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歷史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高中歷史教師而言,如何做到改善教學制度、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明確教學觀念都是需要考慮的工作。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新和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了解需要了解的歷史知識,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保障歷史教學成果。本文主要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對于如何改善教學制度、豐富教學手段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歷史 教學措施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歷史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過去所發(fā)生的事件,通過對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進行思考反思,來拓寬視野,樹立起正確的歷史觀念??梢哉f歷史教學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來說,歷史教學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歷史教學方式和觀念都不夠完善。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歷史教學的需求,因此,重視歷史教學,改善教學觀念和方法是當今歷史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
一、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
1.教學方式不合理
歷史學作為一門文科學科,它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確定的定律和公里,歷史學所教授的的是過去到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每個階段的重要事件的原因、過程、意義等,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沒有其他學科具體。對于高中歷史教學而言,其每個歷史時期的介紹都更加詳盡具體,要求學生對于各個歷史時期的事件、人物與特點都要有較深的理解。這需要學生對于歷史的脈絡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了解,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進行歷史脈絡的梳理,進行歸納總結。而在先進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采用的大多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對于歷史脈絡學習的成果較差,學生對于歷史發(fā)展的順序和過程的了解難以得到提高,歷史學習十分困難。
2.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
對于學生來說,歷史的學習過程較為負載和困難。與其他理科學科相比,歷史學沒有公式和定理,難以發(fā)現(xiàn)使用規(guī)律。比起政治等文科學科,歷史在有較高主觀性的同時又有較高的客觀性,在考試時難以靠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和觀念來解答。歷史學科所傳授的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發(fā)展,對于學生而言平時接觸的機會較少,在學習中如果不能梳理請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就很難聯(lián)系起各個歷史時期的順序和關聯(lián),增大了學習難度。而為了應對考試,學生又只能在不夠理解的情況下去背歷史知識,記住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過程、人物、意義等,其過程變得十分枯燥,使學生對于歷史這門學科產(chǎn)生厭惡感。同時,一些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缺乏重視,不了解歷史學系的意義,在課堂上不夠認真,只在考試時期進行背誦,學習效率很低。
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方法
1.做好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
對于高中歷史教學而言,教學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需要保證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對于課程來說是適用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一定要對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做好規(guī)劃設計,要保證學生對于歷史時期的順序、關聯(lián)等方面都有足夠的了解,保障學生理解歷史的大概脈絡,確保每節(jié)課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zhì)量,采用適合的教學手段來進行課堂教學。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歷史是一門充滿魅力和趣味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領會到歷史的趣味和魅力。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之前,學生在初中就已經(jīng)進行了歷史課程的學習,對于歷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高中教師在進行課程之前可以先用學生已經(jīng)了解的歷史開場,通過提問題等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對這段歷史進行拓展和延伸,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課題參與度,通過學生演講總結等方式讓其在課堂更加活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
多媒體教學在現(xiàn)今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多媒體教學有著實時性、多樣性、鮮活性等特點,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教材和知識點,使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進行了解。對于歷史教學來說,多媒體教學能夠更好的展現(xiàn)歷史事件,拓寬學生視野。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放映的圖片和視頻能夠更好的理解歷史的發(fā)展與變化,對于各個歷史時期能有更好的了解,還能夠產(chǎn)生對歷史的興趣使學校不再枯燥,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多媒體教學是符合新課程教學要求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能更好的進行知識的傳授和對學生的培養(yǎng),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理解時代發(fā)展,體會各個歷史時期的思想和情感,學會以史為鑒,提升個人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zhì)。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手段,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課堂效率,提高歷史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潘章平.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J].未來英才,2015,(2):167-167.
[2]潘孝仇.以有效的教帶動高效的學--試論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12):34-34.
[3]許以智.論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果[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4):223-223.endprint