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講學稿1.0”模式下的化學教學設計

      2018-01-23 23:45張婷李夢宋怡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講學單質用途

      張婷+李夢+宋怡

      [摘 要]“講學稿”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在基礎教育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并在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基礎上發(fā)展出新的1.0版本。本文以《金剛石、石墨和C60》教學設計為例,探討了運用“講學稿1.0”模式開展的化學教學設計。

      [關鍵詞]“講學稿1.0”模式;教學設計;碳的單質

      [中圖分類號] G633.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5006303

      一、講學稿及其發(fā)展

      講學稿是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yè)、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是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課程,是“教學合一”的載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產(chǎn)物。

      “講學稿”模式既是具體的教學文本,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爸v學稿”模式是東廬中學一個非常本土化的創(chuàng)造,并在不斷探索中從最初的0.0版本發(fā)展到了1.0版本以及2.0版本。講學稿0.0版本就是最初意義上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yè)、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而隨著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革命的推進,學習成為無時不可、無地不可的事情,講學稿1.0版本和2.0版本應運而生。這兩者都是“文本+互聯(lián)網(wǎng)”的模式,但又有所區(qū)別。前者是以文本為主,互聯(lián)網(wǎng)為輔,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在課前預習書本,自主完成教師編寫的講學稿,同時也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在課前進行課程重難點的視頻化自主學習;而后者則是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主、文本為輔的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模式,是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變革,目前這種教學模式尚在開發(fā)與嘗試應用中。

      二、教學設計案例

      筆者現(xiàn)以九年級化學上冊《金剛石、石墨和C60》一課為例,探討基于“講學稿1.0”模式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選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的第1課時“碳的典型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金剛石的硬、石墨的軟和導電性以及C60分子的結構特點。在介紹石墨的同時,又穿插介紹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建立“用途——性質——結構”的思維模式。而且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緊貼生活實際,生動有趣,且教材圖文并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品對碳單質的部分物理性質和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初步具備“由現(xiàn)象知性質、由性質知用途”的學科思維,但對于“物質的性質由結構決定”還停留在“原子最外層電子對元素化學性質的影響”層面。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同種元素可形成不同單質;

      (2)了解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3)了解金剛石、石墨、C60、木炭、活性炭的結構、性質和用途。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間結構的分析,知道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相互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碳的不同單質的不同用途的探討,體會“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碳單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難點:碳的不同單質在物理性質上的差異是微粒空間排布的不同造成的。

      (五)教學過程

      書海導航一、碳的單質:金剛石。

      問題1:了解金剛石的結構、性質和用途。

      【閱讀獲取】閱讀書本金剛石的結構、性質和用途部分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質疑釋疑】如何證明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小組討論】略。

      書海導航二、碳的單質:石墨。

      問題2:了解石墨的結構、性質和用途。

      【閱讀獲取】閱讀書本完成以下內容。

      (1)石墨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焦炭、活性炭、炭黑等的構成和結構與木炭類似,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的,它具有的結構。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典型的 性, 比木炭更強。用于 面具和 工業(yè)。吸附性是 性質。

      【質疑釋疑】含氧元素的單質有O2、O3,含磷元素的單質有紅磷、白磷,含碳元素的單質有哪些?對它們的性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組討論】略。

      【質疑釋疑】選用下列物質①炭黑、②木炭、③活性炭、④焦炭、⑤石墨、⑥金剛石填空。(填序號)

      【嘗試應用】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屬鈉為原料,在700℃時制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成果發(fā)表在世界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立即被科學家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以下理解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屬于金屬單質

      B.制造過程中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C.CCl4是一種化合物

      D.這個反應是置換反應

      2.當咆哮著的蒸汽機頭從你的面前經(jīng)過時,那粗大的煙囪會毫不客氣地向你的身上灑下許多黑

      色的煙炱。寫標語和春聯(lián)用的墨汁,就是用煙炱做的。煙炱的主要成分是 ,用墨汁書寫或繪制的字畫,雖年深日久卻不變色,這是因為 。

      書海導航三、碳的單質:C60。

      問題3:了解C60的結構、性質和用途。

      【閱讀獲取】(1)由C60的結構示意圖,可以獲得哪些信息?(結構、性質方面)

      (2)C60有哪些用途?

