多副作用[13]。研究者認為,這與CARRESS-HF超濾治療組所有患者都用200 ml/h固定速度超濾有關。固定超濾速率不利于血壓低和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患者。臨床上的經(jīng)驗做法是,不管脫水手段方法如何,都應該根據(jù)患者血壓、腎功能、尿量和體重因人而異調整液體清除速度。該研究還顯示,治療60天后,兩組患者死亡率及再入院率均較高且無顯著差異。這提示,急性失代償性心衰出現(xiàn)心腎綜合征是神經(jīng)內分泌激活和嚴重心腎軸紊亂的表現(xiàn),針對病理生理下游的任何治療均不能改善臨床轉歸[6]。
總之,心衰患者出現(xiàn)體液負荷癥狀時應盡早行超濾治療,可以有效排除體內多余體液、降低體重、增加患者對利尿劑的敏感性,并能減少其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率等,從而直接或間接地減少患者醫(yī)療費用。而超濾治療在晚期作為補救性治療時,效果欠佳。此外,使用超濾治療的心衰患者選擇應謹慎。
UNLOAD試驗[7]中,超濾治療不良反應包括:5例濾器凝血,1例導管感染。在AVOID研究[8]中,較多患者發(fā)生嚴重超濾治療并發(fā)癥,如消化道出血及血尿,而且還出現(xiàn)需要干預的低血壓癥狀、感染或心臟事件。在CARRESS-HF試驗中也有很多患者出現(xiàn)超濾治療不良反應,包括出血和管路并發(fā)癥。目前,對于這些不良反應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但其應用的規(guī)范性值得關注。
關于超濾期間低血壓的發(fā)生,其判斷標準說法不一,目前常用的判斷標準是超濾治療中收縮壓下降>20 mmHg,或收縮壓<90 mmHg或平均動脈壓降低> 10 mmHg并出現(xiàn)低血壓癥狀,如頭痛、惡心嘔吐及痙攣,且需要臨床干預。為避免超濾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壓,應根據(jù)患者疾病狀態(tài)設定恰當?shù)某瑸V速率,控制在(8.5±3.3)ml/(kg·h);當超濾率超過10 ml/(kg·h)時,會增加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14]。尤其是首次使用超濾治療的患者,超濾速率要慢,時間不宜過長。同時還應加強血壓監(jiān)測,必要時每15 min監(jiān)測1次,確?;颊甙踩樌囟蛇^超濾期。此外,若患者超濾期間出現(xiàn)低血壓,應及時調低血流速度,降低超濾率,補充血漿或白蛋白,必要時加用升壓藥。
在超濾過程中,使用抗凝劑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及堵塞濾器、管路等是必要手段。但由于心衰患者在超濾前多使用抗凝藥物,因此在超濾過程中,抗凝劑的用量需根據(jù)患者情況謹慎控制。且在治療過程中,亦應加強患者出血傾向的觀察、凝血功能的檢測等。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穿刺部分有無血腫、出血等的發(fā)生,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出血的潛在危險。如果出現(xiàn)出血并發(fā)癥,立即停止超濾和肝素輸入,并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及時處理。
患者的血液與體外物質接觸可激活機體的凝血系統(tǒng),導致血栓形成,堵塞超濾管路設備,影響超濾治療效果,增加超濾成本及護士工作量。影響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靜脈壺結構不恰當、血流量不足、抗凝劑的選擇不合適[15-17]等。相應的解決措施主要為:(1)超濾治療前使用肝素生理鹽水充分地預沖透析器,增加生物相容性,減少對人體凝血及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2)使用注射器抽出導管內的肝素鹽水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塊后,再將導管和血路連接,準備超濾。(3)當患者血流量不足,有引起血栓堵塞管路的風險時,應適當下調血流量,使用沖管液及時回血,嚴密觀察運行狀況,保證超濾機器能正常運行。
此外,預防和控制感染也很重要。對患者進行超濾置管時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使用的敷料應透氣性良好,且每天至少更換敷料1次,如有滲出液應及時更換。注意觀察置管處局部皮膚有無炎癥發(fā)炎,認真聽取患者主訴,及時記錄和反饋。
超濾技術在減輕心衰患者體液負荷過重、緩解呼吸困難等方面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同時還有助于增強患者對利尿劑的敏感性,且不引起電解質紊亂、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激活,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降低住院率,具有良好的臨床使用前景。但是,超濾治療技術在我國開展處于起步階段,操作標準亟待制定,超濾治療時機、速率等的準確制定及實施,仍需更大樣本量的臨床研究做進一步的驗證與總結,為該技術的廣泛使用提供更為精確的循證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