      【質疑釋疑】研究表明,金剛石、石墨和C60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但是由于它們的 不同,因此它們的 存在差異。結合金剛石、石墨和C60的性質和用途,討論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有什么關系。endprint

      【小組討論】略。

      【嘗試應用】

      1.最近科學家確認,存在一種空心且類似足球結構的分子N60。這一發(fā)現(xiàn)將開辟世界能源的新領域,它可能成為一種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關于N60的說法正確的是()。

      A.N60是一種化合物

      B.N60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40

      C.N60屬于單質

      D.N60這種物質是由氮原子構成的

      【自我測評】

      1.下列不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A.碳是非金屬,但它的單質石墨能導電

      B.普通大理石經(jīng)“氣功大師”發(fā)功能變成金剛石

      C.工業(yè)上用焦炭來煉鐵是利用碳的還原性

      D.碳與氧氣反應的生成物有時是不同的

      2.下列關于碳單質用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①橡膠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

      ②干電池里的碳棒是由石墨制成的;

      ③電冰箱除味劑是活性炭;

      ④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氣體;

      ⑤制糖工業(yè)用炭黑來吸附有色物質;

      ⑥金剛石不僅能刻劃玻璃,還能裝在鉆頭上鉆鑿堅硬的巖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D.④⑤

      3.有下列變化:甲→乙→丙,能滿足這個變化的甲是()。

      A.CB.H2C.COD.Cu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性質不一定相同

      B.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性質一定相同

      C.不同的單質可以由同一種元素組成

      D.不同的單質可以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5.金剛石、石墨、C60在物理性質上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是 。

      6.經(jīng)常不用的鎖開啟比較困難時,可向鎖心中加些鉛筆芯粉末,便容易開啟,這是因為。

      7.埋木樁前,有時把埋入地下那段的木樁表面用火微微燒焦,這是因為 。

      【挑戰(zhàn)自我】

      通過上面的討論可知,物質的結構、組成決定反映物質的性質決定反映物質的用途,在此邏輯推理的基礎上,你還能找出這方面的例子嗎?

      【知識連線】

      【二維服務區(qū)】掃描二維碼觀看教學視頻。(二維碼略)

      (六)教學設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可以從以下三個教學階段加以分析:

      首先,課前,以學生自學為主,先學后教。學生按照講學稿的要求,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完成講學稿上的“閱讀獲取”以及“嘗試應用”部分,也可以掃描“二維碼服務區(qū)”的二維碼觀看教學視頻,對于上課內容提前學習。“閱讀獲取”部分是以表格的形式對知識點進行羅列,讓知識點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記憶。同時,在設計表格時,采用的是性質與用途一一對應的形式,是對本節(jié)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碳的單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的一個滲透?!皣L試與應用”則是對于學生預習內容的一個檢測,選取的都是基礎的、切合知識點的題目。

      其次,教師在批閱學生的講學稿后,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及講學稿上的“質疑釋疑”部分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探討?!百|疑釋疑”部分著力于學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習主動性和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主要處理的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在課前預習時有一定難度的內容,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合作學習的形式積極思考、突破難點、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結合已學的含氧元素的單質有O2、O3,含磷元素的單質有紅磷、白磷以及本節(jié)所學的碳的單質,利用類比的思維引導學生理解同種元素可形成不同單質的這一現(xiàn)象。對于“用途——性質——結構”三者之間的關系,結合之前在“閱讀獲取”部分滲透的性質、用途的關系得出“性質決定用途”,再利用各個碳的單質的結構,引導學生利用對比的方法來理解“結構決定性質”。

      最后,學生在課后完成自我測評部分,利用“知識連線”部分的思維導圖梳理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點,對于依舊不懂的問題可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其中“知識連線”中的思維導圖以及“二維服務區(qū)”中的教學視頻是本教學設計的特色。用思維導圖將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羅列出來,讓知識點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在課前可以利用教學視頻對課程重難點進行自主學習,課后也可再利用“知識連線”部分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反復觀看教學視頻,查漏補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 參 考 文 獻 ]

      [1]仲玲.陳康金的“講學稿”教學法[J].生活教育,2010(1).

      [2]何善亮,徐文彬.東廬中學“講學稿”教學改革探索與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9(10).endprint

      猜你喜歡
      講學單質用途
      銀齡講學,“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沐浴涵濡:群玉書院的講學探索與反思
      諸單質運動的含義
      《鐵單質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DNA的奇妙用途
      黃舒昺書院講學述論
      用途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來我院講學
      一道高考題對化學教學的啟發(fā)
      垫江县| 杨浦区| 昌黎县| 瑞金市| 汾西县| 诏安县| 济南市| 庆安县| 柳江县| 嘉峪关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古交市| 法库县| 察雅县| 克山县| 五大连池市| 齐齐哈尔市| 大兴区| 剑川县| 辉南县| 普兰店市| 梅河口市| 黄龙县| 班玛县| 泗洪县| 清涧县| 渝中区| 澄城县| 兴海县| 赫章县| 平定县| 太白县| 琼中| 镇平县| 水富县| 石楼县| 高平市| 明光市| 阿拉善右旗| 磐石市|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